第十九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沖動(三)
暗殺這種事,絕大部分人應該沒體會過,但絕對會聽說過,電視劇中就有很多。具體操作步驟很復雜,但理論上很簡單,簡單到只有幾個字:雇人弄死他。
關于具體細節我不準備講,當然也講不好,因為史料里沒記載,更不便發揮想象,何況我本人也不太善于此道。
關于劉武組織這次暗殺行動,大概情況是這樣的:把暗殺對象和價碼都標注清楚后,在黑道中篩選了幾撥人,花點錢打發他們進京殺人。我所說是“幾撥”,并非胡扯,因為劉武很個性,每一個暗殺對象都有十幾個殺手盯著,唯恐不能“除惡務盡”。
十幾天后,我們的老熟人袁盎同志就在家里就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很榮幸地爭取到了個第一。
袁盎很快就想明白了這個人的目的。平靜地問道:“是梁王差你來的?”
來人點了點頭。
袁盎慘淡地一笑,“梁王竟行此舉”,頓了一下,“壯士動手吧。”
來人依然沒有開口,更沒動手,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反倒搞的袁盎渾身不自在。
良久。來人才道:“公謹厚。不忍下手,但行此事者有十多人,需多加提防。”說完拱了拱手,飄然而去。
袁盎徹底迷茫了。他沒想到,刺客里邊竟也有收錢不干活角色,并且還負責通風報信。
袁盎雖然很聰明,但也有弄不明白的事情,比如這一次。他應該慶幸。慶幸在黑道混了這么多年,認識了不少人,比如劇孟、季心。這些江湖大佬在道上的影響力很強,刺客也恰好是圈中人士。
一切看似不太合理的事情,背后都有極為合理的解釋。袁盎提前得到了消息,似乎有機會逃過這一劫。但這只是“似乎”而已。
被當成靶子,袁盎心情不爽。圍著墻角轉了幾圈,一籌莫展。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他既然知道了這個情況,為何不進共告訴皇帝?事實上。袁盎也想過這一步,只是這一步根本就行不通。
一是因為他現在的身份。若未經皇帝召見,根本就沒進宮的資格;二是縱把劉武的瘋狂舉動匯報進去,也不見得皇帝會相信。畢竟到目前為止,劉武還沒來得及弄死一個人,沒有人證物證,更沒有犯案事實,就算袁盎此時有機會說話,也會被定性為誹謗。一個平頭百姓誹謗諸侯王,下場不得而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縱然袁盎清楚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依然要玩完。
這是最痛苦的,明明知道很危險,可自己卻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危險一步步向自己逼近。
萬般無奈之下,袁盎準備跑路。可往哪跑?天下雖大,卻沒一個合適的去處,梁王的耳目眾多,想要跑的徹底并非易事。
因此,袁盎準備相信一次科學——算卦。他本著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態度去找了一位老熟人——棓生。至于這位棓老頭給他一個什么建議不得而知,因為史料沒有記載,我也不好妄加揣測。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這位半仙沒給袁盎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袁盎很失望,悵然離身,準備回家做個安排。然而,他并沒能趕到家里,因為已經有人在半路等他。
這一次他沒再能僥幸。被叫了一下名字,他應了一聲,然后就被寶劍刺穿了胸膛。
該來的還是來了。他這一輩子沒怕過事,也沒怕過人,不避斧石,討厭誰就和誰斗,雖然過程比較艱辛,最終都是他都笑到了最后。這一次,他攪黃了劉武的春秋大夢,可自己并沒來的及高興,反而有些恐懼,甚至有了跑路的想法,這是唯一一次,但依然沒能躲過去。
他討厭過很多人,也有很多人討厭他。
南宋時有個叫洪邁的人曾有這樣的評語:袁盎真小人,每事皆借公言而報私怨,初非盡忠一意為君上者也。
唐末時的羅隱卻是另一番感慨:袁盎,以忠諫而屢出。
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在不同的眼里,完全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形象。
其實,袁盎是個簡單的人,其行事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而為。對的,就舉手贊成;錯的,就大力反對,從不顧忌別人的感受,也不考慮自己的安危。率性而為而已。
一個簡單的人,之所以會被搞的如此復雜,癥結就集中在他和晁錯的關系上。
還是司馬遷的評語比較中肯:好聲矜賢,竟以名敗。當然,這個評語不單送給袁盎,晁錯同志也有份。高人就是高人,司馬老爺子當之無愧。
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袁、晁二人,絕對算是一對冤家。
一個長于大略,一個精于細碎。所行常相悖,相互常對掐,誰都不服氣誰,誰都看不慣誰。有你沒我,有我沒你。兩個人水火不容。
但兩個人有一個很相似的地方——刻薄,得理不饒人,不把對方弄死不算結束。
七王舉亂,晁錯猛下殺手,要置袁盎于死地。可不成想袁盎憑三寸不爛之舌,不但化險為夷,反把晁錯扳翻馬下。可袁盎也沒得到什么好處,被派去和吳王劉濞談判,差點把老命交代進去。雖然僥幸逃脫,也終沒入皇帝法眼,渾渾噩噩混了幾年。好不容有個亮本事的機會,說了幾句漂亮話,結果得罪了劉武那位愣頭青……
袁盎和晁錯,都不算是好人。
但縱觀二人的一生,可也都沒做過什么十惡不赦的事情。都很盡心,很盡力,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都不吃拿卡要,都很清廉,都一心為公。因此,他們也不能算是壞人。
應該說,這兩位仁兄都是眼里揉不得沙子,行為不會拐彎抹角,把話說死把事做絕的不算太聰明的人。
不管怎么說,關于他們的故事可以結束了。當然,在佛經中,二人還要演繹一段“晁錯十世追仇”的故事。不過這已超出我所講的范疇,在此就不再繼續引申了。
據說袁盎死后也沒能安生。幾十年后,其墓穴被一位盜墓王爺劉去(廣川王)給扒開了:陶瓦棺槨,陪葬品只有一面銅鏡。劉去雖然盜墓無數,可就這一面銅鏡也沒放過,拎回家把玩了幾天,享受了一番自己的勞動果實,捎帶把袁盎全家罵了一頓。(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102695/549857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