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朱由學議取寶應府(九)
“哦!”簡懷王朱由學猶豫一會,點了點頭,“既然陸將軍覺得搭橋有妨他人船只航行,本帥就收回成命。方便自己,也要方便他人,這是做人的準則。對了,如果有一萬大軍過河,靠二百只戰船擺渡,需要多長時間?”
“回元帥話。”雙尾蝎陸進忠屈指計算一下,點了點頭,“按每只船十五至二十人馬計算,二百只戰船,一趟要運送三至四千人馬。有三趟,就能將一萬人馬擺渡過河。按時間計算,有一個時辰,綽綽有余。”
“那好,有這樣的速度,不會貽誤戰機的。”簡懷王朱由學滿意的點點頭,作出吩咐,“明天早晨,你與陳將軍,率眾早一點動身,爭取到傍晚前后,船隊到達指定地點。我們呢,等天黑前,也要率眾到達目的地。”
“元帥放心,我們決不會拖大軍后腿的。凡事要緊在前面,作為軍人、尤其是指揮官,要自知之明,貴為神速,才是稱職的標準。”雙尾蝎陸進忠為了在朱由學面前自我表現,極力炫耀自己。
“嗯,好樣的,本帥喜歡你這種直率。”朱由學目光從陸進忠、陳漢陽臉上掠過,轉過臉吩咐李明,“軍師,給二位將軍寫道手諭,讓他們明天到王士成那里交付船只。”
“屬下遵令!”軍師李明應了一聲,隨即鋪下一張宣紙,又抓起毛筆,蘸滿墨汁,略加思索后,著手撰寫起來。不到一袋煙時間,手諭已撰寫完畢,隨手遞給朱由學,“元帥,您看這道手諭行嗎?如果沒有遺漏之處,在上面蓋上帥印即可。”
簡懷王朱由學伸手接過手諭,從頭至尾觀看一遍,點了點頭:“嗯,行!能將意思表達出來即可。”接下來,將手諭鋪在案面上,又從一名侍衛手里接過帥印,摁上印油,在手諭的右下角蓋了印。然后,帥印繼續由那名侍衛接管。他自己拿起手諭,端詳一會,沖陸進忠道,“陸將軍過來接手諭。”
“是!”雙尾蝎陸進忠應了一聲,邁步來到文書案前,隔案伸手接過朱由學遞過來的手諭,轉身歸隊。
接著,簡懷王朱由學的目光,從眾將臉上掃視一遍,信誓旦旦說:“各位將軍,為了我們順利拿下寶應府,你們回到軍營后,將出征的隊伍精選一下,有一萬人馬即可。余下的,隨李軍師在縣衙和衛所內清點錢糧。尤其是五虎上將,對屬下人馬,一定要安排到位。這樣,當軍號吹響之時,迅速列隊出發。如此,就不耽誤時間了。”
眾將領聽說要進攻寶應府,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難得的笑容。有的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做作沖鋒砍殺動作。當朱由學命令出口,不約而同抱拳表示:“元帥放心,我們會提前安排好應征隊伍的。只要軍號響起,立即列隊出發,決不會懶懶洋洋的。”
“很好!”朱由學笑容滿面,揮了揮手,“你們回軍營去吧!”
“是!”眾將領應了一聲,轉過身,邁步向指揮所門外走去。
簡懷王朱由學、軍師李明望著眾將領的背影,滿意的點著頭。直到眾將出離房間,分頭而去,他倆才收回目光,又對視一下眼神,笑出了聲。
軍師李明笑呵呵,奉承道:“元帥,沒想到,三陽縣會如此順利得到手,這都托王爺的洪福,才有今天。大明王朝的復興,大有希望,閹黨集團的跨臺,指日可待啊!”
朱由學聽到奉承之詞,喜不自勝,欣然道:“如果順利拿下寶應府,我們的地盤比在嚴家蕩時,要擴充到數十倍。然后,繼續招兵買馬,聚草屯糧,待兵強馬壯之時,便可向外進軍,攻城略地,拓土開疆。最后的目標,就是直搗京師,推翻閹黨集團,使大明江山恢復到原來面目。”
簡懷王朱由學、軍師李明商議攻取寶應府,此事按下不表。
卻說這一天上午,寶應府知府司馬標,在師爺竇余和兩名侍從陪同下,來到知府大堂內。竇師爺十分殷勤的挪開文書案旁的椅子,扶司馬標坐下來。然后,自己在一側的椅子上坐下。
其中一名侍從提過茶壺,沏好兩杯茶端過來,放到他倆面前的案面上。
這時,因時間尚早,羅班頭和眾衙役還沒有到府衙大堂來。抬眼望去,大堂內顯得空蕩蕩,十分清靜。
過了好一會,司馬標端起杯,送到嘴邊喝了一口茶,然后輕輕放下手中杯,轉過臉沖竇余說:“師爺,你替本府圓一下夢。”
“什么夢,讓知府大人如此牽腸掛肚?”師爺竇余問。接著,自言自語說,“其實,每個人、每天夜都在做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是這個道理。但夢境中稀奇古怪的事,也會在現實中靈驗的。”
“可是,我今夜所做的夢,跟往日有著天壤之差。”知府司馬標活靈活現、神秘兮兮說,“每日所做的夢,糊里糊涂,等一覺醒來,忘得一干二凈。而今夜所做的夢,卻清清楚楚,就像身臨其境一樣。那種場景和每一個細節,至今還在腦海里游來蕩去。”
“知府大人,這里沒有旁人,您將所夢的境況,從頭至尾敘述一遍。竇某不才,可以根據夢中境況,進行分析、探討和破解。或許能給您一個正確的解答。”師爺竇余觀言察色,極力追問。
“好吧!本府就直說了。”知府司馬標擰一下眉頭,作思考狀,片刻后說,“本府所夢的是三陽縣的事。夢中,本府看見知縣沈寶龍、師爺黃云在城墻上守城,突然間兩人的項上人頭被人砍掉,血淋淋的跑到本府跟前喊冤,說他們死得冤枉,卻沒看到對方的嘴臉,就這樣糊里糊涂死去。要本府替他倆查明真相,捉拿真兇歸案。”
“大人,我看此夢一定是您白天思念所至。”師爺竇余搖了搖頭,分析說,“您想過沒有?即使沈寶龍和黃云在城樓上守城,朱由學及其嚴家蕩青幫人馬,并沒攻破城池。兩軍既然沒有混戰,他倆的項上人頭,怎么會不翼而飛呢?要么是內部人所為。但除趙樹楓、陶凱之外,誰敢有此膽量無緣無故殺朝廷的命官?而且,趙樹楓、陶凱與沈寶龍他們沒有深仇大恨,又剛到三陽縣時間不長,即使雙方意見不合,也不至于開殺戒的。您斟酌一下,這件事過于荒唐,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這……”知府司馬標仍然固執己見,硬說此夢十分蹊蹺,必須徹底查得水落石出,心中方肯安靜。
師爺竇余見司馬標如此認真,有種不弄明白、決不罷休的決心。思忖一會,安慰道:“大人,這樣吧!等羅班頭和眾衙役都到齊后,將府衙之事向他們安排一下,我們一起去衛所一趟,求指揮使汪秉輝派人去三陽縣探個究竟。有什么情況,一探便知。”
“嗯,看來只有這種方法了。”司馬標對竇余的提議,表示贊同。
;
(https://www.dzxsw.cc/book/102582/545148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