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朱由學議取寶應府(二)
此時,在他們所站的垛口前,除幾名隨從,別無他人,談起話來,十分隨便、自如。只見打虎將陶凱指著城外青幫人馬說:“趙將軍,說實在的,青幫人馬就是不破壞我們機關設施,就從這里發動第二次、第三次進攻,我們的磚頭、石塊扔完了,我們再無多大力量負隅頑抗了。看來,他們的將領也算明智,不想讓士兵們付出更大傷亡。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好啦!我們降與不降早點商定下來,不然,那隱身人二次上城,也就是我們人頭落地之時。人常說:‘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我們活生生的人?”小子房趙樹楓憂心忡忡說,“人常說:‘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如果我們項上人頭被隱身人割下,什么理想、前程也別想了。”
“嗯,趙兄說得也是,只不過……”打虎將陶凱欲言又止,目光不自然的望著城外嚴家蕩青幫人馬;那張臉上,布滿憂慮、愁云和不安。
“不過什么?”小子房趙樹楓凝視著他那張愁腸百結的面孔,旁敲側擊說,“陶老弟有話直說,你我之間沒有什么可以隱瞞的事,說出來共同商討,也許會更容易解決問題。”
“這……”打虎將陶凱遲疑一會,終于說出自己的心理話,“趙兄,如果他們以誑騙手段,哄我們獻城投降。當我們將人馬拉到城外,他們趁機圍攻剿滅。到那時,我們連后悔都來不及。還有,他們即使接納我們人馬,但卻另眼看待,處處給小腳鞋穿。那樣,我們連一個馬夫都不如,那種罪,真是生不如死。大丈夫寧愿馬革裹尸,戰死疆場,也不愿受人欺凌、任人擺布的。我看,什么事都能承受,吃軟飯的罪受不了。”
“不,我看陶老弟多慮了。嚴家蕩青幫隊伍,雖為下三流人物。可是,有簡懷王朱由學執掌帥印,量那些小人物不敢將我們往腳下踩。至于他們圍攻剿殺,更是不可能。你可知道,嚴家蕩既然豎起義旗,廣招兵勇,還怕人少嗎?而我們的隊伍,不加訓練,就能投入戰斗,他們是打燈籠都找不到的。”小子房趙樹楓對陶凱的憂慮,直言不諱作了解釋,“不過,我們在授降前,必須與他們談條件,方能使我們的隊伍不受歧視、虐待和欺凌。”
“那好,就憑趙兄三寸不爛之舌,一定能說服對方,敞開心扉對待我們。”打虎將陶凱經趙樹楓的解釋,疑慮頓消,寧緊的眉頭,也隨之舒展開來。
就在這時,只聽青幫的隊伍的軍師李明沖城墻上喊話:“喂!趙將軍、陶將軍,兩袋煙時間已經過去,你們是降還是不降?趁早作出回答。”
小子房趙樹楓伏到垛口,沖城外隊伍喊道:“我們已經商議完畢,要想我們獻城投降可以,但必須答應我們幾個小小的要求。要是拒絕我們的條件,我們寧愿戰到最后一刻,誓與三陽縣城共存亡。”
“喲——!人還沒降,就討價還價了。”軍師李明指著身旁的簡懷王朱由學,“二位將軍,請將目光移到這邊來,我身旁這位,乃是大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的胞弟——簡懷王朱由學,又是我們嚴家蕩反閹復明護國軍兵馬大元帥。你們有何條件,請跟我們元帥講;我相信,我們元帥會盡量滿足你們要求的。常言道:‘君無戲言。’二位將軍不必前怕狼、后怕虎,有話直說好了。”
小子房趙樹楓、打虎將陶凱聽到軍師李明的話,心里懸著的石頭落了地。兩人對視一眼,陶凱心平氣和說:“有王爺作主,其他兵將不會另眼看待我們。看來,我們找到了新的主子,能給我們的前程帶來光明。”
這時,簡懷王朱由學見趙樹楓他們仍在猶豫不決,舉棋不定,便沖城墻上喊話:“二位將軍,本王在此,有何要求請提出來,本王替你們作主。”
小子房趙樹楓聽到簡懷王朱由學之言,即忙回答:“既然王爺如此豁達大度,我趙樹楓就直言不諱了。其實,我們的條件并不苛刻。其一、我們獻城納降后,你們不能失信趁機剿滅我們。其二、你們進城后,不可濫殺無辜,對黎民百姓,要好好安撫,更不能慫恿士兵搶劫民財,調戲婦女……”
“趙將軍拿我們當流寇看待了?我們雖然是義軍,卻是具備正義感和責任感的。既然接受你們歸順我們,怎能出爾反爾?趁機對你們下毒手?那不是我們所做的事。我們乃是舉大明旗號,黎民百姓,都是大明的臣民,我們怎能對自己的臣民痛下殺手?”簡懷王朱由學截住趙樹楓的話題,作出承諾,“趙將軍還有何要求,盡快提出,本王會一一答復的。”
“好吧!王爺說出這話,趙某也就放下心來。”趙樹楓繼續道,“當我們獻城之后,王爺對我們的人馬如何安置?是否有虐待行為?”
簡懷王朱由學聽后,不假思索說:“二位將軍請放心,本王為三軍統帥,一言九鼎,對待你們的人馬,與嚴家蕩人馬一視同仁,更沒有其他兵將敢虐待你們。至于人馬安置一事,你們寶應府帶來的隊伍和三陽縣衛所的原有人馬,都為你們二位管轄,所受的待遇,與其他將領下轄的隊伍一樣分配,不偏不移,盡管放心。”
趙樹楓、陶凱聽到朱由學的承諾,喜不自勝,臉上溢滿了笑容。趙樹楓移開目光,瞅著陶凱說:“陶老弟,王爺當面鑼、對面鼓表了態,你看滿意嗎?”
“有這樣的承諾,我們還有何不滿意的?”陶凱不假思索說,“要是我們再挑三揀四,無理要求,一旦惹惱了對方,那就失得反,自討沒趣;帶來的后果,難以預料。話不多言,趁早答應他們,獻城歸順。”
“好的,就這樣定下了。”趙樹楓目光再次移到城外,沖朱由學道,“王爺的話說到這分上,如果我們再不答應,您會說我們無理取鬧,沒有誠意。好啦!您請稍后,我們布置一下,便開城門迎接貴軍。”
“那好,我們會耐心等待,二位將軍請安排。”簡懷王朱由學爽然回答。
當下,朱由學命令一名侍衛:“你到帳篷前,叫施金龍、施金虎、汪燦、阮培方四名將領,率隊伍前來會合,與我們一起迎接三陽縣城人馬。”
“屬下遵令!”那名士兵應了一聲,匆匆而去。
接著,簡懷王朱由學又命令三名小頭目:“你們三位分別去南門、東門和北門,讓守衛在那里的主將,只留部分人馬在那里防守,其余全部撤回西門,聽候調遣。”
“我等遵令!”三名小頭目接受命令,分頭而去。
且說小子房趙樹楓、打虎將陶凱,聽到簡懷王朱由學的承諾,決定率人馬獻城投降。兩人拿定主意,便作好一切準備工作。
趙樹楓、陶凱離開垛口,轉過身體,趙樹楓提高嗓門呼喊:“各位兵將聽著,你們不必再堅守陣地了。都隨本將軍到城門內場地上會合。”
守城士兵、包括三陽縣衙的衙役,他們親目所睹沈寶龍、黃云的頭顱,被青幫小頭目挑在槍尖上示威。與此同時,他們又聽到主將與青幫元帥對話的情節。雖然對投降一事半信半疑,但在主將的命令下,離開各個守衛垛口,陸續向城樓而去。
;
(https://www.dzxsw.cc/book/102582/54514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