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府衙相會(二)
(108尒説WWw。BOoK108.Com鯁噺)水漫泗州城75:更新時間:2015-01-1012:05:25。“嗯,好的。”魏良卿應承著,伸手端起杯子,送到嘴邊抿了一口,又將杯子放下。看他的相貌,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html108尒說Www.bOOk108。coM更噺
周應秋見魏良卿如此舉動,愕然的打量著他,試探問:“指揮使萎靡不振,是沒休息好?還是有其他原因?不妨將心中不愉快之事說出來,本府不才,開導幾句是可以的。”8183200
沒等魏良卿開口,張師爺阿諛逢迎,笑吟吟逞能道:“下官如果沒猜錯的話,指揮使一定為梁超失蹤,以及王泊祥、吳中信二將之死而痛心疾首,耿耿于懷。連日來,思念不斷,造成茶飯不思,精神恍惚。指揮使,下官說的是否正確?”
“張師爺只說對了一半,魏某另有其他原因,給我精神摧殘極大,今天實在憋得夠嗆,就信馬由韁,來衙門大堂散散悶。”說到這里,魏良卿略微振作一點。
“什么原因?使您傷感?難以抹去的心靈創傷?您可知道,話是開心鑰匙,請指揮使說出前因后果,或許本府能為指揮使分憂解愁。”周應秋瞅著魏良卿一臉質疑之色。
“嗯,好的!”魏良卿點了點頭,解釋說,“前段時間,魏某接到兵部發來的行文,說左都督田爾耕為帥,攜同許顯純、劉志選,統領五萬大軍,前來泗州府朱家莊平叛。按里程計算,早該到泗州府。難道他們在途中遇到麻煩,耽擱了行程?還是他們根本不把我們泗州衛所放在眼稍上,而來個越俎代庖,直接驅動大軍去朱家莊開戰?待平了叛軍,班師回朝,以此炫耀自己的能力和威風,將我們置之不理。所以,魏某對此事耿耿于懷,百思不得其解。才導致多日來思緒錯亂,萎靡不振。”
“哦!原來是這樣。”周應秋聽了解釋,搖了搖頭,顯得不以為然,“指揮使,我以為什么大了不起的事?有關兵部的行文,前段時間,本府聽您講過,我們也共同翹首以盼過。可是,盼了一個多月,也不見京城的御林軍到來,但要是田爾耕他們想邀功請賞,將我們置之不顧,做出越俎代庖之事,一切由著他,是敗是勝不關我們的事。不是周某怕生出禍端,如果田爾耕先經過泗州城,必定要帶上泗州衛所的人馬。您想想,在戰場上廝殺,刀槍無眼,一旦將我們這點看家資本都砸進去,日后泗州再發生戰事,拿什么兵力保護城池?”
“這……”魏良卿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其實,此時的魏良卿經周應秋的一番唆使,心里已開始浮動,漸漸的有回心轉意的意圖。
張師爺瞅一眼魏良卿的面部表情,趁熱打鐵說:“就是,東方點燈西方亮,我們衛所這點人馬就是與御林軍聯合,踏平了朱家莊。到論功行賞之時,朝廷都會將功勞加在田爾耕他們的頭上。即使給我們分一杯羹,也是微乎其微。指揮使,依下官之意,對于是否與御林軍聯手平叛?我們只當大年三十拾只兔子,有它也過年,沒它也過年。”
“難道朝廷養活我們這支隊伍,就不想建功立業?永遠停留在這個基礎上?說句掏心窩的話,我魏良卿不想長時間呆在地方上干。想一展宏圖,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就是這個道理。”魏良卿一時沒轉過彎,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
“指揮使,什么功不功的?現在朝野上下的大權,掌握在九千歲手里。九千歲要對誰加官晉級,只一句話就行。”周應秋旁敲側擊說,“您乃是九千歲的親侄子,就是加封您為兵部尚書,朝廷文武大臣連牙都不敢支一下,除非他不想在官場中混下去?”
“嗯,知府大人說得也是。”魏良卿默默的點點頭。與其說,他對周應秋和張師爺的勸解,已經默認。
周應秋見魏良卿開了竅,來個雷厲風行繼續開導:“指揮使,說句良心話,前段時間,只因我們逞能,自以為是,爭強好勝,夜襲朱家莊,才落得損兵折將,大敗虧輸的。”
“知府大人高明,在下敬佩不已。”魏良卿回想起前段時間,夜襲朱家莊遭受慘敗的情景,不覺羞愧滿面,無地自容。隨即向周應秋抱一下拳,“大人提起夜襲朱家莊之事,讓我無法面對戰死在朱家莊陣地上的兵將們。自今想起來,還心有余悸呢。”
“是啊!根據當時的兵力懸殊太大,我們泗州僅有幾千人馬,根本無法與朱家莊幾萬人馬相抗衡;那是拿雞蛋碰石頭。當時,能使大批人馬返回泗州,那是不幸之中的萬幸。”周應秋旁敲側擊,極力勸解,“所以,在作戰方面,我們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耐,千萬不能爭強好勝。否則,遭受滅頂之災,還不知自己是怎么死的。”
“知府大人雖然說的是實話。但田爾耕他們真正在朱家莊與叛軍開戰,我們作為兵部下轄的地方武裝,總不能袖手旁觀,不聞不問吧?要是被田爾耕他們抓住把柄,說我們有意回避,不協同御林軍作戰,給朝廷上道奏折,彈劾我們,我們是有嘴難分辯。一旦事情鬧大了,叔叔也庇護不了我們。”魏良卿一臉猶豫之色。
“指揮使說得也是,這件事慎重為妙。”張師爺接過話茬,想了想說,“如果指揮使想探明真相,可以派兩名探子去朱家莊打探一番,便知田爾耕他們是否到達朱家莊?如果他們正在那里作戰,我們為了權宜之計,再考慮是否出兵援助。這樣,就不至于讓人家抓住把柄。”
“嗯,說得在理。”魏良卿滿意的點點頭,贊賞的目光望一眼張師爺,隨即請示周應秋,“知府大人,是否讓吳班頭與羅凡去朱家莊一趟?以此打探消息?再根據情況,運籌我們應做的事。”
“何嘗不可?都是自己人,要談你我,就見怪了。”周應秋不假思索說,隨即目光落在吳班頭身上,吩咐道,“吳班頭,你辛苦一趟,與羅凡備馬去朱家莊打探消息。”
“屬下遵令!”吳班頭抱一下拳,滿口應承下來。接下來,便與羅凡出離知府衙門,備馬而去。
話分兩頭,此時許顯純、關尚卿、喬中華,攜同近兩千人馬,從朱家莊敗陣下來,向泗州府逃竄。一個個如驚弓之鳥,在策馬前行中,不時的回過頭向后觀察,深怕朱家莊人馬追趕過來。
隊伍行有八九里路程時,距離泗州北門僅有五六里之遙。因一路上無有遮擋,許顯純、關尚卿、喬中華在馬背上放眼望去,泗州北門城樓隱隱可見。三人觀望片刻,不勝感慨。
過了一會,云中鷹喬中華收斂起目光,瞥一眼許顯純,發自肺腑說:“大人,有關泗州城之說,末將早有耳聞,因緣分淺薄,就是沒來過這里,不知您老人家來過沒有?”
“沒有,有生以來從沒到過泗州,只是耳聞而已。看來,這次去泗州府與周應秋、魏良卿他們會合,乃是大姑娘坐轎頭一回。”直至現在,許顯純的心情稍好一點,邊觀望邊回答著。片刻,轉過臉問關尚卿,“關將軍,不知你是否來過泗州?”
關尚卿搖搖頭,慨嘆一聲:“唉!我們跟大人一樣,從來沒踏入泗州地界。說句實實在在的話,要不是隨軍來朱家莊平叛,恐怕一輩子也不會來這里的。這一次到泗州,要好好的觀光觀光。”
“是啊!人生幾何,難得游玩一番。”許顯純發自肺腑說,“有朝一日,許某告老還鄉時,要踏遍南七北六十三省的各大城市,名山古寺,盡情的觀賞華夏的大好山河,也不枉來世走這一遭。”
“大人真是三國時的黃忠,寶刀不老。您有如此雄心壯志,一定能實現這個愿望。您的理想,也讓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關尚卿慨嘆一番,顯得十分傷感的樣子,“我等作為軍人,常年馳騁疆場,東拼西殺,說不定哪一天馬革裹尸,血染黃土,撒手人寰。到那時,什么理想、抱負都化為烏有。真是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
許顯純聽了關尚卿的一席話,暗然失色,傷感不已,嘴里重復關尚卿的話:“好一個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此話說得一點不假,恰如其分。不談別的,就拿朱家莊這一仗來說,多少將士慘死在敵軍之手,五萬大軍,在與敵拼搏之中,所剩下的,不足兩千人馬。我們能活著殺出重圍,已是不幸之中的萬幸。目下,不知元帥、府丞大人生死存亡?真讓人憂心如焚,百感交集哦!”
“大人您不必擔心,也許元帥和府丞大人已經突出重圍,現在早為泗州府衙的座上賓了。”喬中華打個插邊球,旁敲側擊說,“要是這樣,周應秋和魏良卿正陪著田元帥和府丞大人喝酒談心呢。”
水漫泗州城75:
108小說WwW。BoOK108。cOM更噺
(https://www.dzxsw.cc/book/102582/545132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