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宴會淮陰府(三)
(108尒説wWW。BooK108.com鯁噺)水漫泗州城67:更新時間:2014-10-2112:27:06。接下來,小頭目又吩咐另外兩名士兵:“你倆下城樓后,騎馬分頭去知府衙門和衛所,將發現的情況向劉知府和賈指揮使稟報,要他們立即來北城門。”.html108尒說鯁新
“屬下遵令!”兩名士兵接受命令,下了城樓,到了營房前,解下兩匹馬,翻身而上,分頭而去。7853330
在城樓上的士兵和小頭目,仍然伏在城樓的女兒墻旁觀察城外道路上的大隊人馬。漸漸的,大隊人馬距離淮陰北門僅有一里多路程。而且,那些隊伍身上的服飾,也能分辨清楚。
可是,御林軍的服裝與地方衛所的服裝是有分界的。只是這些士兵見識少,不知這支隊伍乃是朝廷派來的御林軍。
正值這時,卻見一名士兵從下面登上城樓,提高嗓門道:“知府大人駕到!指揮使駕到!”
小頭目和眾士兵聞言,不約而同掉轉身,目光集中在樓梯口。
這時,知府劉丙仁、袁師爺和指揮使賈洪柱,在幾名侍衛陪同下,登上了城樓。
“我等參見知府大人、指揮使和袁師爺!”小頭目和眾士兵抱拳施禮。
“免禮平身!”劉丙仁擺了擺手,以示還禮。然后,攜同賈洪、袁師爺他們徑直向女兒墻旁走過來。小頭目和其他士兵向一旁閃開道,讓劉丙仁他們上前觀察。
劉丙仁他們到達墻邊,向北觀看一會,心中已有底碼。劉丙仁指著漸漸接近城門的大隊人馬說:“指揮使、袁師爺,你們瞧見沒有?那些人馬像似京城的御林軍。”
“嗯,像他們,從服裝、旗幟和其它一些裝束,都像京師人馬。”指揮使賈洪柱附和著,但他臉上露出質疑之色,“京城離此兩三千里,他們來這里干嘛?難道邊關發生戰事了?”
“南邊的邊關沒聽說有戰事發生,要說北方山海關之處,布下重兵嚴防關外滿清人馬,倒還相信。”劉丙仁思忖一會,心里豁然開朗,“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哦!”袁師爺見劉丙仁神秘兮兮,試探問,“難道我們附近有戰事發生?”
“嗯,算你猜對了。”劉丙仁點點頭,作出解釋,“難道你們不知泗州府朱家莊情況?據說朱家莊莊主朱登陽發展了幾萬人馬,聲勢浩大,銳不可當。現在京城出動御林軍,一定是對朱家莊開戰的。”
“我們猜測不算數,等大隊人馬到達這里,一切都會真相大白。”賈洪柱接過話茬說。
過有半柱香時間,在官道上的大隊人馬的前隊,已到淮陰城北門外的護城河前停止前進。后隊人馬陸續跟上來,越聚越多,黑壓壓一大片。旗幡招展,槍戟林立,車馬無數,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過有兩袋煙時間,后隊人馬全部集合在一起,隨后有十多人騎馬來到吊橋邊。
劉丙仁他們目不轉睛觀看著,見其中一匹馬上坐著的十分面孰,對賈洪柱和袁師爺說:“指揮使、師爺,在吊橋邊那些人馬,其中一位好像劉某的天倫之父。”
“哦!難道伯父也隨軍出征?”賈洪柱觀看一會,質疑道,“這么多人馬行動,怎么沒有行文到各州縣,如此封閉消息,使我們感到突然。”
“也許軍事行動,不便對外張揚,以免走漏消息,給敵對人員做好充分準備。”袁師爺提出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正值這時,只聽站在護城河外吊橋前那班人、其中一人喊道:“喂!守城官兵聽著,我們乃是奉命南征大軍,今天路過淮陰城,我們的元帥要面見知府劉丙仁、指揮使賈洪柱,煩你們向劉知府和指揮使通報一下。”
劉丙仁對身旁的一名小頭目說:“你問問他們,這次南征的元帥是誰?”
“好的,屬下立即相問。”小頭目雙手按在墻頭上,面向護城河外的人馬,“請問這次南征的大軍是誰掛帥?”
片刻,對方傳來話語:“這次南征兵馬大元帥乃是左都督田爾耕,副元帥乃是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許顯純,隨行監軍乃是順天府丞劉志選,共計五萬大軍,到泗州府朱家莊圍剿叛軍朱登陽。”
知府劉丙仁聽到劉志選的名諱,心里怦怦直跳。心想:“果然不出我的觀察,這次家父隨軍出征,他若大的年紀,雖然用不著他親臨戰場殺敵,但免不了忍受長途跋涉、風餐露宿之苦。做兒子不能在老人面前敬孝,讓他老人家頤養天年,實在對不起他老人家。”
想到這里,劉丙仁心里一陣酸楚,險些掉下淚來。隨即吩咐那名小頭目:“你回答他們,就說劉知府和指揮使在下面營房里,立即通知他們。”
說著,與賈洪柱、袁師爺向后退下來。
“好的,小的生搬硬套,照葫蘆畫瓢。”那名小頭目對外回答,“我們的劉知府和賈指揮使來檢查城門,正在下面營房里。小的立即下去通知。”
說后,對守城士兵吩咐幾句,攜同劉丙仁、賈洪柱、袁師爺下了城樓。
此時,城門緊閉,一班兵丁守衛在城門內。他們見劉丙仁、賈洪柱、袁師爺到來,異口同聲:“我等參見知府大人、指揮使和袁師爺。”
“好啦!不必多禮,快打開城門。”賈洪柱揮一下手。
“是!”士兵們應了一聲,一起涌到城門前,有的搬杠,有的拉拴,大家一起動手,不一會便放開城門。
賈洪柱令一名小頭目:“你帶幾名士兵,將吊橋放下。”又向劉丙仁、袁師爺和幾名侍衛做個手勢,“我們迎接迎接田元帥、許大人和劉大人他們。”
此時,那名小頭目帶領四名士兵在前邊行走,劉丙仁他們隨在后邊。
時間不大,小頭目和幾名士兵已到吊橋邊,一邊兩名士兵,慢慢解開纜繩,隨著絞關的慢慢松動,吊橋漸漸落將下去。
劉丙仁、賈洪柱、袁師爺和幾名侍衛站在吊橋前兩丈左右地方,看著士兵那熟練的動作,心里贊嘆不已。當他們見吊橋落地,便一起拽步走上吊橋,向對岸而去。
水漫泗州城67:
108尒説WWW.Book108。com鯁噺
(https://www.dzxsw.cc/book/102582/54512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