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運籌帷幄(一)
(小。.更)水漫泗州城32:更新時間:23-2-72:52:44。第三十二章運籌帷幄說.。更
書接上章,潤州城內全體官兵堅守崗位、加強防范,按下不表。63424
卻說南京總督府內,總督袁可立正在籌劃出兵,以解潤州之危時。卻見院門口一名崗哨匆匆跑進總督府內,打一個千:“啟稟總督大人,京城九門提督金良輔帳前統領吳其正求見。”
袁可立聽報,心中一驚,心想:“九門提督金良輔乃是我好友,在京城時彼此親如兄弟,而且脾氣相同,情投意合。對魏黨專權,都有反感心理。但礙于東林黨人氏大批慘遭殺害,不便公開站到風口浪尖上,與魏黨相對抗,來個臥薪嘗膽,等待時機,為大明江山鋤奸祛惡。后來,由于袁某在京師遭受魏黨同伙排擠,被外調到南京任職。而金良輔依然擔任九門提督之職。至此,我們兩位好友天各一方,一南一北,為了明哲保身,不讓魏黨抓到把柄,很少有書信來往。這一次,金良輔沒有派侍從到來,而是派屬下統領來南京,說明一定有重要之事通知袁某,或者京師出了大事。此事不可怠慢,我得以禮相迎。”
想到這里,袁可立吩咐一名侍衛:“你與崗哨回院門口,有請吳統領到總督府晉見。”
“屬下遵令!”侍衛應了一聲,與崗哨邁出總督府。
大約過去一袋煙時間,吳其正在侍衛陪同下,來到總督府內。只見吳其正單膝跪地,雙手相抱:“在下乃京師九門提督金良輔帳前統領吳其正,奉提督大人之令,給袁大人送一封信函,請大人瀏覽。”
說著,從懷里掏出信函,雙手舉過頭頂。
袁可立抬眼打量吳其正一會,向侍衛揮一下手:“將信函呈上來。”
“是!”侍衛跨上前來,從吳其正手里接過信函,來到文書案前,恭恭敬敬呈交給袁可立,“大人,請您閱覽。”
袁可立接過信函,看一下封面上的字跡,果然是金良輔親筆所書,臉上流露出滿意的笑容,點了點頭,向吳其正揮一下手:“吳統領,起來敘話。”
“謝大人!”吳其正抱一下拳后,才站起身。
隨即,袁可立向侍衛做個手勢:“給吳統領看坐上茶。”
“是!”侍衛應了一聲,立即搬過一張木椅,放在文書案左側,笑微微道,“吳統領,請坐。”
“謝謝!”吳其正道一聲謝,向一旁挪了幾步,在椅子上坐下。
隨后,侍衛又搬過一張茶幾,放在吳其正的身旁。接下來,沏了兩杯茶,放一杯在文書案上,放一杯在茶幾上。
與此同時,袁可立拆開信函的封皮,取出信箋,展開后,從頭至尾瀏覽起來,只見信中寫道:
京師九門提督金良輔百拜袁公麾下:
自袁公離開京師去南京赴任,已近三年時間。在過去的日日夜夜里,金某無時無刻都在思念袁公,本想多次給您寫信,以敘分別后思念之情。頗奈,只因魏黨專權,把持朝政,東廠鷹犬遍及京師每一個角落,甚至滲透到每一個府邸,進行監視、搜集情報,掌握群臣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就是省州府縣,也都安插了魏黨的耳目,對各級官員進行監督,使其忠奸,盡在魏黨掌握之中。所以,京師多數大臣,為了自身利益和貪圖富貴,已成為閹黨的忠實走狗。有少數忠貞不渝的朝廷大臣,辭官隱退的比比皆是,沒有辭官的,為了自身的安危,對魏黨的惡行,也是隨波逐流,不聞不問。敝人也是其中的一員,其實并非是金某貪生怕死,而是臥薪嘗膽,等待機會,給魏黨及其爪牙致命一擊。因此,一直未能給您寫信,以示京城變故和本人的思念,望諒解包容。
自東林黨人大批遭魏黨迫害致死后,魏黨為了達到篡權目的,排除異己,殘害忠良。在內宮,與客氏聯手,以殘忍的手段,對嬪妃下毒手,最后,又將目標鎖定了張皇后,使其墮胎絕后,又嫁禍太師張國紀,將張皇后和張太師全家綁赴法場,午門外斬首。所幸,被高人所救,避免一場殺身之禍。這一切,并沒能促使魏黨罷手,又將魔爪伸向幾個王爺,機關用盡,費盡心機,最終釀成血戰正陽門。幾位王爺都脫險離開京師,流落江湖中。
而張太師被世外高人救走后,在銅城縣大云山下陳嬰廟內招兵買馬,聚草屯糧。一些東林黨后人與江湖好漢,紛紛投奔張國紀麾下,只一年多時間,已擁有兩萬多人馬,戰將幾十員。如此一來,卻成為魏黨的心病。
至于幾個王爺,流落江湖后,生死不明,讓金某憂心忡忡,為他們的安危擔驚受怕。后來,揚州知府師爺李濟源、指揮使張乾坤上奏,說揚州知府劉鋒勾結信王朱由檢,準備擁信王做皇帝。被李濟源、張乾坤施計擒獲,羈押在揚州知府大牢里。
事隔數日,魏黨正準備親自去揚州親審朱由檢和劉鋒時,卻有潤州知府田春秀、衛所指揮使聯名上報奏折,說揚州已被張太師率兵攻破,并擁朱由檢稱帝。與此同時,在奏折中,彈劾袁公擁兵至重,對揚州被圍,無動于衷,見死不救,有瀆職之過,要求魏黨對您撤職查辦,緝拿送京。
現在,揚州人馬已對潤州圍攻,田春秀、宋安再一次上奏朝廷,要求派兵解危,并對您加以治罪。經朝堂上群臣共議,各執一詞,有的要求對您罷職治罪,有的要您戴罪立功,保持原職,以觀后效。經群議,最后作出決定,魏黨委任兵部侍郎田吉為欽差大臣、巡按御史,并賜尚方寶劍,有先斬后奏之能,赴南京總督府為督軍,監視您的一舉一動。
為了事先讓您知道此消息,金某派屬下統領吳其正,趕在田吉到南京之前,趕到總督府給您送其信函。我知道,此舉是冒著巨大風險的;稍有不慎,便有人頭落地的危險,甚至會連累很多人。
袁公麾下,你我皆是大明王朝的臣僚,三朝元老,受先帝知遇之恩,委以重用;應以身作則,忠貞不渝,報效朝廷。現在,信王爺朱由檢在張太師及眾將領擁戴下,已登基做了皇帝。我們應審時度勢,認清形勢,不能再為魏黨賣命了。金某的意見是:先溝通好本部人馬,暗中協助張太師他們,使其擴充地盤,壯大勢力。待時機成熟時,一起舉兵反魏。這是金某肺腑之言,望袁公三思而行之。
金良輔在京師百拜叩首袁公麾下,慎重!慎重!
袁可立看完信函,手托腦門,陷入了極度深思。心想:“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環境中,自己在風口浪尖上顛簸,左右搖擺,難以自拔。在京城那些日子里,只因自己不向權貴低頭,才被排擠出京。只以為扼守江南一隅,能平安無事,安享一段時間無憂無慮、沒有明爭暗斗的生活。可是,無風不起浪,就連小小的一個知府、一個衛所指揮使,都敢明目張膽彈劾袁某,京城的大員就更不用說了。正所謂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我袁可立為官以來,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一心報效國家。沒想到,官場上卻是如此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彼此間沒有信任,沒有情誼;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和富貴,而是猜疑、陷害和殘殺。九門提督說得對,我們是大明的命官,而不是他魏忠賢的私相授受的官吏;該到覺醒的時候了,為大明王朝復興而獻一份功,添一把力。不過,按現在復雜多変的形勢,還沒到全力反制的時候,閹黨的勢力還相當強大。面對即將來南京的欽差、御史巡按,代表皇權最高威嚴的人為督軍,我只能忍辱負重,等待機會。至于潤州之事,我先派少許兵力過去,以此為幌子,掩飾一下田吉的耳目。這樣,對我今后的仕途,才能站穩腳跟,為以后兵變抓住實力,創造時機。”
想到這里,他放下托在腦門上的手,對吳其正道:“感謝提督大人對袁某的關懷和信任,今生今世,袁某難報金大人的恩德。”
水漫泗州城32:
(https://www.dzxsw.cc/book/102582/54509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