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潤州鏖兵(二十八)
眾將領見他舉止言行,雖然司空見慣,但也覺好笑。楊東旭望著他的背影,又好氣、又好笑、又顯得無可奈何,自言自語道:“王再武人雖然粗魯,但打起仗來并不含糊,乃是一名難得的活將......”
這時,周云、司馬俊跨上前來,抱一下拳:“楊先鋒,我們有何任務?”
“噢!”楊東旭稍作遲疑,吩咐道,“你二人各帶一千人馬,作為預備隊,哪邊吃緊,向哪邊援助。在觀戰中,要靈活機動,不能呆板。”
“屬下明白!”周云、司馬俊隨口應答。
話分兩頭,再說潤州衛所指揮使宋安,與眾兵將夜間擊潰對手初次攻城后,估計敵人不會再發起進攻。與眾將磋商一番,決定輪流休息。當下,幾名主將足足睡了一覺,身體已得到恢復。天亮后,一個個疲憊已消除,顯得精神煥發,神采奕奕。當他們站在女兒墻內向對方陣地上觀看時,心里不覺一愣;與此同時,倒吸一口涼氣。只見敵軍陣地上,布滿了一長排帳篷,延伸有一二里長。
指揮使宋安望著帳篷,感慨萬千:“敵軍營寨如此之多,讓人望而生畏啊!”
鐵錘曹三通不以為然:“依我看敵人這點帳篷算了什么?比起當年劉備連營七百里少多了。要是有機會出去偷營,一把火便能將它燒成一片火海。”
“敵軍戰將如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我們如何近得了身?”神彈手張建持否定態度,“不要想入非非,能保住我們城池,那是最大的幸運。”
“那不一定,馬有失前蹄的時候,老虎有打盹的時候;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抓住戰機?要是有可趁時機,偷營劫寨,不是不可以。”雙鞭王勇輝分析道。
卻在這時,只見張班頭一手拿著幾根竹竿、一手拿著幾幅大型標語,匆匆上了城樓,見幾名主將伏在女兒墻上,指手畫腳說著話,幾名侍從也面向城外站立在主將身后。忍不住咋呼道:“各位將領,所需的東西拿來了!”
指揮使宋安、幾名將領和幾名侍從,聽到聲音,不約而同轉過頭,打量著滿頭汗水的張班頭。只見他笑微微道:“指揮使!按您的吩咐,竹竿和幾幅標語已經拿來,請您定奪。”
“很好,你沒有失約,準時將所需的東西拿來,本指揮使要記你頭等功一次,以待平息這場戰斗之后,論功行賞。”指揮使宋安半真半假說。
張班頭聽到宋安的表態,喜得樂滋滋、屁顛顛的。立即賠著笑臉說:“承蒙指揮使的厚愛。其實,這點事也算不了什么。要說功勞,知府大人和汪師爺也得算一份;沒有他們鼎力相助,張某就是狗腿,也不能即時將應需的東西送來的。”
“你說得也是;至于知府大人和汪師爺的功勞,另行賞賜。你呢,情況特殊,要重重賞你。”指揮使宋安做個手勢,“過來幫一下忙,先將兩名公差的人頭綁在竹竿上,挑在城墻上。然后再將條幅掛好。”
“小事一樁,不在話下。”張班頭滿口答應下來。
接下來,他將條幅和竹竿放在通道上,解開捆綁竹竿的繩索,從中取出一根竹竿,又將兩顆人頭用繩索拴住頭發,系在竹梢上。然后舉起竹竿,將竹竿的根段斜插在女兒墻的瞭望孔上,那動作十分利落。其它條幅,也按部就班,一一插好。
一切準備就緒后,眾人繼續伏在墻口上,觀察敵營帳篷。
如此,才有楊東旭他們出離帳篷后,所看到城頭上懸掛的人頭和條幅的那一幕。
時間不大,潤州兵將見揚州大隊人馬,兵分幾路向城墻撲過來,兵將們見此情景,心弦繃得緊緊的,更擔心城池是否能保住?
為了提高兵丁的士氣,指揮使宋安吩咐兩名侍從:“你倆迅速通知大小頭目,到城樓前集中,開個戰前動員會。”
“小的遵令!”兩名侍從匆匆而去。
不到一袋煙時間,大小頭目都集中到城樓上,看他們的神色,都有些緊張兮兮。
指揮使宋安掃視眾頭目一眼,開門見山道:“現在敵軍兵臨城下,對我城池進攻,我們要依仗有利地形,抵抗敵人進攻。在場的都是士兵的領頭人,要積極負起責任來,做他們的表帥。本指揮使相信,只要我們官兵一致,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打敗敵人的進攻。至于如何巧妙出擊,四兩撥千斤,那要看敵人如何進攻,我們就如何應付,靈活運用,這是取勝的關鍵。好啦!敵兵快到城下,你們迅速返回原位,準備迎敵......”
大小頭目望一眼城下黑壓壓的敵兵,心里緊張到了極點。但為了守住城池,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只有硬著頭皮,返回原來崗位。
大小頭目走后,張班頭試探問:“指揮使,我能做點什么?要么給把刀、給張弓,張某愿與全體兵將同生死,共存亡;您覺得如何?”
“不,這里多一個、少一個都無所謂。有更重要的任務需要你去完成。”指揮使宋安望一眼城外向城墻靠近的敵兵,心情沉重,對張班頭說,“你回去叫知府大人和汪師爺,帶領全體公差,發動全城男女老少,先拆除靠城門較近的民房,將瓦片、磚頭、石塊、木料之類,統統運過來,以此當兵器使用。”
“對,來個全城總動員,軍民齊上陣。保衛城池、保衛家園,不分男女老少,做到上至八十三,下至手中攙。”張班頭振振有詞,轉身下了城樓。
卻說揚州兵將中,左增輝、小霸王何興亮安排好進攻和掩護兵丁后,催促隊伍向城墻逼近。與此同時,魏世杰和黑面閻君王再武也率眾前進。由南到北,形成一字長蛇陣。漸漸的,隊伍已距離城墻僅有一箭之地。
就在攻城兵丁提著云梯準備沖向城根時,只聽“嗖嗖嗖......”,城墻上亂箭齊射,如飛蝗一樣,射向明軍兵將。明軍雖有盾牌遮擋,防不勝防,但中箭者還是很多。再加上夜間周云率領的攻城時所陣亡的兵丁,陣地上尸橫遍野,慘不忍睹。如此一來,兵將們的士氣明顯受挫。
為了激發兵將們的斗志,左增輝揮動長槍,高聲道:“弟兄們!為死難的兄弟報仇!攻上城去!”
在主將的號令下,一組組提云梯的兵丁,冒著箭雨,向前沖去。途中,有的兵丁中箭倒地,后面的兵丁顧不了許多,踏著戰友的尸體繼續向前沖鋒。后面掩護的兵丁,有的舉起盾牌,有的向城頭上射箭。雙方箭來箭往,打得十分膠著。
魏世杰和王再武的部下,跟左增輝、何興亮他們一樣,督促兵丁沖鋒。時間不大,有不少提云梯的兵丁已沖到城墻根,立即架梯向上攀爬。有的云梯上端剛延伸到城頭上,便被守城官兵用長槍、叉或戟之類的兵器抵翻,有的兵丁剛爬到一半,被亂箭射死的、被推翻梯子摔下去的,不計其數。
隨著傷亡直線上升,黑面閻君王再武急得抓耳撓腮,舉起鐵錘,粗著嗓門沖城樓上吼叫:“呔!城樓上一班鳥人給我聽著!**的有本事出城來,與你家黑爺爺當面鑼、對面鼓交手,大戰三百回合、三千回合,在下奉陪到底!使這陰招,乃是小人之舉,算什么英雄好漢?直娘養的,你們這幫鳥人,聽到沒有......”
黑面閻君王再武大罵不止,使城樓上的指揮使宋安十分惱怒,問身旁幾名將領:“諸位,下面罵罵咧咧的那個黑大漢叫什么名子?”
眾將搖搖頭:“我等眼拙,不認識那個黑種。”
“對這種鳥人,是尿泡砸人,不癢不痛,卻讓人生氣。”指揮使宋安咬牙切齒,“本指揮使恨不能腋生雙翅,飛下去與他決一死戰。”
人稱鬼臉兒的曹三通建議道:“指揮使,要不放開城門與他兩軍對峙,大戰一場如何?讓曹某與那個黑廝四錘相會,決一雌雄?”
“你想得太天真了。”大刀李廣勝斥責道,“敵軍兵多將廣,多我們數倍的力量,我們這點人馬那是杯水車薪,難以與人家面對面抗衡。一旦我們抵擋不住,他們就會趁虛而入,如潮水一樣涌進城內,那不是引狼入室嗎?”
雙鞭王勇輝附和道:“要是雙方人馬旗鼓相當,與他們短兵交鋒,鹿死誰手,難以預料。按現在力量懸殊,我們萬萬不能冒此風險。依靠地利,與他們對抗,以此削弱對方的力量,是最好的辦法。”
(https://www.dzxsw.cc/book/102582/54509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