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危急時分(4)
事實也正如王嘉二人所料,糧倉被燒的消息很快就被全軍知道了。眾人雖然不敢在那些大人的面前談論,但在私下里,卻是各自交換著消息。不過也正如二人所想,士卒雖然得知這個消息后有些沮喪,但還沒有人想要投靠鮮卑人。偶爾有一兩個人,也很快就被口水淹沒下去了。按有些士卒的說法,就是他們如果投靠了鮮卑人以后怎么有臉去見自己的家人。雖然大規模的投敵是不太可能,但是逃兵卻還是避免不了。
當天就出現了逃兵,但是顯然這些人當逃兵的技術不怎么樣,大白天的就敢向外跑,結果是沒有躲進城中就被督戰隊抓住了,結果自然丟了腦袋。頭顱被掛在軍營前的營門上,每個出入的士卒,都能看到。血淋淋的頭顱把那些想要逃走的士卒徹底震懾住了,也不乏是因為知道沒地方逃的緣故,再也沒有逃兵的出現。但士氣不振卻是事實。
當天的防守可以說是最為艱難的,鮮卑人開始大量投入自己人,輪番的對城墻進行沖擊。因為城內士卒士氣不振,收的十分艱難,甚至又多次鮮卑人在城墻上都是站穩了腳跟。后來連城中的預備隊都用上了才是頂住了鮮卑人的攻擊。一天下來守軍傷亡慘重,傷亡四百余人幾乎是鮮卑人的一點五倍,其中還有著不知道多少的漢人。守城傷亡的人數比攻城的還多,基本上就是城池告破的先兆了。
夜間士卒坐在篝火的四周都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基本上很多人都是抱著等死的念頭。不過事情的變化真的是很快,當天夜間軍營之中就開始流傳,并州刺史已經出兵,很快就會有援兵到達。這個消息對士卒的刺激可以說是很明顯的,每個人都在談論這件事,一改白天中頹喪的形象。
夜間,各隊隊率來到各什巡查的時候,每個人都是熱情無比的詢問援兵是否到來,援兵的事究竟是不是真的。直到最后各隊隊率答應回去詢問的時候,才罷休了事。
翌日清晨,剛剛出操的漢軍就又有了新的消息,據說昨天夜間有信使突破了鮮卑人的封鎖,從北門進入城內。當夜在北門駐守的漢軍士卒能夠證明這件事的真假,最后證實是真的。這更是給了城中的士卒和百姓莫大的信心,種種跡象似乎都在表明并州刺史已經出兵,咸陽也和快就會迎來自己的援兵。
有了希望的漢軍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戰力,雖然鮮卑人今次投入了四千人參加了戰斗,但直到最后都沒有取得較大的戰果。而且因為鮮卑人的大量參戰,造成了大量鮮卑人的死亡。今次戰斗之中,鮮卑人戰死二百余人,傷者無算。
鮮卑人的大量投入的原因就是鮮卑人手中的奴隸的大量死亡,鮮卑人手中的漢人奴隸,并不是很多,大約也就是兩千余人。這還要加上鮮卑人自己從武泉等地帶來的。而連續幾天的戰斗讓這些奴隸大量的傷亡,已經有一千三百余人躺在咸陽城下了。
漢軍雖然抵擋住了鮮卑熱的進攻,可是也并不好過,漢軍死傷二百余人,幾乎是人人帶傷。現在漢軍城中,所有的青壯和健婦都是在城墻之上。這幾天的戰斗使得城中的青壯和健婦幾乎一空。城墻上現有百姓一千二百余名,其中有八百人是從前些天的戰斗中挺過來的,他們現在已經是合格的軍人了,他們拿刀的手不會再顫抖,見到鮮血不會再恐懼,見到身旁袍澤的倒下不會再傷感。戰場果然是訓練士卒的最好地方。
現在漢軍共有士卒三千余人,若是城中在動員一次,還能在組織起近千的可戰之兵,大約也就是四千人的樣子。城外的鮮卑人現在大約還剩下六千余人,幾乎是一比二的兵力。雖然漢軍有城墻可以守護,但是據前些天戰斗的傷亡來看,一比一的傷亡,就算是城上的漢軍能夠堅持都一兵一卒,也不過是能夠在殺死三千鮮卑人而已,最后還是免不了滅亡的結果。現在糧食被燒,漢軍的境況堪憂,這也怪不得士卒心思不穩,士氣不振了。
是夜,各隊隊率把自己手下的各什長喊道一起,主要意思就是說,援兵已經出發很快就會到達,讓下面的士卒安心,同時讓各什長好好宣傳一番,以安定軍心。其他的什長聽到這個消息都是高興、興奮非常。反而楊奇對這個消息到不是很在意,一路都很是平靜。
楊奇回到營帳之中,十個人都在等著楊奇的回來。楊奇環視四周,就見到兩個新面孔出現在。二人分別是徐安、張越,二人是來補充宋七和王阿牛的位置。二人在前幾天的戰斗中已經犧牲了。現在這兩人應該是在楊奇前去隊率那里的時候加上的。
宋七是被爬上城頭的漢軍削中腦袋而亡的。其實當時宋七是有時間有機會殺掉那個爬上來的漢人,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那個時候,宋七猶豫了一下。就是這猶豫的一下,斷送了他的姓名。那個漢人趁著宋七猶豫的時間,翻身上了城頭,右手手握環首刀向著宋七看去。宋七就這樣被砍倒在地,但是宋七流出的鮮血就把地面給染紅了,當場死亡。
那個漢人被趕來的楊奇給撕了,是真正的撕了。楊奇先扯掉了他的右手,而后是左手、左退、右腿,最后楊奇把那個已經失去了四肢的漢人,扔下城墻,被亂軍踩死。
宋七的死可以說是宋七死在自己的心軟上,楊奇也是因此才會如此憎恨那個漢人。宋七已經心軟了,為什么你還要把刀伸向宋七?這就是楊奇憎恨的理由,不講理的憤怒。可是沒有上前勸說,也不會有人前去勸說。
王阿牛的死,可以說是替楊奇去死。當時楊奇整合兩個鮮卑人糾纏在一起,這個時侯一直箭矢瞄準了楊奇,阿牛見到后,他并不知道這支箭是否會射中楊奇。他只是本能的擋了上去,箭矢沒入阿牛的左胸,很快就是不行了。楊奇見到阿牛的樣子,雙眼立即是紅了。楊奇拼著著受傷,搏殺了二人。當楊奇抱著阿牛的尸體走下城墻的時候,身側的陳元,看到楊奇眼角流下的眼淚,這時他第一次見到楊奇流淚,可能也是最后一次。
徐安、張越二人的都是咸陽城中的本分人家。徐安是一酒肆的伙計,張越則是一個木匠學徒,本來以二人的情況是不用參軍的。可是在鮮卑人圍城的情況下,事情已經由不得他們做主了。一紙調令,二人拿起武器就上了城墻。不過二人的運氣不錯,在前幾天的戰斗中,只是受了一些小傷。最后楊奇這里因為宋七和王阿牛的死,就把徐安和張越補充了進來。
“援兵應該是有點,不過是不是支援我們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更大可能是我們的刺史大人,在其他地方擊潰了鮮卑人后,才輪到我們這。”楊奇他們因為數天的磨合,再加上戰爭拼殺的情誼,儼然已經是一個小團體了,而陳元就擔起了這個團體中的“軍師”的任務。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全什之中就只有陳元一個人讀過書,知道的東西也多,軍師之職也就只有陳元能夠勝任。不過陳元這個“軍師”和別的軍師不一樣,這個“軍師”也要扛著槍上陣殺敵
陳元是“軍師”,那劉二就是這個團體中的打手。在和其他漢軍的交流之中,更是證實了這一點。劉二每次都是一馬當先的沖出去。已經可以看出做一個好打手的資質了。
而楊奇就是這個團體對外的威懾力量了,楊奇恐怕還不知道,這幾天的戰斗,除了保住了城池外,最大的作用就是給楊奇造名。數天下來,楊奇在軍中的名聲已經是非常響亮了。力大無窮、殘暴、暴虐……等等一系列的頭銜都被架到了楊奇的頭上,也造成了楊奇對漢軍士卒的威懾力。每次的打斗楊奇就算是不動手,只要站在那里,就震懾的不敢找楊奇他們的麻煩。因此楊奇成了這個團體的頭領,其他人則都是這個團體中的一員。
“這件事太過巧合了,軍中剛剛有些傳播糧食盡墨的消息。援兵到來的消息也跟著到了,世上哪有這么巧的是。第二,我們隊率顯然不是一個的會演戲的人。以前對我們都是不屑一顧,現在居然會聽取意見,而且最后還假惺惺的說是會去詢問。”陳元既然擔起了“軍師”的位置,一言一行都要為了這個小團體著想。同時還要告訴要那些還未理解的人,到底是怎么回事。現在已經不能完全按著過去的性子來。他們現在已經不再是一個人了,而是一個團體了。
“第三,信使的時間和地點不對。從北門進入的,我不知道他為什么不從東、西、南三個基本上沒有什么守衛的。而且單槍匹馬的沖過鮮卑人封鎖來到城中,可能性不是很大。而且深夜時分,城樓上的漢軍居然敢開門,他們就不怕鮮卑人沖進城來?”
“所以,這不過是一個局而已,一個大人們設的局,目的就是激起士氣。如此而已。”陳元冷然道。
;
(https://www.dzxsw.cc/book/102581/545033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