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抵達華山
咚——
“姐姐,誦經(jīng)的時間到了,我該走了……”
聽到鐘鳴聲,儀琳停下與姐姐的談話,低著腦袋興致缺缺的道。
“琳兒……”董曦叫住儀琳,拉住她的手,道:“……你,別留在恒山了,跟姐姐走吧!”
“不行,師傅對我有恩,我不想走,姐姐你常來看我吧!我會想你的……”
儀琳雖不知道董曦現(xiàn)在是什么身份,但她并不想去拖累姐姐,找了個合適的理由說道,其實不想走的真的緣由也是董曜不愿讓儀琳走的那個。
“會的,我會常來看你……”
既然妹妹不愿意,董曦自是不會強逼,她點頭同意常來看妹妹。
儀琳攥了攥姐姐的手,然后轉身離開了,前去誦經(jīng)。
望著妹妹離去的背影,董曦很是不解,她覺的多年不見,妹妹看到自己應該是高興的才對,可實則卻是有種郁郁寡歡的感覺。
正巧,儀玉經(jīng)過,董曦將她攔住,道:“小師傅!”
“善人可有事?”儀玉留住步子,稽首回道。
“我是儀琳的家人,我們很多年沒見了,今日重逢,本該高興,可不知為何,儀琳卻好像并不開心,反而有些悶悶不樂,不知小師傅可曉得原因?”
董曦負手而立,一派上位者的姿態(tài)問道。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讓她無法放下架子,所以就算是相詢什么事她也是高高在上的樣子。
“儀琳師妹,原本就挺靦腆(?)的,可從衡陽回來之后,她就更變的郁郁寡歡,心不在焉了……”
儀玉并不在意董曦的態(tài)度,她將自己對儀琳的所知講出,至于董曜的事她沒提,她覺的儀琳應該有提,自己沒必要多嘴。
“從衡陽回來?”董曦疑惑不解,她心中猜測或許令狐沖救的那個恒山派小師妹就是儀琳!
“嗯,據(jù)我所知,儀琳師妹不開心好像跟那個田伯光還有些什么關系……”儀玉繼續(xù)道。
“田伯光?關他什么事?”董曦心中現(xiàn)下已經(jīng)肯定當日在衡陽城外田伯光要娶的人是儀琳,火氣蹭蹭的上漲,但面上卻并不顯。
董曦的半顆忘情之心雖有融化之趨勢,可畢竟還未徹底融化不是?
“當日……”
儀玉沒有隱瞞的將當時的經(jīng)過道出,她的話中依舊沒有董曜,從儀琳一個人在河邊休息說起,當說到令狐沖救了儀琳后,董曦更加肯定小妹是喜歡上了令狐沖。
既然心愛的小妹喜歡令狐沖,并因令狐沖郁郁寡歡,作為一個妹控,董曦當然要給妹妹把令狐沖綁來!
于是董曦向儀玉道了聲告辭,便下了恒山,前去找還沒放走的田伯光,要他去把令狐沖綁到恒山來,日月神教與問天殿的力量,董曦都不能動用,加上她看田伯光不順眼,這跑腿之人自然要用他!
唉……其實人家儀琳郁郁寡歡跟令狐沖沒有個半點的關系,她是純粹的無聊,至于最后的低頭,那是因為她在暗罵董曜。
為什么儀琳要罵董曜呢?儀琳看到董曦后,哪還猜不到當日董曜一看男裝的董曦要背令狐沖急忙出去的原因,她生氣小弟居然早就知道了姐姐的存在,竟還敢不告訴她,儀琳怎能不生氣?她不想甩臉給姐姐看,只能低著頭暗罵小弟。
所以作為長姐的董曦完全誤會了……
山下。
董曦強行給田伯光吃了一顆砒鳩丸,外加點了他的死穴,輕描淡寫的要田伯光去華山把令狐沖帶來恒山見儀琳,辦的好她就給田伯光解藥,可若辦不好的話,田伯光就會腸穿肚爛而死!
在毒藥、死穴的威脅下,田伯光的腦袋點的跟撥浪鼓似的,他答應了前去找令狐沖。
華山。
雖然沒有了令狐沖回雁樓對尼姑的經(jīng)典語句,以及結交田伯光等事件,可岳不群還是把令狐沖罰到了思過崖上面壁。
原因就是身為名門正派華山首徒竟膽敢詆毀人家青城派掌門……
令狐沖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他純粹是被遷怒的,因為岳不群更生氣岳靈珊、勞德諾做的‘好事’……
由于是遷怒,所以令狐沖今生雖被罰在思過崖面壁,可時間卻短了數(shù)倍,原著中他被罰面壁一年,此次則只被罰面壁三個月。
在董曦到達恒山,找到儀琳的時候,董曜也來到的華山,他是從嵩山出發(fā)的,獨自一人來的,衡山眾弟子都被遣回了云州衡陽。
華山界碑前。
岳不群、寧中則帶著華山一批小弟子們迎候董曜。
“岳師伯真是折煞小子了,怎敢勞師伯大駕在此等候……”
董曜遠遠看到岳不群夫婦后,足下輕點,人便已悄然行至華山界碑之前,溫和謙遜的說道。
“師侄終于來了,快上山吧!”
岳不群、寧中則看到董曜的來到,面上一片喜色。
“兩位師伯先請!”
董曜恭敬的要岳不群、寧中則走前面,他主動落后半步,以示自己低他們兩人一輩。
“……師侄,無需客氣,咱們一同上山!”
寧中則溫婉如慈母般的說道。她與岳不群都清楚董曜一向是謙遜懂禮,此時見他依舊如昔,不由心中大加贊嘆。
董曜淡笑點頭表示同意,跟著岳氏夫婦兩人踏上了上山之路。
與岳不群、寧中則一同前來的華山小弟子們也表現(xiàn)的有些喜悅,絲毫看不出因董曜‘逼迫’岳不群不得不廢了弟子、女兒武功的憤慨……
為何會如此呢?原因很簡單,董曜答應給勞德諾、岳靈珊治療!
治療,只是岳不群、寧中則對外的宣稱,而實際上,這不過是董曜早就答應好的,他一早便答應會幫勞德諾、岳靈珊恢復武功,但前提是兩人有‘悔悟心’……
PS:道家稱呼俗世人為善人,雖也有稱施主的,但還是覺得善人更好區(qū)分。此外,道家并無類似佛家的‘阿彌陀佛’一類口頭禪,‘無量天尊’只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左右的文學藝術加工而成,現(xiàn)實中道家并無什么具體口頭禪,所以本章文中儀玉的回話沒有問題。
;
(https://www.dzxsw.cc/book/102549/543803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