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明教(五)(補昨天)
“曾阿牛!又是你!?”
那圓字輩的和尚一見張無忌,當場差點暴走,先前張無忌已經救了明教弟子一次,現在又跑出來搗亂,怎能不讓圓字輩和尚惱怒?
“大師,出家之人慈悲為懷,之前少林方丈能夠放過明教弟子,現在大師何苦又要為難這位……老人家,而且今日六大派圍剿明教實屬奸人挑撥,還請大師和諸位武林前輩聽晚輩一言,與明教罷斗吧!”
“曾施主,之前是你寧愿受方丈三招,才換的魔教弟子的不死,貧僧勸你速速離去,我佛慈悲,勸施主還是不要再趟這趟渾水,還有這可不是什么老人家,這個老兒乃是明教護教法王,他折斷我師兄的四肢,難道貧僧還不能為師兄討回公道嗎?至于你說奸人挑撥我正派圍剿明教,那正派無辜枉死的人,不是明教殺的嗎?我正派豈會胡亂將罪名給明教按上!”
圓字輩的和尚一口的大道理,直接堵得張無忌啞口無言。這也就是張無忌沒有任何的江湖經驗,換別人來,早就跟這個圓字輩的和尚理論起來了。
張無忌沒話說,不代表楊不悔也是那樣,她直言不諱的點出奸人圓真便是成昆的破事來,結果人家少林說圓真已經圓寂,接著圓音又跑出來為他圓真師兄正名,與楊不悔當場吵了起來。
楊不悔可算得上是明教的‘一霸’,嘴皮子那是相當的利索,比張無忌強多了,氣的圓音全身直發顫。
但很快,楊不悔就被人其他門派的人指出,楊不悔與昔日峨眉的叛徒紀曉芙長的相似,楊不悔直接承認自己是紀曉芙與楊逍的女兒,并點名了自己名字的含義。
當場楊不悔收獲了正派在場人士幾乎所有人的鄙夷目光,按照楊不悔的年紀推算,心中更是明白當年為什么紀家、峨眉要與紀曉芙斷絕關系,畢竟紀曉芙當年與殷梨亭可是少俠與女俠的絕配,江湖有名啊!
在場不少人看向明教一方的楊逍,更是個個眼中帶有鄙夷,其中有見過紀曉芙的一眼就認出楊逍身旁的那個夫人就是紀曉芙,更是當場叫了出來,于是紀曉芙也收獲了一次被人鄙視的感覺。
楊不悔從小是被慣大的,從未受過什么封建禮教的約束,自是不清楚其中的彎彎,不然也不會慷慨的帶張無忌進入明教密道,更把乾坤大挪移交給張無忌練了,受不了的她當場叫囂了起來……
張無忌比之楊不悔更是不如,他連禮教是什么都不知道,畢竟荒島十年,回到中土馬上被送去了胡青牛處,誰有工夫教他啊?原著因為受傷,就是武當兩年也沒時間,所以張無忌才會濠州城毅然決然的不顧周芷若的感受追隨趙敏而去,只能說他不知道禮教在這個時代的強大,有時候流言的威力遠遠強過任何一門強大的武功……
所以不同于別人的鄙夷,張無忌覺得楊不悔對他好,他就固執的認為楊逍與紀曉芙也是好的,什么過錯都沒有。
不過支持楊不悔是支持的,張無忌可沒放過救治殷天正的時間,趁著楊不悔牽制眾人的注意力,他趕緊的以九陽內力送到殷天正的內體,為其療傷。
殷天正不過才達宗師中后期,張無忌可是貨真價實的半步大宗師,雖說只是功力達到,境界未至,但要治療一下殷天正還是輕而易舉的,果然片刻之后,殷天正便得到了恢復,再度神采奕奕起來,揚言要再度打過。
張無忌是個孝順的外孫,怎能讓外公再去打呢?于是他替殷天正接下來其他門派。
期間,小張靠著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七傷拳心法連敗昆侖、華山、崆峒、少林四派,只剩下峨眉與武當兩派了
武當派還好說,張無忌熟啊!但峨眉就慘了,因為百年前的某只大蝴蝶狠狠的扇了下翅膀,導致了今生峨眉過分的強悍,而且謝遜在屠戮江湖的時候也差點慘死在峨眉手上,所以張無忌對于峨眉一點都不知道啊!
結果在和峨眉交手期間,數次挨打,好幾次都鮮被峨眉大弟子的利劍刺傷,情況危急啊!幸得紀曉芙從旁指點,才讓張無忌僥幸勝了,不然只怕張無忌會慘死當場啊!
需知今生的峨眉劍術可是傳自歐陽澤,這是當年歐陽澤特地為歐陽明所創的,后來歐陽明教給了郭襄,郭襄加以融合,慢慢就衍變成了今日的峨眉劍術。峨眉男弟子學的是歐陽澤的原劍術,但少有領悟者,當今峨眉派僅有孤鴻子一人習練而已,劍術在整個神州大地被譽為僅在張三豐之下(浩初沒去挑戰),而女子則傳承的是郭襄領悟后的,更加便于學習,所以峨眉劍術絕對稱得上是正派之中的強悍存在!
這也就是峨眉大弟子來,以及張無忌內力深,要是換成掌門方華或是孤鴻子來,絕對能剁了張無忌,需知那門劍術可是在歐陽澤看過乾坤大挪移之后創的,有針對乾坤大挪移一類武功的招式,加上張無忌的九陽沒有招式,所以這門劍術絕對能把張無忌克制的死死地,簡直能說是張無忌的克星。
不過可惜張無忌運氣好了點,內力深,以及有個熟知峨眉劍法的戰友紀曉芙!
紀曉芙雖沒有學習那門劍法的資格,但架不住人家見過啊!加上資質不錯,又偷偷的練過暗自記下的招式,看出峨眉大弟子的進招攻向何處,真說不上多難。
只的是這樣紀曉芙更加的讓人看不起了,她本就是峨眉驅逐的叛徒,峨眉沒去收回傳她的武功,她還指教別人去破解峨眉的劍招,簡直是不要臉啊!
當場峨眉大弟子就冷冷甩了紀曉芙一個臉子,并且有風度的站回了峨眉隊列,她是峨眉的【暫時】領軍人物,輸人不輸陣,這是峨眉必備的氣節!輸給人家,就是輸了,沒必要在死皮賴臉的待著,不是還有武當嗎?
于是,武當走出兩個少年來:宋青書、周易
人家武當不愿占曾阿牛牌張無忌的便宜,之前與各派過招,又跟峨眉高手比試,內力定是有所損耗的,所以他們派第二代弟子來,至于哪一個,就讓曾阿牛牌的張無忌自己選好了,他們武當不占便宜!
PS:翻看原著的時候,滅絕師太說楊逍氣死孤鴻子時,紀曉芙居然心生自豪之感,真是無語了,那是她師伯啊!就算愛情郎,也沒必要生出自豪感吧?在那個尊師重道的年代,真是不能理解紀曉芙的腦回路……
張無忌境界極其不足,也就是眼力不行的體現,原著宋遠橋與殷天正比試那段有描述,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所以本文說他功力雖至,卻境界不到,不是瞎扯,是有依據的。
(https://www.dzxsw.cc/book/102549/54379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