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勝
(
) 荊襄士兵挺著長矛,向著這個關鍵的位置捅了過來,而張遼率領的一千騎兵,此刻也顧不得后方是否被斷開,他也沒法,只能先將前面呂介的兵馬消滅差不多了,那時才有辦法回頭,不過那五千步卒在首輪沖鋒的時候,殺傷力最大,自然殺的多,而后馬匹的沖力低了,自然斬首也慢了。
而第二輪朱魁派黃忠的后備騎兵yù重新將張遼這邊左翼連成一線,蒯越連忙讓劉表派出心腹愛將蔡瑁親自去攔截,一萬長矛步卒長矛與黃忠的騎兵長槍在半空中糾結,鮮血飆起,雙方都同時付出了不少的傷亡。
不過總的來說,荊襄兵的傷亡要大得多,因為黃忠的騎兵雖然要比蔡瑁的步卒人數來的少,但是戰斗力卻遠遠比荊襄步卒來的高,馬匹沖擊下,還是黃忠略占上風,此刻個人的武勇已經效果不高了,完全靠的是士兵的訓練和戰力了。
如此下去,只要等張遼那一千騎兵將呂介的殘余步卒消滅去威脅,掉過頭來,那蔡瑁就難以生還了。
然而把勝利全部壓在左翼之上,這不是朱魁的風格,他看了出來,蔡瑁前去攔截黃忠這一個關鍵位置的一萬步卒,是,從中軍里分離出來的,現在中軍只剩下兩萬多人,不過比自己多了一萬不到了,朱魁怎會錯失這樣的好機會?令旗一展,鼓聲轟轟,朱魁手下的中軍幾個大隊,猛地向著荊襄兵中軍剩余的兩萬余,不再被動的防守,而是不要命的沖突了過去……局部戰場上的人數相對差不多的時候,誰勇悍,誰就勝。
這可是非常不容易獲得的機會……一沖之下,荊襄兵的中軍頓時人仰馬翻,叫苦連天。
“怎么會這樣?”劉表大驚:“這不可能……對方為什么擁有這么完美的軍陣運作手段,那朱魁不是個泥腿子,怎么能比我還懂的軍陣變幻?為然后什么這些江夏步卒與我的荊襄兵交戰,不論在士氣還是戰斗力上都在上風風?如果硬拼硬,應該是我軍人數多了近一倍,我軍兵鋒更強才對。 ”
在朱魁的令旗一搖之下,很快戰場上就形成了近乎全面的大混戰。經過剛才那一番巧妙的陣形運轉,左翼戰場,形成了拉鋸戰。荊襄軍的一萬五千人,與朱魁的三千騎兵,也形成了交錯的局面,分兩段,荊襄軍無法多騎兵形成合圍,慢慢被屠殺。而劉表的中軍則被朱魁中軍發起的突擊給隱隱壓住了。
劉表見勢不妙,趕緊調右翼過來幫忙,朱魁令旗一揮,右翼迎上了官兵的右翼,死死咬住,不讓他們增援中軍,如此一來,戰場上形成了好幾個局部對抗的局面,戰陣撕得支離破碎。
朱魁手下的士兵們一開始對劉表士兵人數上有一定的畏懼感,但是戰著戰著,發現人多并沒有想像中那么可怕,他們的肉搏戰斗的時候,平常打多少人,現在還是跟多少人大,并沒有自己一個人要打十幾個人!
其實荊襄很多都是曾經交州叛亂存活下來的老卒,在這種兵員素質與朱魁的兵卒差不多,本來以多打少的情況,被朱魁分割了戰場后,荊襄兵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劉表的指揮,但可惜的是,劉表在軍陣變化這一方面,完全不是朱魁的對手,哪怕加上蒯越也一樣,僅僅是照面兩次變陣,就被朱魁抓住了破綻,形成了局部混戰,正面大決戰的情況。
劉表只覺得一陣口干舌燥,他的手緊緊地捏在令旗桿上,考慮著要不要揮揮令旗,示意軍樂隊鳴金收兵。現在雖然處在下風,但損失還不算很大,軍陣也還沒有潰散,如果趕緊鳴金收兵,還能保持著陣形不亂的情況下退出戰場,對方見到自己未亂,也未必敢深追……
但這次軍陣相交如果退了,士兵們的士氣必定受到巨大的打擊,后果就只能之前與蒯越他們商量的那般,直接退兵回襄陽,謀取朱魁江夏只能來rì后計了。
他心里依然有些不甘心,出生高貴的他,怎會比不上朱魁這個草民,一時劉表猶豫不決。
就在這關鍵的時候,官兵背后的一條山上背,突然刷地跳出一條少年將軍來,長得俊朗剛毅,手提一把jīng鐵長刀,雙眼怒火,發出一聲巨吼:“劉表賊子,江東孫策來也!”
原來孫策自其父在三津渡被劉表給伏擊干掉了之后,聽從了程普的建議,轉道去江夏,投靠朱魁,行軍的途中,孫策擔憂自己率領敗軍,怕那朱魁不收自己,同時也自己想到那劉表會打自己父子的主意,必然也不會放過進犯江夏,于是乎,潛蹤藏兵于江夏一帶的山林之中,在山溝里安安靜靜地潛伏了快一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里,他無時無刻都豎著耳朵在聽襄荊兵這邊的動靜,只等江夏的戰鼓聲。
好不容易,孫策終于等來了劉表對江夏的攻城戰!
為了真正起到擊殺,擊退劉表的效果,他一直在等待,見過劉表攻打江夏的場景,他自己有那少年王承的守城,劉表幾乎是沒有希望取下城池的,但劉表依然大兵存在,實力存在,他要等待的是劉表最虛弱的時刻,這一刻才有機會斬殺劉表,真正的為父報仇。
這一刻,劉表麾下幾乎所有的兵馬,都被朱魁的戰陣給托住了,也正是劉表護衛最虛弱的時刻,同時也是在朱魁面面前前獻上功勞的時刻,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孫策當即就帶人殺了出來。
他連自己身后的三名家將都顧不上率領了,只對著他們吼了一句:“跟我來!”說完之后,他一刻也呆不住,一抽馬匹,順著山道策馬狂奔,沒命地向著戰場上就沖。
他這一吼,就在劉表身后炸響,差一點沒把劉表三魂嚇散,七魄嚇飛,心中慘叫:“不好,那朱魁在我后面還有伏兵?還是那黃祖沒能守住那城中的王承,反讓對方給殺了出來。”
就在孫策的身后,刷地沖出來一只軍隊,那劉表見那軍隊上書旗幟“孫”字,再見那青年將軍身后那程普的模樣,劉表是認得程普的,那rì三津渡他是見過的,再一聯想剛剛青年將軍大吼孫策,姓孫?那時孫堅的兒子。
是孫堅殘留的兵馬,沒想到躲藏在這里,給了他一致命一擊,劉表的臉sè一下子慘白慘白了。
遠處看著的朱魁,也忍不住咦一聲:“孫策?他怎么會出現?”
此刻對荊襄軍來說,已經是刻不容緩了,很危機了,那邊劉表啥也沒想,整個人都呆了。
前方的軍陣已經落在了下風,后面又來敵方伏兵,這一下不用打了,敗局已定。劉表就算是齊天大圣,現在也翻不出如來佛的手心,就算他能臨危不亂,在這種時候堅持著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行極為巧妙的軍陣運轉來反敗為勝,他的士兵也不可能聽他的命令來變陣了。因為士兵們的心理很脆弱,他們承受不了前后受敵的那種巨大壓力,士氣馬上就要崩潰。
果然不出眾人所料,孫策帶著這伏兵一出來,前方正在與朱魁軍交戰的荊襄兵們,頓時大嘩,軍心一瞬間就出現了不穩的情況。
士兵不傻,他們雖然不像將領那樣能縱觀全局,但他們對戰爭也是略知一二的,那些經歷過的戰事比較多的老兵知道,任何一只軍隊,一旦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況,結局通常都是玩完。身為一名士兵,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保命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趁著對方前后兩撥軍隊還沒完成合圍的時候,從側翼溜出去。
到了這種時候,油滑的老兵們是絕對不會聽將領的命令的,違背軍令不一定會被處死,但被敵人合圍了一定是死,選哪一條路走,再明白不過了。
軍陣前一片怪叫聲此起彼伏:“逃……”
“快逃啊……”
前排正在和朱魁刀兵、盾兵、弩兵拼肉搏的荊襄兵們,幾乎齊齊向后猛退了幾步,然后扔下長矛,轉身就逃,后排的荊襄兵本來就沒有直面戰場,他們早就向著側翼溜了出去。一時之間,戰場上到處都是長矛和刀劍、盾牌落地發出來的咣當聲。
在荊襄的軍陣后面,蒯越、蒯良、等等身邊親將們大聲呼喊:“快、、快……快帶主公先走,速回襄陽。”
百余名名親兵兵沒命地向劉表沖了過去,一下子將劉表圍在其中,一名身材壯實的親兵兵想也沒想,將劉表的坐騎,撒腿就向側翼開跑,另外剩余的親兵們死命相隨。
“哪里走!”孫策大叫一聲,帶著僅有的一百騎士就追了過去,緊緊地咬在了被親兵護衛的劉表后面。
好個忠心耿耿的親兵,當真是狠厲無比,看著被孫策纏上了走不掉,其中三十名左右的親兵居然一起停下來不跑了,返身向著孫策一行人殺了過來,嘴里大叫道:“主公先走……我們給您斷后……”
這些人為了自己的主子,明知不敵,也要返身作戰,倒是有一把硬骨頭!
別小看三十人,橫站成一排,一起返身沖過來,倒也頗有氣勢,孫策帶的那一百雖然是最jīng銳的孫家騎士,但面對這些不要命,紅了眼沖過來的jīng銳死士,也感覺到頭皮有點發炸,他挺著手中的長矛,堆g rén墻,哪怕死,也用尸體打斷孫策等人坐騎的速度,讓馬匹跑不起來。
孫策大急,揮起古錠刀亂砍,連續砍倒了七八名親兵死士,但是當他抬起頭來再看時,劉表已經去得遠了,連影子也看不到半點。
這時場面極亂,荊襄們向著四面八方亂跑,有的東,有的西,有的鉆山溝,有的爬山坡,有的入樹林,有的甚至往草叢里鉆……
朱魁命令手下的士兵們以十一人為一組,四處追擊逃散的荊襄士兵,割取首級領功。;
(https://www.dzxsw.cc/book/102530/543033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