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薛氏姐妹
_("892774");
不說黛玉青玉這邊是輕車熟路,寶琴跟著寶釵,與其他姐妹分開后,卻是更為興致勃勃,一路打量。()
大觀園請了名工巧匠,又有賈璉在工部的關系,又下了大血本,雖地方不算太大,卻委實是精雕細琢,山石樹木,亭臺樓閣,無處不精。
寶琴雖也見過些世面,但這等園林,基本都在權貴手中。就是巨富,身后若無鐵打的背景,也保不住。是以她也不曾見過。
而若說名勝古跡,又有哪個古跡能有修葺得這樣好?
一路看來,頗有目不暇給之感。此時唯有姐姐和下人在側,便顧不得說話,只管一路好奇觀看。不多時,便見一大處庭院,與一路所見亭臺相比,雖大而闊,卻無精巧稀奇之處,十分尋常。
寶琴猜到就是寶釵所住的蘅蕪院了,不由有些失望。
誰知才步入門中,便見了一塊插天的玲瓏山石,四周又有各色奇石環繞,各色異草奇藤環繞,各個不同,卻又混雜出馥郁奇香來。
寶琴眼前一亮,不由笑對寶釵道“難怪叫這個名字q兒托姐姐的福,竟能住到這樣的地方來,可是不枉此生了。也不知其他姑娘的居所如何?有空定要好好逛逛!
寶釵見寶琴活潑雀躍,卻只是淡淡點頭道“前些時日,老太太才領著大伙兒逛了次園子。只怕最近是沒這興頭了。過兩日,邀幾個姐妹逛逛就是。大觀園里也不只有姐妹們居住的那幾個地方。”
寶琴看著寶釵道“至少我還聽了個怡紅院呢。也不知是怎樣的地方?”
寶釵微一皺眉,隨即舒展“日后你去看了就知道了。這大觀園里,得了娘娘賜名的也就是那么幾處。怡紅院便是一處!
寶琴見寶釵如此,心知她不肯多說,就也嘻嘻笑著不再多問。
且已經走到蘅蕪院正房門前。
只見門上掛著一扁,上書“蘅芷清芬”四字。兩邊門柱上又嵌著一聯——
吟成豆蔻詩猶艷。睡足荼蘼夢亦香。
寶琴便贊道“好匾,好聯。不知是誰所提?”
一邊說,一邊看著寶釵。因看出是女兒家口氣。她只當是寶釵手筆。故此一贊。
寶釵的神情略微恍惚了瞬間,道“這匾是宮中娘娘所提。至于這聯……”
事實上,這匾額是根據寶玉所取的名字所提。寶玉偶爾的表現,似乎也并非是全無文采的莽夫。寶釵卻不愿說這個。
不過這個對聯,倒是真叫她疑惑。
一邊的文杏就有些奇怪的接口“這聯不是林大姑娘所提么?”
“林大姑娘?”寶琴想起那個纖弱而又絕美,似乎還有那么點兒高深莫測的姑娘。
鶯兒則道“那次林大姑娘游了園,一時興起。提了許多對聯。二老爺看著高興,說猶勝門中清客所做。又想著院子里住的都是姑娘家,就趕在嵌字前,照著林大姑娘提的將對聯換了。只是林大姑娘開玩笑,說這些對聯都是書中看來的。問她是什么書。她又不說。于是姑娘也不知該怎么說了!
寶琴奇怪笑道“我竟沒看出那林大姑娘是愛開玩笑之人。”
寶釵沉吟道“倒未必是玩笑。林大姑娘雖有寫這些對聯的才情,這幾聯卻不是林大姑娘素日的口吻。黛玉素來以詩寄情,不論悲喜。若這聯是她所做,倒像是在和我玩笑了!
黛玉寫這些對聯,還是huㄚ后的事情。
因聯聯貼切。便是黛玉說她從書中看來,也無人相信。寶釵也擅詩詞,又知道黛玉性情,故此倒是一直都覺得不對,可也說不出其中蹊蹺。這會兒自然不好多說。
即到了地方,她就讓鶯兒領著寶琴的下人去安置。
寶琴的行禮。是新來的幾個姑娘中最多的。而她帶的下人,也比她身邊的人還要多。虧得蘅蕪院地方大,倒是不虞多住這么些人。
反而是寶釵之前幾人住著,顯得太過冷清了。
寶釵對此難免有些感慨。
她不是用不起那么多下人,薛家如今雖然落魄了。也沒落魄到這地步。底子還是豐厚的。也不是她真不喜歡下人伺候——周圍冷清清的,誰能真喜歡這個?
不得已而為之罷了。
說到底,她不像寶琴,真只是來走親戚的。沒有那么多顧忌。
而見等閑的下人們都去安排了,寶琴便抱了寶釵的胳膊,笑道“多年不見,姐姐都讓我不敢認了。真讓人忐忑得很。且姐姐竟也不先和我說說這園子里姑娘們的性情,我今日都不知道該怎么說話。如今我可是要在這兒常住了,姐姐總該和我說說了吧?”
寶釵略有些苦澀的一笑。
當初她剛來賈府時,可是比寶琴要忐忑多了。
士農工商,士農工商……四民之分,委實讓人無奈!
從早年起,所謂的賈史王薛,薛家就是四家之末,依賴于三家的權勢。所以,自從父親將她接到身邊教導,想要托賈家的關系將她送進宮起,她就被教導要端莊,要樸素,要低調。施恩下人、交好姐妹、討好長輩。
誰知到了賈府,這些事情都不為難,卻依然無法得償所愿。
在心底嘆了口氣,寶釵才對寶琴道“也沒什么好說的。這園子里的姑娘都不是什么輕脂薄粉,要說姐妹傾軋,互使絆子的事情,是一概沒有的!
寶琴噗嗤一笑。
這個她早知道了——賈家的姐妹又不是同父所生,年齡也有些差別。賈家老太君擺明了最寵愛的外孫女還是個縣主,并不常字府。
姐妹不合,哪怕是在商家的后宅中都是常見之事。但在賈府,感覺連個由頭都沒有!
寶釵看她一眼,領著她往正屋走,一邊道“你是來做客的,這么著也就夠了。只你記住,這兒姑娘,雖沒有輕薄的,卻也不見得就好相處了。都是極聰明的姑娘。尤其是林大姑娘,你也該打聽了些,她有個縣主的封號,皇帝太妃面前都是說過話的。宮里的娘娘也時不時召見……滿京城里有說她脾氣古怪的,可沒有說她不聰明的。不過要我說,她只是又比旁人敏銳,又比旁人直率!
寶琴若有所思。
她知道寶釵這么一大段話的意思。
在這大觀園中住著的姑娘里面,寶釵最重視或者也最忌憚的人,就是林黛玉。只是,不是不喜歡,而是一種挺復雜的情緒。
她也不能全分辨出來。
比旁人敏銳,又比旁人直率……
這是讓她不要耍小心眼、玩小手段的意思?
寶琴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
她已經定了親,又不指著賈府什么。又為什么要去耍小心眼,玩小手段?這樣想,賈家的環境倒是比來前想的要好得多。
寶琴又放心不少,但到底還是纏著寶釵,問了問園中這些姑娘的擅長、喜好等事。
晚膳后,又要了幾次園中聚會,姑娘們的詩稿來看。
寶琴也是見識甚廣,跟著父兄周游各府時,也曾見過不少閨閣中流傳出來的詩詞。相比之下,對自己的詩才也還是有些自信的。但此時看來,不但多年不見的堂姐詩才出眾,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林家大姑娘,也委實是文采風流。若論詩詞中的靈氣,遣詞立意的新穎,還在寶釵之上!
以此而論,門口的對聯,可就不是什么靈光一閃,而是平均水準的作品了。
幸而,寶琴跟著要了群芳宴詩宴的詩稿來看,才又松了口氣,笑著對寶釵道“我在外地,也聽說了那次群芳宴呢。后來聽說,許多地方都跟著辦了相似的群芳宴。我之前見了姐姐你們的詩作,還當當初流傳出來的群芳宴詩詞不曾取其精華,F在看來,定然是姐姐你們在群芳宴藏拙了!”
寶釵只是一笑。
她在群芳宴上,倒是沒有藏拙。只是當時是應題之作,想得太多,反而略失水準。藏拙的是黛玉才對。
寶琴又若有所思道“看來真是我的福氣。這么一來,竟就撞到了京城里閨閣中頂尖兒的所在!
寶釵雖也覺得,日常所見閨秀——包括群芳宴那些,要么相貌不如己,要么才干不如己,卻也不好接寶琴的話。更何況,這么一想,反而更覺得郁郁。
蓋因那些人,身份卻是都比她高的。且也不至于像她這樣蹉跎。
如果她也能有黛玉那樣的機會,怎么可能拒絕太妃娘娘的指婚?
兩姐妹又閑談了一會兒,探春的帖子也送到了蘅蕪院。寶釵看了帖子,先是微微一驚,隨即再次苦笑。
探春為了她自己的前途開始努力了。
可她呢?
當初她還是想得太天真了。以為只要表現出色,可賈家幫著進入宗室至少沒有問題。她進了宗室,好歹也能反幫賈家一把不是?相信元春也該能想到這個。
可稍微近一點的宗室,婚配都是由太妃和皇后做主的。太妃主持的宮宴,她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眼看這一年之內,稍稍合適些的宗室子弟都已經紛紛婚配。而若是蘆貴仕宦,能不在乎她商宦身份的,又有哪家,比賈家更合適?
_("957512");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5/537332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