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亂紅樓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未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未來


  林如海如今年紀(jì)已大,少在后院流連。77nt.Com千千小說網(wǎng)倒多半宿在書房——當(dāng)年在揚州官邸為妻子服孝的時候,就基本如此了。加上他本就常在書房教導(dǎo)繼子政事,是以,從這園子買下來起,書房便建得極大,而且也很重隔聲。

  只要書房的聲音不太大,門窗不開,外面的人就算是貼著耳朵,也聽不真切。

  不過黛玉還是信得過紫鵑她們的。

  她讓她們看著,她們就會把人隔得遠(yuǎn)遠(yuǎn)地。這會兒可不就高聲喊起來了?顯然紫鵑是覺得,她要和青玉兩個說什么私密事。

  可是,這事兒倒是不用瞞著墨玉的。而且紫鵑也不可能攔住墨玉——只是提醒而已。

  果然很快的,墨玉的聲音就在書房外響起了,“父親,兒子能進來嗎?”

  他的聲音,少見的帶著幾分緊張甚至于……淡淡的恐慌?

  黛玉不能肯定她聽到的,到底抿嘴一笑。她的父親和妹妹心情可就復(fù)雜多了。林如海也看得出二女兒不管是什么“孤魂野鬼”,現(xiàn)在都是個隨遇而安的性子。但這個繼子可不一樣。

  現(xiàn)在回想一番,林如海立刻就察覺到,墨玉的心里,自有一番溝壑。他的野心抱負(fù),應(yīng)該遠(yuǎn)比他一開始以為的要不一樣!

  不過,林如海還是迅速收拾了心情,道,“進來吧。”

  墨玉進了書房,卻也是順手關(guān)門。然后他舉目一望,心中就是一沉。

  黛玉倒是神色如常,但站在書桌后的父親,眼神卻有些復(fù)雜——對一個城府深沉的這是少見的。墨玉記得,只在他說出了禪讓的建議后,回到家中時,是這種眼神。

  如果這些都不足以說明什么,青玉的表現(xiàn)就足以說明一切!這個毫無后世女性獨立自主的姑娘,此刻臉上除了還不及收斂的震驚之外。只剩下了同情!

  墨玉的嘴角忍不住一抽。

  他可以肯定了——黛玉已經(jīng)向林如海說明一切。他早察覺到黛玉有這樣的心思,但他本來以為,黛玉終究會抹消這種想法。

  重生也好,穿越也罷。就算是能被人取信,可難道不是他們最大的底氣?

  對未來的把握,世人不知道的知識,還有……優(yōu)越感。

  但不過是一年多的時間,黛玉到底還是說了。墨玉甚至懷疑,如果不是弄不明白他們的情況,可能她剛重生那會兒,就有可能和林如海坦白了!

  ——果然女人的思維都是很難理解的。何況這還是古代女人里的奇葩。[就愛讀書]

  “父親。”事已至此,墨玉還是鎮(zhèn)定的、一絲不茍的向林如海行了個禮。

  等到和黛玉、青玉見禮的時候,這才終究露出了幾分復(fù)雜情緒。

  黛玉也不客氣。掩嘴笑道,“我已經(jīng)和父親說了。我想,哥哥最擔(dān)心的,還是父親不能認(rèn)可哥哥的想法吧?不過,父親是通情達理之人。哥哥不用擔(dān)心。”

  墨玉實在是沒忍住,瞪了黛玉一眼。

  不過他的心里卻還是嘆了口氣。

  因為他感覺得到,黛玉并不是在和他為難,而是真的坦蕩。至少,對信任、依賴、喜愛的人坦蕩。君子坦蕩蕩……真是,他到底不是古人,做得還不比一個姑娘好。

  林如海這會兒也顧不得女兒的情事了。

  何況他已經(jīng)想起了墨玉和張灤結(jié)交的事情——墨玉做這件事之前。并沒有和他商議。而他也沒有反對。當(dāng)時他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的選擇……

  如今張灤不在眼前,又能日后考察,林如海還是能將之暫時放下的。

  而且聽黛玉對墨玉說的話,前后對比一番,饒是林如海,也不由得有些莫名的驚恐。怪力亂神的事情。他早就知道這世上存在了。可墨玉這邊……搞不好說出他之前從沒想過的東西來!

  尤其是……

  黛玉瞅瞅一邊的座晷——這東西在林家當(dāng)然不可能沒有——提議道,“要么還是先傳了晚膳來,你們父子慢慢說?青玉也恰好留下來做個證見,我也好好旁聽一回。”

  ——這么說來,真的有很多話要說!

  林如海瞬間懂了這一點。

  結(jié)果。這一個晚上,林如海都沒有再想起女兒的婚事來。

  對于任何一個儒生,但凡不是那等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或者只把儒家經(jīng)典當(dāng)做權(quán)勢富貴的敲門磚的,心中都有那么幾個永恒的疑問——

  數(shù)百年的朝代輪回,到底該如何擺脫?

  君權(quán)與相權(quán),帝位與朝堂之間,該如何平衡?

  天子垂拱而治,是儒家治世的理想狀態(tài)。但是,但凡是一個稍稍有那么一點腦子的儒生都很清楚,沒有哪個天子,愿意垂拱而治!

  哪怕是最賢明的君王,也只是從諫如流,而絕不會愿意放下手中的權(quán)力。

  而且正如黛玉之前所說,這史上哪有不經(jīng)國難而有開國胸懷的君王?至于那些宮廷權(quán)爭,只會讓皇帝的心胸更為狹隘而已。而拘束在一京之內(nèi),又哪里談得上胸懷天下?

  太多的無解問題。

  對林如海這個宦海浮沉數(shù)十年,但依然有治學(xué)之心的儒者來說,不是不想解開這些困惑,而是無力解開。也只能盡力做到前人所說的最好。但現(xiàn)在,墨玉提出了一個很簡單,但千百年來,儒生都無法想到的答案——

  不要皇帝!

  “治國只要有內(nèi)閣為樞紐就可以了。”墨玉是這么說的。

  如果是以往,墨玉說出此等無君之言,林如海好說也得把他趕出家門。

  但現(xiàn)在,他的話卻建立在另外的一段歷史上,這就令他無法反駁。墨玉并不能將那段歷史說得十分細(xì)致,然而,即使只是短短的介紹,林如海也能感覺到其中的真實與厚重——那不是墨玉能編得出來的!

  在墨玉的口中,那與大楚十分相近的大明,在皇帝不管事的情形下,政務(wù)運轉(zhuǎn)流暢,戰(zhàn)爭持續(xù)勝利。卻毀在最后一個皇帝在位時。連綿不斷的天災(zāi)與皇帝的勤政。

  這聽起來有些荒謬,可林如海知道,那確實可能發(fā)生!

  而墨玉在之后講述的歷史,就更讓人不寒而栗——取明朝而代之的“清”。是異族的統(tǒng)治者,用屠殺的方式,征服了中原。

  這本來并不可怕。

  五胡亂華時,華夏之民甚至被視作“兩腳羊”,作為食物被驅(qū)趕;而元蒙侵占中原時,將漢人視作四等民,時時想著殺光。

  若是一般如此,雖漢民必然受幾年數(shù)十年的苦難屈辱,江山卻必然光復(fù)。然而,這“清”顯然接受了前人的教訓(xùn)。沒有五胡的無知,也沒有元蒙的狂妄,這個小族選擇了在大亂之后,反抗最為微弱的時候,綁架儒門。融入漢族!

  連臣子也為奴才的體制,完全扭曲了儒學(xué)。

  而這樣的扭曲成為一種慣性的時候,林如海完全能夠想到結(jié)果——如此扭曲的儒學(xué)必然衰微!

  更別說,在墨玉的敘述里,還有另一個龐大的世界,在中原大地封閉自守的時候,發(fā)展了自己。最終竟已利器敲開了中原的大門,讓這片大地陷入了百年的屈辱。

  而等到華夏的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他們不出預(yù)料的將扭曲的儒學(xué)視為糟粕,予以拋棄……

  然而,新的問題接踵而來。

  曾經(jīng)用以穩(wěn)定社會的儒學(xué)和佛道神學(xué)都被拋棄以后,人們的心里就失去了倚靠。那個時代。并沒有能夠及時形成新的能夠成為倚靠和信仰并且深入人心的學(xué)說,是以也有很多問題……

  與和黛玉說話時不同,墨玉是個認(rèn)得清現(xiàn)實的,知道這個時候,他最重要的就是要說服父親。因此不像對黛玉那樣淺嘗輒止了。

  不過。他敘述自己所知道的世界歷史,主要是想要告訴林如海,皇權(quán)的時代終究會走向沒落,儒學(xué)不是治世的唯一學(xué)說,孔孟不是世界的圣人,而華夏,也并不是世界中心……

  至于工業(yè)革命的意義,也許林如海無法理解,但他也并不是那等歧視奇技淫巧的迂腐書生,對“工具”的作用頗有了解——在叆叇、座晷上的事情就很明顯。而墨玉也只要他肯定這些就足夠了。

  這一次的系統(tǒng)論述,連黛玉都聽住了。

  可是,墨玉完全沒有想到的事,他最終打動林如海的,并不是他想要說的那些,反而是他口中儒學(xué)被綁架、扭曲,最終沒落的事實!

  林如海在聽了他敘述的歷史大概之后,倒是并沒有問墨玉的打算,反而仔仔細(xì)細(xì)的問了墨玉,他和青玉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所處世界的一些細(xì)節(jié)。

  令墨玉納悶的也就在這里——林如海問的,并不是后世政體之類的問題,反而在問一些思想和哲學(xué)上問題!

  直到最后,林如海都沒問墨玉要怎么做。

  眼看得到了該就寢的時間了,林如海直接打發(fā)他們回房。而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對著墨玉去的,“既然你如今已與張灤往來,那過兩日,約他來家一次。”

  墨玉一怔,哪怕在喝茶,依然弄得自己口干舌燥的他忍不住去看黛玉。

  黛玉卻知道,父親這么做,多半不是因為她的緣故。

  墨玉沒有抗議,但他忍不住問道,“父親,你就不問我原本的打算是什么嗎?”

  雖說已經(jīng)被揭穿了身份,但墨玉還是早就認(rèn)可了和林如海的關(guān)系,因此,他并沒有改變稱呼不說,問這句話時,還少有的緊張。

  可林如海卻很淡定,反問道,“還要問嗎?不說你的有生之年,再往后推百年——以百年的時間來謀劃,又可能成功的也只有一種而已。你并不是個狂妄的孩子。不過……”

  林如海輕嘆一聲,近乎自言自語的喟嘆道,“如今的經(jīng)義,無法改變這數(shù)百年一輪轉(zhuǎn)的宿命,更不用說大同之世……”

  這些事情,其實是他們早就知道的。

  只是為了儒家的地位,沒有哪個儒生肯承認(rèn)而已!因為,那也是他們的地位的根基!</>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5/537330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