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亂紅樓 > 第三百章 寶釵決心

第三百章 寶釵決心


  周瑞家的趕到梨香院時,寶釵其實已經聽說了黛玉的那番話。【就愛看書網】她得了王夫人歡喜,為人又大方隨和,自有許多小丫鬟樂得向她報信。事實上,雖然經過了一夜驚嚇,睡眠也不好,但寶釵依然是最早明白黛玉說那番話目的的人之一。跟本就不用旁人來告訴。

  只是,聽說黛玉如此明確的說出自己的用意,寶釵還是有些發呆。過了小半晌,才在心底嘆了口氣。

  可這會兒她還坐在外面呢。她讓小丫鬟回報的時候,也沒避著人。好幾個在這里求情的老嬤嬤比寶釵要要更驚詫得多!本來絮絮叨叨的在那里念叨自己的功績,為自己的親戚各種開脫的她們,此時卻是集體啞口無言,露出了懼色。

  薛姨媽看著,也是嘆息。

  那些背主而逃的人,自然可惡。害她也擔了半天的心。而黛玉的那些話,自然也極有道理。可看到那些年老的嬤嬤,在面前一個個面露恐懼的樣子,薛姨媽到底還是比較心慈的,不由露出憐憫之色來。

  “寶姑娘……”一個老嬤嬤反應快些,抹著眼淚對寶釵哭訴道,“姑娘們遭了這么大罪,老奴們哪有不心疼的?只是老奴的侄子,也是老奴看著長大的。如今在外面喪了命,老奴也不愿信他是背了主的啊!”

  薛姨媽嘆道,“也是這個道理。”

  卻也到底不肯承諾什么。畢竟這是賈家的家事,而且薛姨媽到底也曾是薛家主母,又沒有被憤怒蒙蔽眼睛。她還是看得出來的,這嬤嬤話中的不妥之處。

  ——若只是不愿信,怎么跑到這里來拼命給人脫罪?她之前可是用誘導性的言辭,想讓寶釵說出“我沒看見,確實是被狼拖走了”這一類的話來!

  幾個嬤嬤跟著反應過來,依舊絮絮叨叨的說著。

  不多時,周瑞家的就來了。說是王夫人請去。

  薛姨媽有些詫異——她是聽見賈政訓斥王夫人了的。那時候她又不好幫她說話,只能甚覺尷尬的跑到了外面去站著。后來,總之是聽說王夫人已經被賈母命令回屋反省去了。她也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該去看看。就被一群上門來求情的嬤嬤纏住。

  現在……王夫人居然有心思叫寶釵過去?

  寶釵卻不過是略略一想,已經明白了這個姨母的心思。恰好她也不愿聽這些嬤嬤嘮叨了,便站起來道,“母親,我們也該去瞧瞧姨母。”

  她知道自家母親稱不上什么狠心之人,便將她拉上了。

  一邊又笑著對幾個嬤嬤道,“嬤嬤們且放寬心,林家妹妹都說并不真管了,這諾大的榮國府,總還是講清理的不是?”

  幾個嬤嬤誰不是人精。當然聽得出寶釵這不過是泛泛的敷衍。

  ——寶釵可沒說她們沒錯!

  可周瑞家的就站在一邊打眼色,她們也不敢再多說,都諾諾的站了起來告辭,各自憂心忡忡的散了。寶釵就又對周瑞家的道,“我回來才不過換了身衣裳。不知可否整理一下再去?”

  周瑞家的能說什么?

  雖心中難免腹誹了幾句——你薛寶釵不是出了名的不喜釵環?

  面上卻自然是難免快速應了。

  寶釵就拉了薛姨媽進內屋,一進了屋,便斂容道,“母親,等會兒到了姨母屋里,你可別說話。”

  薛姨媽早知道這女兒的聰慧遠甚自己,自然的應了。只是還有些糊涂。不免問道,“怎么?你知道你姨母找你去做什么的?”

  寶釵點點頭。想要說什么,卻又終究欲言又止。

  有些事情和母親商量了也沒有用,寶釵也不愿意說得太多了,讓母親為難。現在這家里,最希望她嫁進賈家的就是她的母親。可是……她志不在此!

  寶釵略略整了整頭發。在薛姨媽的極力要求下換了個玉鐲辟邪,又聽話的帶了兩朵宮花,這才出門,跟著周瑞家的到了王夫人屋里。

  熙鳳因屋子更近,此時已經在了。

  不過寶釵略晃一眼就能肯定。熙鳳和王夫人之間,并不愉快。

  ——熙鳳也是個有野心的。再說到底是王家嫡女出身。之前該是擔心賈母的壽算,另一邊又有婆婆掣肘,所以不愿出頭。可如今可是最好的機會,她要是還忍得住,什么野心都可以偃旗息鼓了。

  寶釵有了盤算,面上卻自然是什么也不露。

  福了福身子,倒是先道,“讓姨母擔心了。”

  王夫人嘆了口氣,抹了抹眼淚,道,“還是寶丫頭有孝心。知道心疼人。我一個做母親的,聽見你們碰上狼群了,哪有不擔心的?”

  寶釵一聽,這話至少把寶玉和探春給繞進去了,便不肯搭話,在一邊坐了,又道,“太太喊我和鳳姐過來,可是有什么事要吩咐么?”

  這會兒迎春已經被王夫人打發了。

  她的名節已毀,不管是嫁進忠烈王府也好,還是嫁去別處也罷,在王夫人的心里,委實是招人厭的,自然不肯留到現在。也因此,寶釵沒看到迎春,壓根兒也就不提前一夜的事——就她一個人在這里,談什么?

  果然,王夫人這會兒其實也沒閑心閑聊,很快就放下了帕子,嘆道,“之前聽老太太的意思,是把事兒交給林大丫頭了。誰知她又說并不管。”

  王夫人說到這兒,熙鳳明顯的撇了撇嘴角。

  寶釵很理解——黛玉都做到這地步了,還要她怎樣啊?

  王夫人卻不管熙鳳的神情,繼續道,“這么一來,終究還是得鳳丫頭這邊管起來。珠兒媳婦畢竟是個寡居的,這幾年最多跟著我辦了點小事,這些事是擔不起來的。”

  熙鳳又撇了撇嘴——顯然是和王夫人撕破臉了。

  寶釵對此也一樣不以為然。

  她隱約聽說過李紈嫁進賈府后的手段,處理起賈珠的房內人來,手段可不下于任何人。就是現在,自從寶玉與王夫人疏遠,王夫人有意撫養賈蘭,李紈的手段但凡弱些,如今賈蘭也該住在王夫人院里了。更別說李紈院子里。她和賈蘭身邊的嬤嬤丫鬟加起來也有二三十個,有哪個能讓人記住的?那一個個的,才真叫溫柔和順!和襲人那類撒人情換來的全不是一回事。

  不過,和熙鳳不同。寶釵卻不會把自己的情緒表現在臉上。尤其是在王夫人始終很關注她的情況下。

  王夫人顯然也明白,熙鳳是下定了決心要為賈母搖旗吶喊了。現在她更指望寶釵。

  “不過,不管怎么著,只怕這家里是要趕一批人的。”王夫人悲憫的嘆息了一聲,“我已經聽周瑞家的列了名單,若是牽扯到的逃奴近親全部都趕出門去,只怕一時半會的,這偌大的榮府,日常的衣食、采買、人情等事全都要擱下一段時間,運轉不來了。現在就要想想。該怎么辦才好。”

  寶釵還不曾說話,熙鳳已經轉著手上的茶杯,點頭道,“姑母說的是。只是那些聽說了姑娘們的遭遇,竟還只顧著自己脫罪的奴仆。又哪里能留得?縱然是麻煩些,也比把那些人留在府里的好。趁著這個機會,一來是要將門規定得言些,二來,這事兒如今都傳到御前了,文武百官俱皆聽聞,也瞞不過人。這時候若是放出風聲去。說賈家要嚴整門風,想來也不至于有人驚異。有句文縐縐的話怎么說來的?知道羞恥什么的……”

  “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寶釵接了一句。

  熙鳳一拍掌道,“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寶釵看眼王夫人,卻笑道,“璉二嫂子說的是。雖我是外人。卻也覺著,該借著這個機會整頓家風,重訂家規了。不過,方才那句話的意思,是說知道了自己的過錯。才知道去學習禮儀,知道了恥辱,便離改過不遠。這話卻也同樣適用于那些家仆才是。”

  熙鳳一怔皺眉,知道自己最后失言了。但更大的問題是——為什么

  王夫人卻是大喜,道,“寶丫頭,你的意思是說,該給那些家仆一個改過的機會?還是你心善,經了那些事,竟還能這樣想。”

  寶釵道,“太太過慮了。我也不是心善,只是想來此事牽連甚眾,若是全部革除,也未必能立刻找到可靠人手。就是外面等著安排的那些家生子,也未必就與他們沒有親戚牽連了。時間一旦拖得長了,再怎么說閉門改過,也失了體統。若是要我想來,使功不如使過,那些牽連不深的,不防記著過,暫且用著。一邊再尋訪可靠的人手。比如說,從金陵調來人手,也是一個法子……”

  正如同黛玉的話很快就傳遍了賈府一樣,寶釵在王夫人面前的“獻策”,也很快就傳了出來。因王夫人對寶釵的這種想法大加贊賞,自然使身邊的人廣為傳揚。

  一句“使功不如使過”,卻是留下了賈家許多家仆!

  那些背主逃奴的親眷,粗使的自然是趕了出去;年老已經出門的,賈家停止奉養。而那些有實職,又蹦跶得歡快的,自然也被趕出去了一些。

  但依然還是有一部分牽扯不淺的家奴留下了。

  熙鳳當然也知道,全部趕出去,對賈家來說并不現實。是以,只是在人選等方面和王夫人爭執了一番,對“全趕出去”也沒有強求。而如何重訂賈家的家規,又是另一回事了。

  至少黛玉并沒有摻和到這些事里。

  將那些話傳出去以后,她也就沒有等在議事廳了,示意姑娘們可以各自回房。不過,探春和惜春都沒有走的意思,湘云雖然無法適應黛玉的這一面,卻也不好離開。后來還是黛玉知道大家都睡眠不足,才將青玉之外的所有人都給趕走了。

  聽到寶釵那番話的時候,黛玉已經在賈母院子里,始終為她留著的那間客房里待著了。

  聽見了雪雁的轉述,青玉立時就不高興的嘟起了嘴,“虧得姐姐與她交好,說什么使功不如使過,這不是拆姐姐的臺么?”

  黛玉卻是若有所思,很快就對青玉搖了搖頭,“不是那么回事。本來也不可能全部趕完的。如今這樣,在所有人的頭上懸一柄‘使過’的利劍,已經比扯皮之后不了了之要強多了……而且,寶姐姐這是下定了決心,不進賈家的門啊。”

  “啊?”青玉完全不能理解。

  既然黛玉都說那是好主意,就真是好主意了。可寶釵積極的為王夫人出了個好主意,怎么黛玉反而說她這是完全不想進賈家門的表現?

  黛玉看了妹妹一眼,又知道如今屋里的都是心腹,倒也并不瞞她,“不懂嗎?榮府里真正能決定‘金玉良緣’是否能成的,只有賢德妃。而今日的這些事,必然傳到賢德妃的耳中——由二舅母傳達。”

  王夫人看不出來的事,元春卻肯定看得出來。

  寶釵看似是幫王夫人出了一個好點子,但王夫人得此助力摻和進來,在人選上卻必然是拉拉扯扯,這也就斷絕了賈府本來一個大好的雷霆整頓的機會!且寶釵以往從來不曾如此積極。她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元春難道會因為自己生母的緣故感激寶釵嗎?

  黛玉還記得,前生的時候,也是唯有王夫人每月進宮,到宮中百般推動“金玉良緣”。那時候她已經無依無靠,身體虛弱。而寶玉又是個風流紈绔,似乎正需要穩重的妻子。可元春不過是稍稍暗示,賈母一明確的表示反對,元春對此就再無聲息。

  ——元春對哪邊的感情較深,對哪邊更為信任,一眼可知。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5/53732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