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刺殺(六千大章二更)
向禮荊是個已婚的宗室子弟。
單就身份,和皇帝舉辦這次獵賽的目的來說,他并不適合參加。不過,他還是被皇帝點了名隨行。
這自然是為了防止他暗地里制造什么事端。
如果可能,弘治帝都想讓忠順世子也隨行。不過,忠順世子兒子都那么大了,這個想法顯然并不現實。還好,想著向禮軒是肯定要參加的,弘治帝倒也能放心一些。
而向禮荊到了行營之后,看起來一直都很安分。
他又不可能跟著皇帝或者皇妃——畢竟那周圍可都是未出閣的姑娘。因此,就跟在了金吾旁邊,等著看那些未婚的公子哥兒們狩獵的成果。
而金吾,無疑,除了鎮守行營以備不測之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監視向禮荊的動向。當然這個監視,并不是隨身跟隨,而是注意他的異常舉動。
——又沒有抓住向禮荊的罪證,區區一個金吾衛指揮使,還沒這個資格隨身監視一個鎮國將軍!
金盛本來也正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向禮荊說話,從獵賽聊到春節諸事,聊到各個傳揚出來的新聞,再聊到各家姑娘在外面的名聲……
金盛一邊防范著向禮荊的語言陷阱,一邊頭痛。時不時的去瞄那個帶過來,被擺在了營外的“座晷”——這東西在秉上了以后,因為其精確而容易攜帶(相對于日晷而言),已經在宮內流傳開來了。
但是,弘治帝并沒有因此而賞賜林家。讓林家將技術上繳,而只是下了一道將座晷當做貢品采購的圣旨。這很難說,是想要保護林家的產業,讓林家以此獲利。還是不想要加恩于林家。
畢竟那座晷坊與林家的關系,只要稍稍打聽就能打聽出來。
金盛作為弘治帝的潛邸之臣,當然知道正確的答案。但那顯然不是他能腹誹、宣揚的,只能當做什么都不知道。
他現在關心的只是時間。
可惜,哪怕他再頻繁的打量那座晷,座晷上那根最短的時針。也沒走完十二分之一的路程。
不過,正在金盛暗暗叫苦的時候,救星出現了。
向禮荊一個本來不知道在何處的、不大起眼的隨從匆匆的跑過來,在向禮荊的耳邊說了兩句話。
金盛暗暗可惜——這個隨從雖不起眼,卻也是個武功高手。他說私語,哪怕是他也是聽不見的。
更何況……
金盛看見,向禮荊的臉色在瞬間非常明顯的露出了驚詫、愕然之色,然后是憤怒……盡管飛快的恢復了正常,但比之平常的穩重溫和,他的臉色依然陰沉。
金盛看得心里直嘀咕——
這位的心機得是多深沉。“l生了什么事。才能讓他變成這樣?難不成是向禮衍把向禮軒給打殘了!?
不過……
金盛也有點忐忑——對這位不利的事情,對皇上應該就是有利的吧?
他正在考慮,怎么用自己不怎么樣的口才和向禮荊打探一番——現在他無比想要向季子揚,不,向昨天一度像個政客的張灤拜師學藝。
可惜,還沒等金盛措辭完畢。向禮荊已經站了起來,點點頭,就領著那隨從走到一邊去了。
地位差距,金盛對向禮荊的行為也沒法多問多管。
但他還是轉頭朝自己的屬下看了看。
一邊的一個金吾朝他比了幾個手勢——
有一個人,找到了向禮荊的營帳。然后這個沒有隨身的隨從就趕過來了。
金盛的臉也是一黑。
這么簡單地手勢,只說明他的屬下也不明白那個進行營的家伙,到底該是從哪邊來的!
他也沒法再細問下去。
因為向禮荊在簡單的和他的隨從說了兩句之后,又走了回來。而看見向禮荊轉頭,金盛早已經把耳朵豎了起來。
向禮荊并沒有他隨從的武功,因此。以金盛的耳朵,到底還是聽見了三個字——這三個字,向禮荊不過是說得稍微重了一點。
而這三個字是——
“隨他去!”
金盛雖只聽到一點點,卻依然覺得,向禮荊說這話時。語氣是冰冷而憤怒的。只是,能是“隨誰去”?
向禮荊走回之后,金盛瞅著他的臉色,小心問了一句,“鎮國,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向禮荊的臉色,這會兒已經恢復了正常。
他搖了搖頭,露出了一個微笑,“沒什么。只是一些私事罷了!
私事?
他能有什么私事?不是說后院和諧么?從沒聽說他在女色上有什么喜好。就算是往青樓去,也只是逢場做戲……
身為弘治帝身邊的心腹之一,金盛自認自己對向禮荊的情報算是了解得比較透徹的。(就愛看書網)可惜,還是因為身份的緣故,就算是不相信,卻也不好直接質疑!
金盛有些客氣但也無奈的笑笑,向身邊的一個心腹金吾衛使了個眼色。
他坐在這里不好動,但是,卻是要山林里的那些金吾等人提高警惕!他可不敢去賭,向禮荊只是演戲、開玩笑的可能。
就算是,風聲鶴唳又如何?總比出事要好。
向禮荊坐在一邊,自然是看見了金盛的小動作——金吾衛的指揮使雖然也算是外粗內細的大將之才,但要說對自己意圖的掩飾,卻還是比朝堂中的那些老油條要差多了。
不過,就算是提高警惕又如何?
他的計劃已經被一個意外給打破了。再進行下去,保不定就要把大把柄送到別人的手里。還不如在此靜坐旁觀呢!
希望那家伙能造成大麻煩吧!
——即使這么想,向禮荊卻依然有些咬牙切齒。這應該說是他第一次后悔自己的決定。
——當初,就不該想著沖著那家伙的武學天賦養條狗。那分明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一個層層交疊的防御網,眾多的人手和嚴密的布置,最怕的是什么?
一怕更強大的軍隊。
二怕太強大的個人。
兩個觀望臺上,都至少有數十位姑娘。加上各色的丫鬟、嬤嬤并帝后皇妃的儀仗。其實要說在外面負責保護的人手,并不十分充足。
可皇帝身邊的兩個內侍,就是宮廷內的高手。
加上隨時可以趕到的金吾……更別說在行營之外,還有京營把手各處要害之地了……
也沒人想過,若是有人要刺殺皇帝的話,是不是有可能成功。
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是以。從弘治帝自己,到領軍的陸云松,更擔心都是這場狩獵,在狩獵者之間出什么問題。
尤其是向禮軒,那幾乎是肯定要鬧出幺蛾子來的!
然而,萬事總有例外。這世上雖然絕大部分的高手,都不會想要背上一個全國通緝,但不可否認的是,總有那么一些膽大包天之徒,或者。破罐子破摔了的家伙。
事情發生的時候,向禮荊也差不多破罐子破摔了。
而本來已經做好了準備挑事的向禮軒,則正在咬牙切齒——因為前一日里受了傷,向禮衍此時竟光明正大的和張灤走在一起。
如果光有一個張灤,向禮軒還不怕——別看他昨晚出了風頭,但那是在取締了刀劍的情況下。何況他也沒嬴。
但要算上他身邊的兩個高手呢?
——這讓他怎么下手!又不能花太多時間。強攻硬打。向禮軒膽子雖然大,但到底沒大到無法無天,看到懸崖還往下跳的程度。
而且,更讓人無語的是,這個自小上山做了道士,一開始見了女人還臉紅的家伙,居然有相當豐富的狩獵經驗!
他雖然弓箭不行,但判斷獵物蹤跡、設陷阱之類的事情都熟練無比,顯然是經驗十足。
就連弓馬嫻熟的張灤也比不上。
倒是寒楓和崖松比自家主子強些。
更讓向禮軒郁悶的是,這幾個人甚至都回頭看了好幾次。似乎知道有人跟著似的……
真是豈有此理!
張灤和向禮衍確實都知道向禮軒帶著幾個人跟在后面。他們都沒怎么放在心上。從皇帝決定插手開始,就注定了向禮軒不可能帶太多人來——這可都是要放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的!
就算向禮軒想,他父親都不可能允許。張灤甚至懷疑,忠順王的世子,未必不樂意看到自己的兒子受點教訓。
——那可是一個非常能忍的家伙!
本來。向禮衍還打算和他們周旋一番,引蛇出洞。
但他左臂受傷,對他確實是有影響。張灤也說藩臣使節的態度有異,不要別生枝節。他們這才干脆一路。
于是,張灤也挺驚奇。
一是驚訝向禮軒的不放棄,二是……
“難怪你敢和他打賭。就算是他光明正大的和你賭,你應該也能贏吧?”
向禮衍指揮著在一個兔子窩外放了陷阱,聞言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你也知道我習武,進步也快,可那是要很多很多肉食養著的。偏偏山上大家大部分都吃素,師傅就讓我自己去抓……”
張灤都稍微無語了下。
——于是,在武當那個道教的圣地之一,漫山遍野的抓兔子么?難怪如此熟練!京城里的大家狩獵,不過是娛樂之用,最多也就是借此熟悉一下弓馬。能和向禮衍這樣對狩獵有迫切需要的人比么?
“不過,我覺得還是少抓點兔子吧?”張灤道,“守株待兔可是要時間的。又不能丟在這里,讓人撿了成果去!
向禮衍愣了愣,“……你是說他們不會再跟著了?”
張灤點頭道,“如果他們還有些頭腦的話!
他倒也不在乎拿著獵物覷見皇帝的“榮耀”,卻是不想向禮衍輸掉的。
向禮衍想了想,就要去收掉那個就地制作的小陷阱。然而,他還沒走上兩步,便停了下來。坐在馬上的張灤也是如此。
他們如今在一片還算平緩的山地上,山林不算密集。且也離觀望臺不是太遠,是以,倒是在第一時間聽見了動靜!
且也不是動靜了。
護駕的羽林軍第一時間點燃了報信的煙火,甩到了半空!
“刺客!”
張灤認得這煙火的涵義,瞬間變色驚呼。
向禮衍慢了半晌,也立刻臉色變白。
張灤早猜到會有事發生。但他怎么都沒想到,居然會有人妄想在這種時候行刺!
“禮衍!”張灤立刻看向向禮衍。
向禮衍立刻點了點頭——現在要做什么,壓根兒就不用說。他一把抓下了馬上掛的佩劍,騰身而起,施展輕功,飛快的向帝駕奔去。
崖松也下了馬,臉色凝重道,“少主……”
張灤皺眉擺手,“你們不用太急。跟著我就是。”
按道理,除非是派出大軍強攻。刺殺根本就不可能起到效果。但是兩個觀望臺上都已經亂成了一團。張灤惦記著黛玉等人,又哪里不著急?
只是,既然知道其中的蹊蹺之處,張灤也不是不知道魯莽無用。
因此,他沒有讓輕功最好的崖松帶他,只是掉轉了馬頭。策馬奔去。
——在山林中,若是崖松帶著他,短時間內會比他騎馬要快得多。但若是時間一長,結果只會相反!
張灤沒有“知禍!钡哪芰,但卻本能的感覺到——就算刺客不能得手,這事情只怕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得到結果的!
觀望臺上確實已經亂成了一團。
自從第一聲慘叫,第一聲“有刺客”的喊聲傳來,原本的安詳就急轉直下。
刀劍的交擊聲頓時想個不絕,幾個方向不對的金吾衛也不再顧忌,幾個起落之間——甚至是踩著姑娘們的座椅——就跳到了皇帝的身邊。將宮女們擠了出去。
姑娘們更是慌成一片。
在這當中,唯有幾個稍稍例外的。如云蘿——她壓根兒就是張圓了嘴巴。
——請了她來,不會是早料到這種事了吧?
一個內侍尖著嗓子喊了起來,“還不快都來護駕?快點讓那些姑娘都散開!”
姑娘們更是亂了。
甚至有那么一些,聽到這話。便拎裙子主動想要避開這是非之地。然而,人實在是太多,一時間又哪里散得開?
沒有幾個姑娘是擅長跑路的。且慌亂之間,甚至大部分人都忘了哪邊跑!混亂之下,各處都十分擁擠。
一個不慎,就能聽見在山路上出現了滾動的聲音,更是有一個姑娘和幾個丫鬟嬤嬤,站起來后被直接擁擠得擠下了觀望臺!幸而基本都是沒滾上幾圈,就撞到了灌木上。
黛玉如今雖然身體健康,但到底人小力弱,也差點兒就被擠得摔了下去。
幸而身后的容華及時攬住了她。
黛玉好歹也是近距離經過兩次生死的,身邊又到底有兩個懂武功的嬤嬤丫鬟,神智頗為清醒敏銳。
當下也不管那內侍說什么了,更顧不得禮節,高聲喊道,“大家不要急!就守在原地,刺客殺過來也不容易!”
可惜,她依然還是年紀小。雖高了聲,能聽見的人卻依然不多。唯有宋清漣聽見了,原本一臉焦急的她,忽然有些反應過來,拉著自己的丫鬟停下了腳步。
整體依然擁擠。
黛玉也一樣沒有想到,居然會出這種程度的亂子。但她還是知道,刺客不可能數量太多,且都是從后面來的。紫鵑雪雁她們,若是出事,倒多半是被擠得出事!
她一拉容華,小聲道,“你喊一聲,露一點真本事——事已至此,讓姑娘們以身護駕!”
容華一怔。
沒有什么忠心耿耿的神情,但黛玉的眼睛堅定而明亮。
容華也是見過些世面的,很快就領悟了黛玉的意思,提起氣來,高聲喊道,“姑娘們莫慌,不要擁擠。以身護駕!”
被幾個親衛包圍起來的弘治帝本自臉色鐵青,耳邊亂哄哄的,卻也沒聽見黛玉的那聲喊。但容華的聲音卻是帶了內力的。
他一聽見,就愣了愣。
但他很快就徹底反應過來。一眼瞅見身邊的皇后和內侍都一臉恍然的有要開口的意思,忙喝止道,“不許說話!”
——姑娘們里面有人喊以身護駕也就算了,這是她們的忠心。他這個皇帝要是要求姑娘們以身護駕,那算什么東西!
而容華的這些話,自然是所有姑娘都聽見了。
在慌亂中被喊了這么一聲。從小受到的教育,讓所有人都本能的頓了那么一頓,頭腦清醒了一些。
尤其是,靠近戰場的姑娘們多半是清流書香的女兒,顯然對“忠君”一詞聽得多些。被這么一喊,立時就有幾個姑娘站住不動了,臉上露出毅然之色。
而其他的姑娘,就是慌著想要跑的,卻也不敢太過推搡。就是她們想,身邊的嬤嬤也多半拉住了她們。
至于比較靠近帝后的。則基本都是重臣家的女兒。連黛玉都沒料到的事情是,她這么一喊,卻是讓兩個姑娘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往帝后的跟前跑去!
因之前金吾等人都拔出了武器的緣故,大家都自覺地離開了這些武器——這也是前面黛玉差點兒被擠下觀望臺的原因之一——故此,倒是成功的讓那兩個姑娘跑了過去!
反而是讓人喊“以身護駕”的黛玉。站穩了腳跟就再沒動上一步。
她略略驚詫了一會兒,就把目光憂慮的投向了另一個觀望臺。在那邊,可沒有帝后。卻也就那么亂起來了,顯然也出了事。
而且,顯然比這邊亂得多!
元春到底不是皇帝皇后,而那邊的又多半是勛貴家族之女,沒那么“懂事聽話”……不知道會弄成什么樣?迎春和寶釵也都在這里。
幸而,至少有一點值得慶幸。
皇帝身邊的防線,并沒有那么疏松。刺客也沒有那么強大。雖然造成了一時的亂勢,但是就在黛玉看著另一邊遙遙相望的觀望臺愣神的片刻。動靜便已經消弭了。
內侍的那聲尖叫事實上毫無必要——
刺客在羽林衛的防線就被發現,然后,還沒突破金吾的防線,就被全部殺光了。連那些外面的女官都沒波及。
除羽林金吾之外,唯一的傷亡反而被擠下山的。
——但是。面子丟大了!哪怕是有人喊“刺客已都伏誅”,氣氛也一時緩不過來。
第一時間確認刺客殺光之后,金吾們稍稍退了開來,有些甚至站到了觀望臺之外。黛玉一抬眼,就看見了皇帝陰沉沉的臉。
飛快的,她當初在驚馬事件里見過的那個羽林衛指揮就一身鮮血的快步趕到了皇帝的面前跪下,“臣有罪!”
皇帝也并非全無眼光。
他冷著臉道,“你只是領著人護衛朕的,及時發現了刺客,何罪之有?要怪罪,也是那些守在外面的京營的責任!”
說到這兒,他深吸了一口氣,問,“剛才是誰喊的讓姑娘們以身護駕?”
黛玉周圍的目光,齊刷刷的集中到了她的身上。之前雖大部分人都慌亂,但話是誰喊的,還是大部分人都聽了出來。然后,雖然不見得都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事,在她和皇帝之間,就被讓開了一條通道。
至于那些椅子,也都被人順手移開了。甚至有不少疊在了一起。
黛玉低下頭,在心底撇了撇嘴——這算什么?急著封賞,安撫人心嗎?你的皇妃還在另一邊!
不過,這等腹誹還是不能宣諸于口的。
黛玉很鎮定的立刻了容華走過去,行了一禮,直接道,“是臣女讓身邊的嬤嬤喊的。臣女想來,刺客不足為患,但若是姑娘們之間過分擁擠,在這山上倒是容易出事!
黛玉的這番話,再次讓周圍為之一靜。
就連地上跪得規規矩矩的陸云松都實在是按捺不住,抬頭看了她一眼——這姑娘傻了吧?這大好的示忠邀功的機會,她居然輕輕放過,說是為了姑娘們著想?
就是皇帝,也愣了一下。
不過,他的目光還是隨著黛玉,往觀望臺邊上看了看,然后這才瞥見,似乎有幾個姑娘倒在地上!
“……還不快把那幾個姑娘救起來!”皇帝斥責身邊的宮女。
之前的“刺殺”實在是太突然,突然開始又迅速結束,居然沒人記得有人滾下了山。
然后,皇帝也有些不知道說什么了。得說這姑娘的答話實在是太出乎預料之外了!偏她看著還很鎮定,一點兒也不像是慌亂的樣子……
皇帝還沒開口,黛玉已經說了下去,這次,她看向了另一邊,“啟稟陛下,臣女的兩位表姐還在那一邊……”
皇帝這才猛然想起——不只是他這里出了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些刺客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哪邊……可也沒這道理……
他的心里頓時疑云叢生,卻也顧不得黛玉的回話了,也忙往另一邊的觀望臺看去。</>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5/537323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