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萬馬奔騰 > 第1308章 青出于藍

第1308章 青出于藍


  自古以來,所有的大勝都是平民的勝利。更是人心的勝利。

  也許是承平日久,也許是東宮時不時、便有數目不等的人馬從玄武門下經過,也許是秦王妃異于往日的出現,也許是在城門下、張士貴那句先入為主的話,總之敬君弘潛意識里覺著,東宮來這么多的人沒懷好意。

  秦王府的二百多人涌入門里,秦王妃還站在門口喊道,“云麾將軍,我們人少,你們快些回城里來!”

  秦王妃急切中喊出來的這句話,更使敬君弘分明了敵我,此時他才想到跑出來不妥,而且和他在一起的,還有中郎將呂世衡。兩個守門將官的都在門外。

  他喊道,“王妃,已經來不及了,你們快快關了門,不必管本將!”

  當時的情形就是這樣,同樣的兩班突然出現的人馬,被敬君弘和他手下的軍士們,在那樣急迫的時候一下子分了敵我。

  這與太子、秦王府的地位無關,只關乎他們的直覺。玄武門守將把自己留在門外,再讓秦王妃趕快關門。

  因為半里之遙對于騎兵來說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此時敬君弘才想起他守門的程序,但手下人已經列隊,再若進門恐怕連門都要關不攏了。

  秦王妃只來得及喊完這一句,她遲疑著,要不要將敬君弘關在門外。

  張公謹、張士貴,屈突通、段志玄,已經兩人一扇扛住了大門,焦急地看著王妃。門內的軍士提醒道,“王妃,將軍有令關門。”

  意思是:你們不關我們也要關了!

  一個遲疑的功夫,東宮人已經沖到了,他們根本沒有減速——看到秦王府的人馬進城了都,誰能想到減速呢!

  敬君弘在馬上抬手要說話,東宮人已經一下子沖散了他的二百人隊伍。他們不聽敬君弘和呂世衡的喝止,直接搶玄武門。

  兩扇大門被張公謹、屈突通、張士貴、段志玄,和門內軍士的攜助下,在最后的時刻關閉。

  門外,廝殺聲起!

  屈突通、段志玄、張士貴守在城門下嚴陣以待,秦叔寶和張公謹奪步上城,上頭的軍士焦急的看著城外。

  他們的主將敬君弘和呂世衡,帶著二百軍士已經被三千人圍住了,兩邊力量懸殊,并不答話,揮舞著刀槍廝殺在一起。

  秦叔寶喝令城上弓箭手,“朝東宮人密集處放箭!”

  守城軍士已出城二百,此時城門后邊有四百步卒,城頭有二百箭手,秦叔寶一發話,城頭開始放箭。

  東宮有人中箭墜馬,有人大聲喝罵,朝城頭還擊,箭矢壓制了城頭的勢頭,已經有人沖到城門洞下劈撞城門,但敬君弘帶的那些人很快盡沒!

  薛萬徹在后邊督戰,一部分人沖到城下破門,一部人往城頭放箭。城上箭手不多,一度被壓得不能抬頭。

  城頭的反抗也讓東宮人確信,他們此次要解決的人并不在秦王府,而是已在太極宮里了。上邊反擊的越堅決,他們越覺著有沖擊的必要。

  但玄武門巋然不動。

  薛萬徹喊道,“去個人回稟太子,急調長林軍助戰!”

  有人喊道,“薛將軍,太子殿下可是在太極宮里啊!”

  薛萬徹嚷道,“那還傻愣著干嘛?還不快攻門!!”

  門內,四百宿衛步卒失掉了主將,但他們還有秦王府趕來的屈突通、段志玄、張士貴,這三員猛將的威名無人不知,他們沒有一個人驚慌。

  秦王妃已經在尉遲將軍的陪同下往南邊趕去了,秦王府帶來的人里,凡身上有弓箭的,也都上城助戰。

  屈突通在門下喊道,“萬一城門破了,老子至多放進來二百人,多放一個算老子廢物,到時你們給我使勁招呼,務不使一人活著出去!”

  太子建成,不但身在太極宮,而且已經再也不會給長林軍下令了。

  ……

  從攻防的角度來看,謀反的確是東宮人。但守將敬君弘,中郎將呂世衡匆忙間的失策,讓他們付出了生命的待價。

  秦王府的二百人,如果沒有門內宿衛軍的配合,可能事情也會有些曲折。只是有很多的時候并沒有如果,有的只是直覺,敬君弘就是憑著直覺,在最后的關頭給他的手下下達了明確的命令。

  柳玉如說,“聽舅父講史,可比看史生動多了!”

  趙國公說,“史籍只是少了繪聲繪色和一些細節,大致是不會錯的。”

  歷代的皇帝是不允許觀覽當代國史的,至少之前的每一代帝王都能遵守這一條,但貞觀皇帝看了。

  國公說,當時掌管國史的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褚遂良還比較直(趙國公的言外之意,褚遂良如今早就彎了),貞觀皇帝在提出要看玄武門這段記錄時,褚遂良便是以“皇帝不看當代國史”為由,拒絕了。

  貞觀皇帝大怒,“朕又沒說要大刪大改,六月四日,朕開弓射死建成這件事,被元吉勒脖子這件事,朕又不想動,只是想在末節上改削浮詞、直書其事,你怎么不讓看!房玄齡,你來給朕管史!”

  就這么,房玄齡接了褚遂良的班,屈從了貞觀皇帝的“淫威”。

  趙國公說,房大人其實也是很有氣節的一個人,只是從玄武門之變的前一天,他總覺著自己有些理虧。

  在事變之前,為了削弱秦王府,除了收買和分化秦王府武將外,房玄齡也被高祖親口逐出了秦王府。勒令他回家去(歸第),不準私下里再去秦王府。

  就在事變的前一天,六月初三日,尉遲敬德悄悄去房玄齡家里,召他回秦王府。房玄齡說,“圣旨不讓我再聽秦王之命,今日若私見,陛下必不饒我,因而不敢奉秦王之令。”

  說是這么說,但那時尉遲恭手里拿著片刀,大黑臉嘟嚕著、敢不去就要砍他腦袋的架勢,老房這才化裝成道士潛回了秦王府。

  但就是這么個小小的插曲,使房玄齡覺著不大仗義。

  次日秦王入太極宮,身為文官的房玄齡爭著陪同,說如果秦王要與陛下和太子講理,他打頭陣。事實上在臨池殿前火拼時,房玄齡為了一雪昨日之恥,砍人砍的不比別人少。

  多年以后,房玄齡每當想起這一段,還覺著不大得勁兒,處處謹小慎微。

  貞觀皇帝在私宴上挨了長孫皇后的捶,也是立刻想到拿房玄齡說事。

  房玄齡立刻授意他夫人,要表現的讓他看起來、比任何人都懼內——當然要比皇帝更懼內。

  這都是后話。

  但此時在玄武門下,趙國公當著金微皇帝,已無必要再替房玄齡遮掩,再說房玄齡都死了。

  “先皇暗示房玄齡,比如事變中玄武門上的八百宿衛,可以寫成秦王府事先埋伏的八百人,以模糊他們守門失責。”

  趙國公說,如果不這么改,那么會有人問,玄武門上的八百宿衛,為何一上來便偏向著秦王府?準確的理由是什么?秦王府之前收買他們了?

  準確的理由是秦王妃平日里對這些人很和藹,時常送些小吃食?

  誰信?

  這樣的解釋,相信多年之后,慣常以功利視事的人,不會考慮到當時千鈞一發的細微場景。

  除了功利,常常能給人以明確的答案。而人心卻是很微妙的,有的時候微妙到細如發絲,因而無所依憑,最易引人懷疑。到最后,不但盡顯著秦王妃功于心計,又同樣躲不開守門宿衛的失責問題。

  就這樣,秦王在建成和元吉不該出入的地方,埋伏了八百人。

  即便趙國公并不“刻意”的解釋,金微皇帝也猜的出,先皇這么不惜犯忌也要對玄武門的事作出指示,并且理由是那八百宿衛兵,其實更大的原因跑不了一個人——長孫皇后。

  先皇對長孫皇后的感情幾乎無可挑剔,這對賢伉儷相互支持、相互依存,處處為對方所想,這也是玄武門之變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直到現在,金徽皇帝也沒有找到另一對、能比他們做的更好。

  ……

  從玄武門往回走時,柳皇后居然也在想這件事,她說,“父皇肯用自己的一世之功,去換母后的萬世賢名,這個……一般人很難做到。”

  此時已無旁人,趙國公告了假,大概是要認認真真的留下來,同他的老兒子好好說一下“做一個刺史的絕竅”。

  金微皇帝對柳皇后說,“是啊,只可惜,母后不足四旬而歿,天妒華年,不得不說是人世間至大的遺憾!”

  并非什么人,都能承受得住殺兄弒弟而上位這件事,而且它還被明明白白地記入了正史。即便堅強如貞觀皇帝,他在上位后的第一年,便開始重病臥床,整整一年!

  而他甘愿冒著破例之名去求褚遂良,關心的不是自己,就是去小小地修改一下涉及到皇后的那個部分。

  二人信馬由韁原路返回,侍從知道皇帝與皇后說話,在后邊遠遠地跟著。

  此時金徽皇帝悄悄對皇后道,“青出于藍,朕豈會差過父皇!難道朕就不敢用萬世賢名,只換你一世盛開么!”

  柳玉如聽了,不覺有些發癡。

  金徽皇帝處處在以貞觀皇帝為榜樣,不論是政務還是家務都有這個苗頭。

  先皇兄弟不睦,以致刀兵相見,他便處處待兄弟以真誠。

  先皇未能用好徐惠之才,他便用心用意地要啟用徐惠,甚至曾想任她為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尚書令。

  先皇對故太子建成的故臣魏征、武將薛萬徹,能夠做到不計前嫌,那么在對待高審行和褚遂良這件事上,大約也有些這個意思。

  先皇對長孫皇后的情意,也同樣是他趕超的目標,他剛剛說過的那句話,猛然令柳玉如突生出難以抑制的感動。

  皇后良久才道,“峻,其實你不用說我也信。你比父皇更優秀,可以不必使我摻雜到那些政事中去……再說你便是讓我做,我也做不到母后那么好……鶯妹大概行吧?”

  ……

  在太極宮,女學除了中軸線上的幾座主殿不能占用,其他場所都已被皇帝允許使用。

  但日常她們的活動范圍大都集中在宜秋門和月華門以西,那里是一座更大的院落,主要的建筑有承慶殿,百福殿,千秋殿,親親樓。

  除了在這里授課之外,在太極宮的后寢、海池邊,以及安禮門內的山丘上,女學生們還開辟了不少的菜園。

  此時已至年尾,那些菜園中早就沒什么菜了,但已委身于掖庭宮的宮人葉玉煙,仍然拎著一柄花鋤跑過來。

  她不便去皇帝和皇后行過去的三大海池邊,而是去了東海池,遠遠地看著皇帝一行去了玄武門。

  然后等皇帝與柳皇后返回時,葉玉煙從凝云閣旁邊的山坡上跑下來,沿著一條小河溝迎上去,站在皇帝和皇后的馬前萬福道,

  “奴婢見過陛下,見過娘娘!”

  馬上的兩人正在私語,柔情蜜意,此時勒馬,有些怪葉玉煙打擾的意思。

  皇后笑問,“葉玉煙,你怎么在這里?眼下菜園里也沒什么菜,你拎著花鋤做什么去了?”

  花鋤只是葉玉煙的道具,想不到一下子被皇后問道,她飛快地想了想,應道,“啊,娘娘,這柄花鋤還是幾月前用過的,奴婢不見它,便去東海池邊找了找,果然被人丟在那里了。”

  皇后在馬上也不看葉玉煙,卻將提著馬鞭的那只手舉起來,放到眼前仔細打量指甲,她看的很認真,說道,“你的記性可真不錯,不是在掖庭宮做事么?怎么還想著女學的事。”

  葉玉煙有些尷尬,因為這是她頭一次聽到,皇后對下人說話還能這樣陰陽怪氣,很明顯地表示著她的不喜。并且有恃無恐地、一下子直指葉玉煙的小算計。

  這位掖庭宮的宮人不好意思地、吱唔著飛瞟了一眼皇帝,發現他此時對自己的尷尬一點都不上心,反而正略帶驚訝和喜悅地看著皇后。

  正在她不知如何回答,回答又不知答什么好,不回答便走開又很失禮的時候,小太監徐韌領著他的狗跑過來,站在馬前打個千兒,“見過陛下,見過娘娘。”

  皇后這才對葉玉煙說道,“你快去吧,莫誤了事。”

  葉玉煙落荒而走,滿腔的羞忿,聽到身后柳玉如熱情地對徐韌道,“小太監,要不要去大明宮去跟著你謝姐姐?看你能不能認差了人。”

  徐韌早就在太極宮呆夠了,跳著腳道,“好啊,想馬上便去!這些日子總碰上葉玉煙,可沒意思透了!”

  金徽皇帝道,“走吧。”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2/537164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