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萬馬奔騰 > 第1305章 臨池殿前

第1305章 臨池殿前


  原來李元吉一直住在這里,只要進了武德門,門后已是兩儀門以北、明明白白的后寢區域了。他們移步入內,里面是一處南北向的長形院落,巍峨的武德殿便在這里。

  趙國公說,從這座院落里往南、有門可通大吉殿,往北有門通向后寢,東邊也有門,叫武德東門,是通往太極宮唯一一座武庫的。

  能在太極宮里擁有這樣一處四通八達的地方,足見高祖早年對李元吉的倚重,這就比被扔在長安城外的秦王府體面多了。

  說心里話,柳玉如心里認為,秦王府的位置,都不如那些住在長安城內各坊區里的普通住戶。

  金徽皇帝先拐進了武德東門,他想看武庫,這里提供大內禁衛所需的兵器、甲胄等物,庫門邊有人守衛,忽見皇帝、皇后、趙國公進來,立刻挺的筆直,精神抖擻。

  旁邊便是寬敞的演武場,足足可容五六百人,場邊豎著成排的武器架子,各種長兵器應有盡有……

  可以想像,當年的齊王李元吉掌管著這里,也一定養著一定數量的宮兵。而高祖皇帝能夠放心將李元吉放在這個位置,也許在他的三個兒子當中,最信任的便是元吉。

  再往里走,武庫北邊是尚食局的內院,柳玉如只是猜測,高祖皇帝及他的一幫妃嬪的宮內飲食,李元吉仍可過問。

  李元吉從武德殿上朝的話,每天可以睡到差一刻臨朝時再起床,然后爬起來洗嗽、用飯,不緊不慢的便可步行至太極殿。如果是在兩儀殿朝會,那就更方便,李元吉不必出武德門,一直往西穿過四道門就到了。

  趙國公說,李建成從東宮上朝,正該經過與翰林院僅一墻之隔的通訓門,這條路與李元吉上朝比起來,也就差著從東宮寢殿、到通訓門這一段距離。

  李建成和元吉要上朝,根本無須跑到玄武門去,凡是懂得這一點的人,自然對秦王在玄武門設伏之說嗤之以鼻。

  皇帝道,“但朕看父皇恰恰有意在這里打了馬虎,因為史官記的是——建成、元吉一起入朝,騎馬奔向玄武門——這句話給人的錯解,好像二人入朝必走玄武門似的。”

  如果理解為,建成和元吉是親自率領東宮三千人上陣,那么不必在前邊提一句“建成、元吉一起入朝”。再者,東宮有的是有武力者,如果以三千人對陣秦王府八百人的計劃早已周密籌劃過,以李建成的身份不必如此冒險。

  金徽皇帝說,應該記成“建成、元吉一起入朝,之后,騎馬奔向玄武門”才對,這樣才可明確說明,兩人是從太極宮往玄武門走的。

  但這已經不算什么疑問了,秦王為了模糊玄武門上給秦王府助力的禁衛,不得不這么寫。這句話中少了“之后”兩個字,玄武門上八百名禁衛的失職之責便不會被追究。

  同時又不必顯得秦王放了長線,早就暗中結交這些禁衛似的——實際還真不沒敢——且不說玄武門禁衛不止一班,全都要結交下來,誰知道從誰那里走露風聲?

  要知道這里可是高祖的地盤,宮內又有李元吉,以秦王當時的處境,怎么能做這種授人以口實的事?

  不過趙國公賣了個關子說,“這么寫還有一個原因,是在長孫皇后身上,等我們行至玄武門時再講!

  三人邊說邊行,從武庫北邊出來,眼前一下子開朗起來。從這里放眼看,太極宮整個后寢盡收眼底。從這兒有一道直南直北的長廊,也叫千步廊,與西邊圍繞著安仁殿和歸真觀的曲廊同名。

  趙國公說,玄武門之事直到眼下,在一般人中一直有所避諱,因而好多人對細節都不甚清楚。當時李元吉負箭而走,便是要趕回武德殿,估計是想回來叫他的手下保護。

  那么疑問又出現了,當時秦王的人馬正在玄武門,與東宮從禁道上趕來的三千人激戰,怎么李元吉此時才想到他的人?

  趙國公說,這還不都是為了掩人耳目?

  一則東宮人手夠用,不必等著李元吉這點人。二則,如果從武德殿聚兵出發,那么經通訓門繞行東宮,要經過門下內省和史館,動靜過大;如果穿過后寢直接去玄武門動靜更大,更會引人懷疑。

  李建成和元吉事先籌劃的信心滿滿,那三千人也不是用來攻打玄武門的。

  二人斷定秦王極可能不敢入宮、直接心虛跑掉。那東宮這三千人也就用不著,兄弟二人只須回來,向高祖回稟說,“秦王聽說陛下請了多位重臣要有所裁斷,他畏罪不至,”也就可以了。

  如果秦王不知死活敢在月營門露面,東宮這三千人才派上用場,他們人數指定占優,直接沖上去解決了秦王!然后二人向高祖回稟說,“秦王謀亂,已被剪除,”也就可以了。

  只不過,兄弟倆千算萬算,也算不過久經殺場的秦王。

  事實是,等東宮三千人趕到玄武門時,秦王和他的九名死士早就進了玄武門、在臨湖殿附近與騎馬過來的建成、元吉遭遇了。

  不但如此,趙國公說,他的妹妹早就拿定了主意:若依了丈夫之命,帶著孩子出走,那么秦王府本就不多的人馬,注定會被分出一部分保護她們母子,留下來襄助秦王的人就更少了。

  再說,秦王先進了太極宮,她再走了的話,留在秦王府待命的八百人也就失卻了主心骨,她怎么能走呢?

  事情的每一步都被秦王算到了,別看他人少,手里只有八百人,還不能主動帶進宮去,那會授人以柄。

  但他有個天然的、而且很微弱的地理優勢——東宮北門“玄德門”到玄武門的距離,比秦王府出“月營門”到玄武門的距離,稍稍遠了半里地。

  半里地飛馬一馳,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但這已經足夠用了。

  只要在月營門看到有東宮人馬從玄德門冒頭,秦王府這邊人也開跑,看誰跑的快、看誰先到玄武門!

  秦王府為數不多的人馬只須先一步趕到玄武門,自可憑借玄武門拒敵于外。那么李元吉就算在長安城外擺有幾十萬人,再加上東宮幾千人,有用么?

  秦王知道,攜妻帶子棄府而逃是下下策,那閡府便成了逃犯。上策便是集全部之力、一下子涌入太極宮,形成短暫的以多打少的優勢。

  這是一個后發治人的招法,既不落人口實,又掌握著主動。但關鍵的有一點——秦王進入玄武門之后,玄武門得開著!

  趙國公說,在分撥手中這些人時,秦王將最驍勇的尉遲敬德和秦叔寶都留在秦王府,這是兩個人都是唐軍中無人不知的勇將,都用來跟著長孫氏。

  只從這一件事上,便可看出秦王對妻子的重視,另外,一旦在玄武門與東宮遭遇,二人中分出一個來,足可抵擋一陣子。

  而秦王入宮,帶的是張公謹、屈突通、張士貴、段志玄、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侯君集、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程知節、宇文士及。

  柳玉如問,“舅父,不是說九個人護衛么?怎么又變成了十三人。”

  趙國公道,“沒錯,張公謹、屈突通、張士貴、段志玄四人,一進玄武門便盯在那里不動,他們的目的便是護住玄武門。這四個人不含糊,張公謹力大,一人開關整扇城門一點問題都沒有,”

  國公說,“而屈突通、張士貴、段志玄更是玩起命來不要命的人,有句話說,‘寧食三斗蔥,不逢屈突通’,坐在那兒啃三捆蔥是什么滋味?那都不如碰到屈突通難受!秦王將最猛的人都安排在最緊要之處了!

  等進了玄武門后,秦王的身邊是長孫無忌、侯君集、程知節、宇文士及、房玄齡、杜如晦、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九人。

  按秦王的話說,這些人在短時足夠應對宮內的突發狀況,就算李元吉擅使馬槊、建成也有些不俗的武力,但秦王府以四敵一,仍有兩人靈活。

  萬一建成和元吉不在太極宮、而是從東宮北門率隊出來,那么尉遲恭和秦叔寶出一人,便能應付的綽綽有余了。實在不行的話,門內的屈突通等人亦可抽出一人相援。

  趙國公在敘說這些往事的時候,對皇帝和皇后說,“陛下,娘娘,這回看到了吧?秦王不是不動,只要動,那兩個人沒有一點機會——他們城外擺了多少大軍都沒用,因為玄武門外幾步距離的優勢,也能被秦王抓到!

  這樣,只要玄武門能夠保證及時開、閉,哪怕秦王和護從的九人,是在深入到太極宮深處才與宮中人發生沖突,久經殺場的十個人只須堅持半刻,城外秦王府的人也就沖進來了。

  所有的關鍵都在于搶玄武門——東宮人馬不出現,不能搶,搶了便是作亂。秦王說,太極宮中安靜,但東宮人馬在玄德門冒了頭,秦王府也搶進。

  皇后問了個外行的問題,“舅父,只守玄武門有什么用,東邊還有安禮門呢,萬一東宮人馬從安禮門沖進來可怎么好!”

  皇帝道,“等朕回了長生殿,慢慢再與你解釋!

  皇后說,“可臣妾這時便想聽,怎么辦呢?”

  皇帝說,安禮門是個偏門,日常不開,你想想東宮那么多的人馬,忽然去叫安禮門,這現實不現實?東宮這三千人極有可能計劃在玄武門外解決秦王,如果先在安禮門外鼓噪一番,這不是一出東宮就給秦王府報信了?

  柳玉如一想,也真是這么個道理。

  金徽皇帝精于排兵,對于先皇這樣的安排,不論從哪一點看,他都挑不出毛病來。這是一招熟、吃遍天的打法。

  ——不管臨事時東宮人馬出不出玄武門,也不論太極宮內建成、元吉動不動手,總之秦王府的這點人都可借助玄武門形成局部優勢。

  趙國公講了當時秦王的一句話:長安城外李元吉的幾十萬大軍是嚇人的,大軍若動,須主帥發令——而主帥在哪里?東宮最倚重的長林軍都未見能用得上!動用長林軍得有太子之命——而太子在哪里?

  如果這一切都未發生,那就更好,秦王府只當是未雨綢繆。秦王說:不是在太極宮找了許多大臣、要分斷分斷么?那本王是講理的,任憑大家分斷!

  一邊走,一邊說著,三人已經行到了臨湖殿。此殿緊臨著南海池,離著玄武門尚有不到一里遠的距離。

  趙國公說,當年建成、元吉去玄武門時,便是到達的這里。

  皇后問道,“舅父,那時你和父皇幾個人走到哪里了?”

  趙國公指著臨湖殿周邊的一層層樓臺殿宇說,“娘娘請看,東面紫微殿,西北咸池殿,咸池殿與東北方的望云亭隔著南海池相對……還有那些、玄武門內正南方的昭慶殿、承香殿、景福臺、凝陰閣、相思殿,我們幾個人與秦王穿行在這么多的殿宇之間,建成開始并未見到我們,其實我們已看到他們了!

  金徽皇帝這時問,“但史官不是記著,李建成、李元吉來到臨湖殿,察覺到了變化,立即掉轉馬頭么?”

  “是的,這二人可能沒有看到我們,但他們不會看不到高聳的玄武門上,此刻已插上了秦王府右三統軍——秦叔寶的旗子!再說已經有喊殺聲從玄武門方向傳來了!”

  這種情形估計不在李建成、李元吉的預料之中。他們計劃著用東宮的三千人,等秦王在月營門露頭時,便在玄武門外解決掉他。根本沒想到玄武門被秦王的人占了!

  李建成肯定一下子想到了這意味著什么。此時他和李元吉再去玄武門已經不合適了,秦叔寶的旗子、屈突通特有的大嗓門早就傳遞了結果。

  他們得返身回李元吉的武德殿,叫人來支援。

  建成一大早從通訓門進入太極宮,再與元吉往玄武門來,幾乎就是在太極宮里從南走到北,帶的護衛稍多一點都會招人耳目。

  此時秦王等人已在他們身后五十幾步遠的地方鉆出來。秦王在二人身后開口喊道,“兄長可是來接我們去議事的,來而復走汝欲何為?”

  李元吉最先動手,摘了弓搭上箭便射向秦王,“匹夫,今日便在此了斷,你和我誰也不必去太極殿分斷了!”說罷一箭朝秦王射來!

  這一箭眨眼間飛到秦王胸前,但被秦王一下子撥飛。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2/537164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