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萬馬奔騰 > 第1260章 三小算一老

第1260章 三小算一老


  皇后氣得,毫不掩飾憤怒,反正身邊也沒有外人,她揮退了所有的宮人,當著謝金蓮、樊鶯、思晴、崔嫣、麗容等人的面抹眼淚,“他是什么狗屁皇帝,打著議政的名義去太極宮會女學生!”

  崔嫣說,“姐姐,今日可不是什么子午卯酉日去太極殿議政的日子,想是圖著新鮮、又掛羊頭賣狗肉地跑去掖庭宮鬼混了。”

  皇后說,“你一向挺伶俐的,又不等著生孩子,怎么就不上些心,這次反倒不如金蓮機警,不然我們還被他蒙在鼓里!”

  思晴說,“姐姐,我們管不了他做‘正事’,又出不了大明宮,但我們可以將這個葉玉煙叫到大明宮來,給他來個釜底抽薪。”

  皇后道,“這次你知道急了,早時一直只知乖巧,這次也知道急了。”

  被說到的兩人都不敢分辯,心里說,你昨天還說不會有事呢,還一套一套的勸我們,現在可好,徐惠倒是沒有事,女學生出事了。

  柳皇后說,“去把宮闈令叫來,”

  不一會兒,宮闈局一個從七品下階的令小跑著過來,不知皇后突然叫他有什么事。他也是太監,宮闈局的主管是兩個令,他是其中之一,四十幾歲的樣子。

  宮闈局專門掌管后宮給侍之事,大到皇后出行,小到安排后妃們的日常侍奉供給,他們都要管。

  皇后問他,“上一次在丹鳳門城樓上消夏,站在陛下身后打扇的那個人,你還能查到么?”

  后宮之事繁雜瑣碎,宮闈令隨身挎了一只軟皮袋子,里面裝著各種帳冊,以應皇后詢問。

  但聽了皇后的話,宮闈令說,“娘娘,以前打扇的都的固定宮人,因而沒有帳冊,如今很多人都出放出去了,日常都是女學的學生來做……人換得勤了,必得記載清楚,小人這里有帳冊。”

  說著,從皮袋子里掏了掏,拿出一本兒來,很快按著日子翻到那天,回稟道,“娘娘,那日在陛下身后打扇的,是葉玉煙。”

  眾人心里轟隆一聲,暗道皇后心細。這么說皇帝和葉玉煙,就是從那天開始勾搭的,或者說皇帝可能無意,但這個女子說不好了。

  皇后看著妹妹崔嫣,卻自語道,“那天我就感覺陛下的話有些遮掩,說‘青瓜不錯’,但我沒有多想,這還能怪誰!不過陛下的口味是越來越低了。”

  消夏當天,往城下撒完大錢與皇后一起回來,趕上這一幕的是崔嫣,她明白姐姐的意思。

  樊鶯也想到那日與師兄同去女學,她與徐惠在一起說話時,就站在師兄的身邊。當時師兄抬起頭來說話時,手里的筆曾將名冊點污。

  她不好當著徐惠的面指出,但此時回想,仿佛那個點污處的名字也是這個葉玉煙,師兄這個無意識的動作還能說明什么呢!氣歸氣,但此時這個細節就不能揭發,以免火上澆油。

  宮闈令當然還掌握著皇帝臨幸每一位女子的情況,他不會不知皇后和幾位妃子的意思,這個葉玉煙見縫插針,已使她們不爽了。

  “娘娘,小人知道,昨日陛下曾吩咐女學備辦酒菜送到太極殿,并未讓她們將酒菜送到掖庭宮去,結果女學送了兩處,葉玉煙親自送的掖庭宮。”

  皇后對宮闈令說,“這個葉玉煙,小小年紀心機這樣深,不適合在陛下身邊出沒,她將會壞了本宮開辦女學的初衷……”

  宮闈令上前一步,“娘娘,今后,小人會留意此人。”他不能討皇后的確切口風,但皇后的意思已然很清楚了。

  對于宮闈局來說,皇帝臨幸過的女子注定多的是,誰也不要以為費些心思、得到過陛下的恩澤、雨露便萬事大吉,化雞成鳳。

  真正決定她們命運的,是皇后。

  要處置葉玉煙,宮闈局有的是辦法,比如先讓她不能成孕,然后調離一切能夠接近皇帝的體面差事,這不是宮闈局心狠,而是規矩。

  皇后最后說,“但陛下昨日因為何事去的掖庭宮呢?”

  宮闈令回稟,“娘娘,今晨朝會有一個消息得到了證實,小德妃——新羅女王于九日前,產下大唐皇子掖之后便去世了。陛下是昨日接到的新羅國書,而先皇帝去年年尾賜婚鷂國公,便是在掖庭宮。”

  說完,宮闈令發覺在座的幾位后、妃中,有兩三個人眼圈兒立時紅了。

  最后,皇后對宮闈令說,“你去吧,要照顧好陛下飲食起居,這幾日撤除他身邊一切女學生、宮人。”

  謝金蓮,“姐姐,我們怎么辦?”

  皇后咬著唇說,“我們都沒有文德皇后的本事、可以憑一人之智,助夫君完成政務上的大事,把我們都加在一起也比不過她。但我們卻可以在另一面勝過她!本宮也沒有文德皇后的好肚量,但堅信在這種事情上,本宮的幫手一定比文德皇后多……”

  聽到這話的幾個人神情凝重,謝金蓮猶甚。

  皇后說,“皇帝這次縱情事出有因,我們便饒過他。葉玉煙沒有錯,錯的是我們!我只能容下你們幾個,眼下到了我們姐妹眾志成城的時候了!”

  ……

  崖州刺史程重珞到任后,自知圈地、私稅、鑄錢之事引發當地人不滿,就想以勢壓人,堵人口舌。

  他將三縣內令以下官員隨意撤換,將三縣縣尉、捕快全都換上了自己的親兵,刺史府的衛士由他的兒子親自率領。

  長孫潤到后,與劉審信、樊桂植兩人很快查清,崖州民戶逃失根本不是出海遇難,沒有誰出個海還要舉家上船的,這些人遠跨重洋,那是到海外謀生去了。

  對于如何處置程重珞,一開始,長孫潤、劉審信和樊桂植,只想詳細列明程氏父子的罪狀,押解程重珞回長安,以待皇帝陛下親裁。

  但有勤連軍鎮的一位正七品下階致果副尉,急匆匆傳信給長孫潤,說程氏父子要謀害三人性命。

  這對父子私下里計議,如若長孫潤敢在崖州翻臉,他們便一不作二不休,在崖州擒住長安來的三人,以為人質——三個年輕人帶著十六名衛士,好說。

  如長孫潤不翻臉,那么便視情況另處:或是放他們平安離開崖州,或是在三人乘船渡海回雷州時,在船上作作手腳,制造海難假象。

  這取決于長孫潤要將什么樣的崖州案情帶回長安。

  長孫潤升勢如飛,嶄露頭角只是這一兩年的功夫,樊桂植和劉審信更是名不見經傳,他們與程氏父子沒有任何的瓜葛。

  長安只派了三位年輕官員到崖州來,程氏父子經年攏絡、結交的官員名單上根本沒有他們。

  程刺史原話是,“程某在鄧州失了地產,還可以到崖州經營,想不到皇帝逼迫到崖州來了,真走到翻臉的一步,也怪不得我!”

  程公子說,“我一家老小此時都在崖州,怕什么!大不了收拾細軟,我們也漂洋過海,就去耽蘭不再回來了!”

  如果干掉這三個人,那么在大唐官場也就不必再混了,看一看長孫無忌、劉德威和樊伯山的塊頭就知道了。

  程重珞咬著牙說過,“老的們不干不凈,便打發著兒輩們過來,擺明了是要置程某于死地,但三個乳臭未干的娃娃還能干出什么大事來!”

  傳信給長孫潤的這位致果副尉,原是西州柳中牧場護牧隊,隨劉敦行到崖州來的,之后留在軍鎮,他在程重珞的身邊有個莫逆,兩人無話不談。

  接報后,劉審信和樊桂植問長孫潤的主意,如今看,當眾公布程重珞的罪狀、再押他回京是不可能了,這會令其鋌而走險。

  長孫潤說,“陛下派我們跑這么遠出來辦事,事不成,寧可死,帶不回活的程重珞,帶回去死的也行!”

  劉審信從小得父親耳濡目染,鬼主意挺多,“我們可以假裝得知了程氏父子的計謀,慌慌張張登船回雷州,程重珞必到碼頭登船送行,我們便在碼頭上擒他。”

  樊桂植道,“先要擺一擺鴻門宴,就是要讓他識破,姓程的必不赴席,然后我們再行劉兄之計,料想程重珞也就信了,”

  長孫潤笑道,“兩位哥哥妙計!但估計那時,程重珞為我們精心‘準備’的船只是過不了海的,怎么辦?”

  左千牛將軍說,“那我再來一計,將此計夾在你們兩位的計策中間,我料程重珞插翅難逃。”

  劉審信問,“何計?”

  長孫潤說,“鴻門宴后,你們兩位‘慌慌張張’先回雷州,那么船必定是好船。我們擺出膽小、急于脫身的樣子,程重珞不可能動刀動槍。他所求的只是時間——放我們回去,他便有了功夫探聽長安的動靜,使他從容在崖州準備——或是聚兵與朝廷相抗,或是舉家外逃。”

  另兩人說,“不行不行,把你一個人丟在崖州,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長孫潤道,“你們先期過海,一則使我無后顧之憂,二則是去給雷州刺史馬步平送信,讓他帶人來接應,豈是逃跑這么簡單!”

  兩人一想也是這么回事,而事態發展到這樣的地步,這兩人在崖州只能給長孫潤添累贅,但長孫潤的膽量不能不令人欽佩。

  一個集三人之智的擒賊計策就這么出臺了。接下來的事情,一步步按著三人的計劃施行下來。

  欽差長孫潤在崖州驛館設酒席,請程刺史赴席。有人給程刺史送密信說,“今日驛館內有些不正常,多半會有變故。”

  程刺史不去,與他的兒子說,“無非是在酒中打些主意罷了,老子不去,崖州是老子地盤兒,看他們還有什么伎倆!”

  隨后,吏部考功主事劉審信、主事樊桂植,這兩個文官與左千牛大將軍似乎產生了什么分歧,隨后兩人各帶了五名衛士登船過海,奔雷州去了。

  左千牛大將軍身邊只有六名護衛,在驛館內喝了兩天悶酒,偷偷地大罵劉審信、樊桂植貪生怕死,辜負了陛下信任。

  程重珞得報后哈哈大笑,“怎么,長孫潤還摔了東西?依本官看他也就這點本事了!就是要讓他知道知道,這里不是西州。”

  程公子道,“此時長孫潤孤掌難鳴,我們要不要擒他?”

  程重珞說,我要擒他們的話,前天劉審信和樊桂植便不放走了!但我們擒他做甚?萬一長孫潤有個閃失,你我父子即便躲到隔著汪洋的耽蘭去,你以為長孫無忌不會追過去復仇?

  他分析,到最后,長孫潤也就是拍拍屁股走人,年輕人都是要面子的,回長安后,估計長孫潤不會照本實發、把崖州什么事都講出去,八成大事化小。

  那么多年來,程氏父子在長安的打點便可派上用場,耽蘭也就不必去了。

  程重珞對兒子說,“我算看清了,什么地呀、田呀都不保險,鄧州的事便是教訓!等送走了長孫潤這尊瘟神,我們須將錢多多鑄起來,多積黃白細軟,南港備好大船隨時可走。這個官能做一時,我們便刮他一時,做不得時,拍拍屁股走人!我們到耽蘭去做百世的扶搖神仙!”

  兩日后,有人向程重珞稟報,崖州驛館內煙熏火燎,像是在燒毀什么記錄和帳冊,程重珞撇著嘴說,“這便應了一句話,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看來這個金徽皇帝辦事還是嫩著!”

  欽差長孫潤垂頭喪氣,帶著六名衛士出了驛館,也不向程刺史辭行。

  程刺史說,“我們禮數須盡到,不能讓人挑出毛病來,”他吩咐兒子,帶齊全部的親信護衛五百人,大張聲勢到碼頭給欽差送行。

  程公子說,“長孫潤只有七人,我們萬無一失。”

  去往碼頭的官道上,蹄聲陣陣塵土飛揚,崖州刺史親至送行。

  很快,前邊一行七匹馬便遙遙在望。本來這幾人走得并不快,聽到后邊來了人,七人居然打起馬來,朝著碼頭猛跑。

  程重珞在身后高聲喊道,“長孫將軍因何走得這般匆忙,程某剛剛得信,這是趕來為將軍你送行的!”

  直到碼頭邊,這些人背靠著大船,像是才放了心,慢慢勒住了馬匹,六名欽差親兵一齊撥馬轉過身來。

  程刺史面露得色,高聲道,“程某招待欽差不周,心有慚愧,今日特地趕來送行,長孫將軍怎么不給程某個面子!”

  話音未落,只見對面欽差的六名親兵往兩邊一分,中間閃出一人來,正是長孫潤,手中一張弓早就開弓如滿月,朝著這里人堆中說話的方向,一箭射來!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2/53715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