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鐵血皇族
表面上聽起來,這只是太子妃隨口提一句孩子的秉性,既說的自然,也為她方才的不快作個掩飾——你看看,我也沒當個事!
但再往深里一琢磨又不止是這些,李忠像他的父親,自然太子當然也是仁孝的、寬讓的、和藹的和恭謹的。
那么騎在李忠身上的、馬王的這兩個兒子呢?是不是就有些渾帳了?還不是也像他們的父親馬王殿下。
皇帝點頭、“哦”了一聲,也不像是表示認同,也許都沒過過心,但崔嫣就坐不住了,因為此刻騎在李忠身上的是她的兒子李壯。
崔嫣離席,跑過去兩手掐住兒子的肩膀、一下子將李壯揪起來道,“你真是淘氣,再不聽話我就打你了!”
李雄騎了那么久都沒人干涉,自己騎上來就不行,李壯不干,兩只腳凌空蹬著,往柳玉如那里求助,“大娘!大娘!”
李忠這個孩子此時總算站了起來,低著頭抻平自己的袍子。
崔嫣有些急,把兒子放下道,舉手道,“你看看陳王有多乖,哪像你呢,再不聽話就真要打你了!”李壯還在鬧。
柳玉如說,“妹妹!你太小題大做了,只是小兄弟們在一起玩,父皇也沒有發話,你不要深管!”
她說的聲音不大,但好像是對妹妹有些不滿。
崔嫣趕緊放下兒子,紅著臉回席。
太子妃笑道,“怪不得孩子們都這樣活躍,原來是王嫂一直在護著,”
柳玉如解釋道,“啊,這哪算是護著呢,只是孩子太小了,小事千萬不可管的過深,不然可就不好了!”
太子妃道,“嗯嗯,有理,還是馬王府開明的多!哪像太子,總是對我們說育兒須及早、小樹修枝,不然大了的話再管,就有些費神了!
又問楊立貞道,“是不是?妹妹?”
楊立貞是個挺伶俐的人,但也分在什么場合,此時她已聽出,太子妃和馬王妃兩個人,正借由著孩子的事在陛下面前頂起來了,這要讓她怎么說話呢!
她只不過是呂氏到子午峪之后、馬洇給呂氏挑的一個脾女,深知自己在這兩個人面前根本走不出去、腦筋也跟不上趟。
她有些吱唔,笑著看柳玉如。
皇帝也看過來,他聽出點意思來了,不知馬王妃如何應對。
而殿階之下重新又熱鬧起來,李忠又爬在了底下,李壯再次上去。
馬王妃笑著說,“還是太子看得遠,看一看陳王就全知道了。只是峻在家中偏偏對這類小事不大愛管,有時他去內室,與要與李雄玩這個游戲。”
又對妹妹崔嫣略帶責怪地道,“以前你這樣管兒子我就不說你,但往后,不許動不動沖著孩子舉巴掌!
皇帝很有興趣地問,“為何前后有別,是什么理由?”
馬王妃起身,回道,“父皇,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們的天性是要伴他們一生的,像妹妹這般妄施外力強加干預,豈不是要過早磨滅他們的天性?”
皇帝點點頭,“有些道理,但我聽起來就好像以前就可以!
柳玉如道,“以前他們的父親只是個牧監,身為臣子當然要溫良恭儉,育子須嚴厲些!
“如今呢?”太子妃問道。
“如今,誰不知我大唐乃是鐵血皇族,猛將多多?別人不說,就說江夏王誰不佩服,而陛下更是揮軍橫掃天下,所向披靡,從無一人敢當面列陣。我兒既然已是王子,身為婦道人家,豈能……”
崔嫣暗道,“姐姐說得真好,放在我就應對不這樣好!看來兒子不能亂打了,小子們可都是鐵血皇族了!”
太子妃打斷道,“王嫂說的不錯,得天下者自有強武的原因,但治天下還須……多講仁義!”
楊立貞、麗藍等人偷偷抽了不止一回冷氣,兩位王妃之間看似和顏悅色的聊天,但卻是代表著東宮和永寧坊、以及她們身后的太子與馬王殿下。
這個時候誰要是敢軟一軟,軟的可就不是她一個人了。
皇帝眨著眼睛在聽,面帶笑意,居然鼓勵柳玉如再說下去。
從皇帝心里來說,馬王妃不許強施外力、管教孩子的理由有些牽強,誰敢這么面不改色地、與執著“仁義”大義的太子妃對陣?她就敢。
但恰恰是這一點,這個馬王妃真是有些像觀音婢。
不過,連皇帝都認為,柳玉如接下來的話就不大好應對了,太子妃所說的以仁義治天下,連圣人都這么說。
柳玉如道,“即便是治理天下,也要恩威并施,只憑著仁義也是不夠的,不然哪有龜茲的降而復叛!”
皇帝胸膛起伏,猛擊一掌,朗聲道,“說的好,鐵血皇族!朕對龜茲已經夠仁義了,沒有租調庸,只要幾只羊,但他還敢叛!還折了朕的大將,此時再與他們講仁義,止不定又有誰效而仿之!”
馬王妃、太子妃同時起身祝道,“父皇之言有理!
皇帝吩咐宮人,將馬王府大公子抱到膝上來喜愛,這孩子一點都不認生,歪著頭研究皇帝袍內的光亮。
皇帝愛憐地對孩子道,“你快長大,到時要給你騎龍馬!
……
出宮后,蘇殷曾試著問柳玉如,“我看出太子妃有些不高興了,當時是不是該轉圓一下,比如夸一夸陳王,這孩子也是辛苦!
馬王妃說道,“我豈不知這孩子辛苦,但話是誰引出來的?表明了她是想在父皇面前擺我們一道,說峻不如李治更適合治國,因為李治仁義!
樊鶯恍然道,“哇,原來她的話中真有這層意思!怎么龜茲平亂不讓李治去呢?去講一番仁義的大道理,讓蘇伐滿面羞愧,出城自殺!
柳玉如說,“想想武媚娘,我就更不會讓她半句了,她是干什么吃的,不管好自己宮中的事,偏在本王妃面前逞能!
蘇殷說,“她哪如你管得好啊,怎么一到了你自己這里,就不顧慮著峻鐵血皇族的天性了呢?盯我們倆就跟盯賊似的!”
柳玉如吁了口氣,在承天門外說了句,“勝了一場,我們回府!仁義那可是你好我好的事,東宮都把藥下到大理寺獄中去了,必欲致馬王死地而后快,有什么好省著她的!”
……
東宮和永寧坊馬王府的人都離開后,皇帝就陷入了沉思,他承認,無論是東宮還是馬王府,這兩個女流中的代表人物都不是善茬子。
皇帝豈會看不出其中真正的原因?兒子有許多,太子位只有一個。
皇族鐵血,但冷血也不可避免。他既感到無奈,也無力制止。
李治算是仁義,對于在爭儲中落敗的李泰、李治也沒有什么過分的壓迫舉動,但李泰在封地上魚塘讓人侵占、住處被雞舍包圍,卻是不爭的事實。
或許這便是走上太子位的、不能逾越的一步,好讓唯一真正的強者劈開荊棘到達高位。再想想當年的自己又何嘗不是。
而柳氏與王氏之間的爭斗,就像兩個孩子似的在皇帝的面前開始了,可是本來,這只是其樂融融的團圓家宴。
這又多么像往日里他的皇后長孫氏,與建成和元吉妃子們曾經的周旋!
李建成的正妃是鄭觀音,偏偏長孫氏的小字叫“觀音婢”。
而鄭觀音身為太子妃,在爭儲最為激烈的時候,曾經在高祖出席的家宴上開玩笑地、當眾挖苦長孫氏說:
“只看名字,你的前生是不是我的婢女呢?”
當時對這句話,觀音婢機智地支應過去了,但她內心的憤怒卻一直沒忘。
以致后來李建成玄武門失敗被誅、他的兒子、妃子多被連坐,而觀音婢偏偏對皇帝說,
“放過那個鄭觀音,我就是想要讓她活著,看著她的‘婢女’做皇后!”
皇帝就放過了鄭觀音。
而李元吉在當年的爭儲中,死心踏地跟在建成身后。
建成是在位的太子,能力與功績一點不次于秦王,又為年長,支持建成是一般人最本能的選擇。
李元吉的立場也同樣影響到了他的正妃楊氏①。在皇帝身為秦王征戰在外的時候,楊氏同樣沒少給觀音婢小鞋穿。
后來,觀音婢曾在枕席間悄悄對皇帝說,“我偏要你收了楊氏,還不許給她名分,看她還有什么好跳的!”
皇帝就收了楊氏,真沒給她一點名分。
太子位的爭斗豈止是在宮外,宮延之內的爭斗又何止是女子們爭寵,在這里更能積蓄忿恨,以致于斯。
觀音婢在最后的彌留之際,曾如釋重負地對皇帝說過,“好啦!我雖然舍不得離開陛下,也得走了,是上天收我的,因為不忍見我的陛下終成暴君!
當時,皇帝哽噎著對皇后道,“為了你,朕何懼成為紂王!”
在權力的血腥征途上,紂王又能往哪兒擺呢?
兩個出類拔萃的女子,就敢在他的面前直接開斗,而柳玉如幾乎就是從觀音婢的模子里套出來的,而且斗的更優雅。
而馬王峻……在他的勇武之下,難道就沒有寬仁?皇帝可不這么認為。
馬王在大理寺獄中劍斬六證、一個活口都不留,將打敗李治的最有利證人劍劍致死,在那種間不容發的情況下,這個舉動才更多出自于天性。
皇帝試問,連自己都做不到啊。
柳玉如今日在宮中偏偏不提寬仁,其中真正的原因,恐怕因為“寬仁”是王氏先提出來的,她只是要與王氏對著干罷了。
皇帝一個人決定:再看看。
他不知道要再看看什么,其實內心里早已經真切地偏向了一方,但他仍然自語:再看看,再看看,再看看。
這可都是他和觀音婢兩個人共同的孩子!皇帝對自己說,反正我有的是時間,那就再看看。
……
太子東宮。
回來后,太子妃誰也不看,坐在那里生氣。她連一直乖巧地跟在身后的陳王李忠也不看一眼,仿佛今天的恥辱都是他帶來的。
她自己沒有生養,抱了一個過來,這孩子居然當著皇帝的面,讓永寧坊的兩個四、五歲的孩子騎了一個夠!連個聲都不吱!
恥辱也是太子帶給她的,令她至今沒有自己的孩子。
而往日里一直與自己爭寵的蕭淑妃,居然一句話都不幫腔,恥辱也讓蕭淑妃看去了。
要是武媚娘今天在場,會如何呢?她可比蕭淑妃懂事的多了。
太子回來時,太子妃不無委屈地拉住他,告訴陛下召見的情形。
她說,貞觀十七李忠降生時,殿下在弘教殿宴請東宮官員,那天陛下專門趕過來,還說,“朕得此孫,與君共樂”。
“那時陛下是多么的喜愛這個孩子,在酒席上手舞足蹈,所有出席宮宴的人都有賞賜?墒墙袢漳兀菹卤Я死钚,對李忠都沒看一眼!
太子妃悲觀低落的情緒影響了李治,本來一切都是光明的,現在一切忽然都變了,糟的一塌糊涂。
他本是大唐沒有竟爭對手的儲君,上有父皇放手、下有趙國公這個親舅舅輔佐,他只要安心做好自己份內之事就可以。
晚上,他少見地留了下來,安撫他的妻子。貧賤夫妻百事哀,一個太子、一個太子妃居然也有了這種感覺。
馬王在龜茲的大勝,讓所有的知情者耳目一新,十州唐軍近乎可以忽略的戰損,以及近乎于全殲叛軍的戰績,讓大唐的兵威達到最盛。
這樣一個位居首位宰相、擁有著嫡皇子身份、且年紀又長過他的親王,在邊陲州府摔打過的履歷幾乎就等同于經驗和能力。
可李治除了身份還有什么?
太子萬分沮喪,他尊貴的身份,被這個出道于西州牧場的王兄,毫不留情地抵消了,剩下的竟然全都是劣勢。
看得出,趙國公對他兩個外甥的態度是毫無疑問的,因為這一次李治的對手并不是吳王李恪,李恪不是趙國公妹妹的孩子。
如果不得不離開東宮,他的結局能趕得上他的二王兄李泰么?
今晚,太子在床第之間的斗志出奇的頑強,仿佛這將是他在東宮中的最后一次。他無愧于鐵血皇族的名譽,不停地沖鋒、沖鋒,要證明給她看。
而太子妃的心從未有過的與太子貼近,最后,她給丈夫出主意。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2/537151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