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萬馬奔騰 > 第1024章 能屈能伸

第1024章 能屈能伸


  高審行干笑著說道,“我們總算碰到了一處,怎么能輕易地分開呢!”

  崔氏氣得一言不發,已經起身隨高峻去上車了。

  ……

  兩人走后,高審行有些心神不定,青若英和劉青萍兩個好像都看出了他的反常,但他什么也不能說。

  呂氏的丫環墜崖一事被高峻、崔穎這兩個人知道,不曉得自己在他們心幕中的形象,會被他們貶損到怎么不堪的地步。

  最讓他擔心的其實還不是他們,而是呂氏。

  呂氏直到現在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也不提個條件,仿佛獨守著一眼清冽幽深的甜水井,反倒不急于打上一桶來嘗嘗了。

  而他除了等待對方提條件,好像沒什么好辦法。他曾閃過一念,若是當時在捂呂氏的嘴時,順便把她往崖下……算了,他只能想想,也自認為姓高的絕不是那樣的人。更何況失足與謀害那是兩種性質。

  目前看,高峻和崔氏出于親情的原因,大概此時還處于驚愕混沌之中沒有清醒過來,他們匆匆地離去只不過是下意識的反應。

  再說,即便他們清醒過來,事情要怎么處置?他們站在親情、和高府至高無上的利益角度也要好好掂量掂量。

  那么自己在他們面前,難堪必會大于風險。

  高審行對于此事只能盡可能捂著、拖延些日子,祈求不被更多的人察知,二是穩住呂氏,不讓她乍了毛,然后自己徐圖后策。

  因為他看出,呂氏掌握著令自己身敗名裂命門。

  對于丫環的跳崖,呂氏身為見證者,可以說成是“失足”,但也可以把丫環“失足”前的事情講出來。

  不過以呂氏的市儈與精明,她不會輕易講出來的,這對她也沒什么好處。

  呂氏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高峻和崔穎,估計也是認定高審行的兩位親屬不會講出去,但無形中卻給她自己的安全加了一道攔索。真是小人之心,難道她認為自己有可能殺人滅口嗎?!

  高審行懊惱自己當時頭腦發熱,做了件蠢事。但這件事有些人是不能理解的。

  他們不會知道,在這個關頭見陛下一面,對于高審行來說有多么的重要。

  這一面,可能決定著他是否繼續三年如一日的、沒有護衛駿馬、沒有官袍印信、沒有前呼后擁、沒有眾人矚目、沒有一呼百應、沒有絲竹管樂、沒有高堂明鏡的日子。

  還是只有麻衣布鞋、草屋小院,像個農夫那樣默默地種菜、釣魚,在碌碌無為里被別人遺忘、而后泯然常人。

  還是在眾人的瞠目結舌、懵懵懂懂之中就展現一個華麗的騰躍,沐浴著令人羨慕而且驚訝的眼神重回高位。

  在皇帝翊衛追逐著驚慌失措的小鹿朝他跑來時,高審行甚至想到了:如果他比褚遂良還提前一步脫離苦海,將會給他、給他的高府帶來多大的優越感,給朝堂上昔日的同僚們帶來多么大的震撼!?

  父親不在了,身為高府上屈指可數的一位職位不低的刺史,能夠代替家中另五位兄弟卸職丁憂,這件事的本身便是顧全大局、擔當大事的寫照。

  但這一切被呂氏和她的丫環提著一籃子魚,一下子撞破了!

  皇帝和他的衛隊本來興致勃勃,玩興正濃,因為呂氏和丫環的突然出現而毫無理由地突然離去了。

  她們簡直就是預謀好了,成心讓一位可以擔當大任的刺史做回老農!他從距離榮耀最近的地方一腳踩空,仰面朝天、跌倒在地任人恥笑!

  而魚是他送給她們的!

  一瞬間,機遇喪失、結局逆轉帶來的巨大的失落與憤怒,讓他必須就近找個最恨的人來墊背,給他個發泄的出口,阻止他墮落失控的感覺。

  他的發泄短暫而洶涌,一眨眼便意識到這于事無補。因為皇帝已經回翠微宮去了,山谷中一片寂靜。

  他撣撣袍子起來,不理呆若木雞的呂氏和狼狽不堪的丫環,魚竿也不拿往回就走。

  呂氏拾起魚竿緊隨其后,忘了她們的籃子。她還沒有從方才的突發事件中回過神來。

  丫環悄無聲息地走在最后,也不理一理凌亂的裙子和頭發。

  她不哭不鬧的表現令高審行稍稍有些驚訝,但高審行不回頭也能猜的到,這個女子無非是無限委屈地想著提些什么條件罷了。

  但在他們走上一處山谷頂端的邊緣時,高審行聽到身后有人縱身一躍,有衣裙在突出石崖上掛裂的聲音,浮石滾落入崖谷。

  他驚愕地猛然回頭,發現身后少了丫環。

  沒有聽到失足時的尖叫,反而是呂氏魂飛魄散地尖叫起來。

  高審行沖過去緊緊地捂她的嘴,心虛地往左近看了看,除了他們兩個之外沒有一個人。

  呂氏以為他要殺人滅口,她驚恐地搖著頭,從他捂著的嘴縫里含乎不清地提示道,“她、她失足了!老爺。”

  對,她是失足了,正好免去了接下來的麻煩。再說不論是高審行,還是呂氏都走在丫環的前面,沒有人推她,是她失足了。

  高審行松開手、放開呂氏。

  她癱坐在崖邊,為了表現出自己沒有懷疑過高審行,她還做出個樣子微微探身往狹谷里望了望,什么都看不到,“老爺,她是不是沒救了?”

  高審行也聽不到谷底有傷者的痛苦呻吟,只有不大的風拂過耳畔,讓他赤熱的臉頰涼下來。

  他在袍子上擦擦掌心的汗,淡淡地道,“好像是。”

  他們無語地回來,高審行芒然若失地走在前邊,已經忘記了無力掙扎的丫環曾帶給他的、虛弱的成功感受,此時變作了臨淵的擔憂。

  呂氏充滿戒懼地走在他的后邊,始終與他保持著五六步的距離。不要高審行轉身,只要他肩膀頭稍微地動一動,她便落荒而逃。

  翠微峰是怎么下來的,兩個人都不知道,進村子時天色已晚,街上幾乎沒有行人。高審行釣魚歸來,失魂落魄,而魚竿拎在他同樣失魂落魄的女鄰居手里。

  她將魚竿遞向他,還沒等高審行接住,呂氏便丟開魚竿,然后逃進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

  貞觀二十一年四月初一,也就是高峻與崔夫人離開子午峪的第二天,兵部尚書家的大管家高白和他兩位夫人就到了子午峪。

  他們先去拜見了府中在此丁憂的老爺、大夫人青若英、三夫人劉青萍,然后回稟說,高大人和柳夫人命他們來接呂夫人進兵部尚書府。

  高審行又見菊兒,這個在西州時便與他糾纏不清的丫環――居然也是丫環――此時仿佛并不認得高審行,只把他當作無物。

  凡事有高白出頭,而她與雪蓮是為了一路上照顧呂夫人的,她不理高審行也說得過去,只須在不得已的時候對他淺淺地萬福一下也就行了。

  高審行發現,凡是扔掉和丟失的,不論是人還是物,最后大都發覺不錯。

  他問高白,“他們是怎么考慮的?”

  高白說不知,因為高大人和柳夫人在吩咐他時,說的極為簡單,就是接呂夫人入府。高大人和柳夫人都很忙。

  最后,高白躬身道,“老爺,新府上雜事有許多,都要等小人及兩位夫人們去料理,如果沒什么事情的話……小人接了呂夫人就走。”

  高審行穩步出來,看著他們帶來了兩架車子,菊兒和雪蓮共乘一架,而另一架馬車上跳下另一位丫環――又是丫環。

  丫環迎上從隔院出來的呂氏,攙住她的手臂扶她上車。

  呂氏在放下車簾兒時,意味深遠地瞥了高審行和他兩位夫人一眼,又對高白問,“你家高大人可把我的住處安頓妥了?”

  高白沒說話,但菊兒回道,“夫人盡管放心,因為此事是柳夫人特別關照過的,尚書府內宅住了七位夫人,但還余兩間空屋,就隨呂夫人喜歡居住哪一間。”

  呂氏驚訝于高峻處事的果斷利索,也驚訝于他府上幾位夫人的安靜。不過呂氏知道,好像真有個新的身份朝她招手了,尚書府的夫人――她不能表現出過分的洋洋得意。

  呂氏也知道來接她的三人在尚書府的重要位置,這兩個對自己畢恭畢敬的年輕管家婆,在今天以前,不論是相貌還是地位都曾在自己之上,她總不能比她們還不穩重。

  但她相信高峻與高審行絕不一樣,她迎來了不可思議的身份逆轉。

  車子啟動,呂氏還是問道,“內宅……那么柳夫人住在哪間?”但此時陪著她的只是個丫環,只對她搖搖頭。

  高審行驚訝于高峻在前來子午峪的短暫時間里,便與呂氏做好了交易――用她的新身份,換來她的守口如瓶。

  只是一陣苦澀的味道一直由高審行的胸腔里涌到喉頭,而呂氏臨上車時諷刺的目光就像一把錐子。但他此時除了聽任高峻做些什么,自己已沒什么好辦法。

  黔州前任刺史在丁憂期間非禮丫環,致其跳崖自盡。一旦事發,高審行唯有一死,并背負大逆不道的惡名。

  這對一向視高府名譽為重中之重的高審行來說,后者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他百味雜陳地看了看隔壁人去房空的院子,發現呂氏匆忙中連院門都沒有關。

  但總算此事暫從內部壓伏下了,高峻的態度讓高審行證實了之前的判斷,原來,高峻也在乎高府的名譽。

  接下來便是那個跳崖的丫環,高審行居然連她的名字都不記得,這么看最可能出事的環節就是她的跳崖地了,萬一讓誰發現了,事情不可避免地會傳揚開來。

  他想去丫環墜崖處偷偷瞧一瞧,但終是沒敢,于是豎起耳朵聽,也沒有聽到村中人有過與此相關的議論。

  他裝作正常,拿起魚竿兒再到原來的地方去消磨時光。而翠微峰,短時間是不便去了。

  ……

  永寧坊兵部尚書府,高峻把事情都交待給柳玉如,躲出去了,好在家里還有崔夫人幫她,還有那么多的姐妹,不信她們穩不住一個呂氏。

  子午峪的突發事件讓高峻有些發蒙,但大丈夫能屈能伸。

  回來的路上,高峻說,把呂氏不聞不問地丟在子午峪,讓她挾丫環跳崖之秘、時時威脅老爺,保不齊老爺一時沖動再捅出什么婁子來。

  把她接到別的地方去,呂氏肯定不會老實呆著,因而先把她接進府來,相對來說最穩妥。

  高峻也不能就此事去子午峪問高審行,更不能與他商量什么。到目前為止高審行怎么想那是他的事,反正高峻一句與此相關的話也沒提及。

  因為長安縣令班文志接到現報,已經帶人去勘驗現場了。高峻可不想落個與原案嫌犯串通、勾聯的毛病,甚至他知情不報都是問題了。

  他也不能上朝去,天子行宮的周邊出現人命案子,轄境長安縣縣令一定會在朝堂上說起此事。他很可能隨口講出,“接案中途曾遇到過兵部高大人,”

  那么接下來,只要不想糊里糊涂地馬上將老爺供出去,高峻就只剩在朝堂上編瞎話的份了。可他不想剛剛入京上任、便先來個欺君。

  在回來的路上,崔氏曾經問過高峻,“你想怎么做?”

  不管再恨再怨,真見到高審行面臨著困境,崔氏也擔心起來。

  高峻知道黔州的刺史大人最大的弱點是什么,平時盡在掌握……只怕遇見丫環。

  高峻道,“這種事涉及天理……不大好辦啊!但讓我大義滅親想都別想。我不干擾班縣令辦案,但也不能給他通風報信吧?我接呂氏過來可不是怕了她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啊,只是看上了她的姿色了……誰不知道我高峻胃口大的很?”

  崔夫人好懸沒吐出來,呂氏連菊兒都不如,所謂“姿色”不知從何說起。

  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能讓事態再往嚴重里發展,弄到不可收拾,也不能盡由著呂氏捏著高審行的把柄、對他獅子大開口。

  崔夫人道,“已經不可收拾了!”

  高峻說,“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事發的真實情況。比如老爺、呂氏和丫環怎么同時出現在那里?丫環之死是自盡還是滅口?有沒有可能與老爺無關,只是有難言之隱而被呂氏要挾?長安縣偵破的如何?有沒有可能丫環沒死?”

  這個突發的想法讓高峻有些興奮,在馬上一擊掌,順著這個思路走下去,“那就有了兩種可能,一是她礙于顏面不會指證老爺,那我們總不該虧待了她,二是揪住老爺不放……那么老爺該受什么就受什么,我不好管。”

  崔氏被他最后的話氣樂了,納悶他的異想天開。

  高峻說,“只是這些事情我都不能插手,全要靠你們去做了。”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2/537135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