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瓦亭觀牧
長孫大人建議道,“陛下此次雖然不能去西州觀牧,那么就到?jīng)鲋菅惨曇环?dāng)?shù)氐奈渫翀鲆膊诲e。”
涼州刺史李襲譽接到消息說,大唐皇帝圣駕已到?jīng)鲋莩峭猓琶R合州官員出城,將皇帝一行迎至刺史府。
見長孫大人也來了,李襲譽對趙國公說道,“貴公子潤,已攜夫人要回西州,恰好已到?jīng)鲋萘,此時正該在黔州驛館歇息!
長孫無忌陪同皇帝出京時,長孫潤假期將畢,與妻子高堯正在長安府中做著西行的準(zhǔn)備。因皇帝一行先往涇州走了一趟,想不到雙方又在涼州碰頭了。
長孫潤大婚,皇帝只是賜以金、帛、匾額,并令太子李治親至長孫府致賀,而他并沒有出面。
此時,聽說自己的內(nèi)侄竟然也抵達(dá)了涼州,便吩咐道,“不能去西州天山牧,正說有些遺憾!朕聽說長孫潤已是護牧隊副隊長了,正好見他一見!
于是,李襲譽連忙派人去涼州驛館,請這對新婚的小夫妻前來見駕。
長孫潤和妻子高堯,知道李襲譽正是高峻六夫人李婉清之父,因而到?jīng)鲋莺笠严戎链淌犯菀娺^李大人。兩人回驛館后正準(zhǔn)備著起程往西州去呢,接信后慌忙趕來參見圣駕。
兩人見駕,跪倒施禮;实劭吹介L孫潤英武的年少有為模樣,內(nèi)心中十分歡喜。再看高閣老的孫女高堯,婚后更添穩(wěn)重、面若朝花,又是暗自點頭,并將二人勉勵一番。
長孫潤又帶來一個消息,說他八嫂蘇長史已從黔州回來,與五嫂崔嫣、四十八名天山牧護牧隊、二十名女子衛(wèi)隊剛剛到達(dá)驛館之中,因無圣上傳見,所以沒敢過來。
皇帝大喜,連聲說,正遺憾著沒見到天山牧的護牧隊呢,這不趕了個巧!于是再命人去驛館,將黔州回來的所有人全部召到刺史府見駕。
很快,在大唐皇帝的期待中,蘇殷、崔嫣,并天山牧六十八名男女護衛(wèi)一齊趕到。蘇殷與崔嫣一同進(jìn)見。
蘇殷曾經(jīng)是皇帝冊封的故太子李承乾之妃,又被皇帝塞到西州去。此時見駕,崔嫣倒好說,但蘇殷未曾開口,卻有些語吃。
因為上一次面圣時,她還口稱“父皇”,而此次……
以往不見蘇殷時,皇帝也多次猜測:她遭逢這么大的變故,絕不可能再像當(dāng)初冊封時那般端莊嫻雅。一個女子經(jīng)歷人世蒼桑,便如臨秋之卉,艷則艷矣,但多少總會染上些塵風(fēng)消磨的痕跡。
沒想到,眼前此人不但容顏宛如當(dāng)年,就連神色之中也絲毫看不出經(jīng)歷的挫折,往那一站,工整娟秀仍如同她寫上來的奏章一般。
恍惚間仿佛回到當(dāng)年,她正站在承乾的身邊……皇帝百感交集,不禁脫口說道,“你仍叫父皇!”
蘇殷重又跪倒叩頭,“父皇……”
所有在場之人,無不唏噓、眼圈兒泛紅,聽皇帝問,“高峻可曾欺負(fù)于你?”蘇殷連連搖頭,皇帝再問,“那個柳夫人呢?如何?”
蘇殷再連連搖頭,意思是柳玉如也沒有欺負(fù)自己。但她意識到陛下所問含糊,但自己這樣就可能令他產(chǎn)生誤解,遂說道,“柳妹妹對兒臣,就比峻還要好!
皇帝的臉上閃過一絲笑意,再問崔嫣,“可是實情?”
崔嫣回道,“陛下,正是實情。柳姐姐年紀(jì)還要小過蘇姐姐,她對我們其他人還時而托大,但在蘇姐姐面前卻從沒有過,偶爾還放個賴什么的。”
眾人都笑起來。
皇帝又看了一眼蘇殷,終于哈哈大笑。他想起來一直念念不忘的天山牧護牧隊就在外邊,于是起身離座。西州人多,不可能叫這么多的人都進(jìn)到大廳中來。
那些男女護衛(wèi)們此時剛剛下了馬,正在仨一群、倆一伙私議有什么事。圣駕一出來,這六十八人本來男女混雜,但倉促中各找各馬、飛身上去,竟然不見一絲雜亂,一眨眼便列隊整齊,讓眾人不住點頭。
皇帝道,“訓(xùn)練有素,是得讓人刮目相看……但你們只是去黔州接兩個人,大名鼎鼎的天山牧護牧隊,因何就去了這么多人?”
隊中有大膽些的回道,“陛下,高大人去余杭郡,不好不從黔州路過。護衛(wèi)人數(shù)又不違大都督與長史之制,女護衛(wèi)甚至還少著四人。柳夫人說,在氣勢和排場上就不能讓黔州壓一頭下去!”
皇帝從未見過柳玉如,但她以往的事跡早就塞滿了耳朵。今天再聽這些人講她又是“托大”、“放賴”,又是“排場”、“氣勢”,不但不覺可憎,反而好奇之心又添幾分。
他立刻猜到了柳夫人要壓黔州一頭的用意,反過來看了一眼目不斜視的李道宗,猛然想起他被這位柳夫人逼得喝醋裝死之事,不覺又是哈哈大笑。
這么片刻功夫,皇帝已經(jīng)開懷大笑兩次,從長安出來后還是頭一回。
李刺史原以為皇帝有什么大事專程趕來,得知了皇帝的來意,李襲譽回稟道,“那么,微臣立刻知會武威牧場一聲,讓他們做好迎駕準(zhǔn)備!
皇帝道,“不必,朕已看過了天山牧,這次還要悄悄地看武威牧!不驚動他們才看得真切,不知可有什么好所在,最好隱蔽些、又可以極目!
李襲譽道,“那么微臣便引陛下到隴山關(guān)前邊山上的瓦亭,那里一定合乎陛下的意思!
他們將護牧隊、及大部皇帝親衛(wèi)留在隴山關(guān)后,其余人陪同皇帝及兩位重臣,也不張傘蓋、從關(guān)前小道秘密爬到臨近一座山上。
山上有隱于茂密樹叢后的一座建筑,紅柱青瓦、斗拱飛檐,檐角掛著風(fēng)鈴。置身瓦亭之內(nèi),關(guān)外一里處的武威牧場盡收眼底。
遙望牧場中廄舍排列,皇帝目測道,“是座中牧,馬不少于三千匹!崩钜u譽點頭稱是。
他看場中秩序倒還算得上嚴(yán)整,廄房中隱約有馬鳴聲傳出。很快,便有一支百人馬隊從牧場中馳出,竟然往瓦亭所在的山下而來。
眾人以為走露了風(fēng)聲,這些人是來見駕的。后來發(fā)現(xiàn)不是,他們各拿刀劍、弓弩,還有人扛了十幾面箭靶,先把靶牌扛到瓦亭山底下踔?jǐn)[整齊了,然后有為首的一人招呼手底下人列隊。
皇帝示意身邊人不可探身,各人盡量用伸至亭柱前的繁茂樹枝遮掩,也不要出聲驚動他們。
山下這些人行動倒不慢,聞令紛紛列隊,但有的馬在擺靶子這么會兒功夫已踱出去十幾步啃草,于是有人跑去牽來,隊列有些拖沓雜亂。
就聽為首那人高聲說道,“弟兄們!今天練習(xí)駐馬射,誰都別偷懶!我們也算護牧隊,天山牧的護牧隊從西殺到東,名頭響遍了大唐,他們比我們多什么?”
底下人有些議論紛紛,為首的又道,“依我看,天山牧的本事未見強過我們!他們只是多了機會而已!
(https://www.dzxsw.cc/book/102342/537128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