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三國小駙馬 > 第401章 波斯滅國(一)

第401章 波斯滅國(一)


  董木泣道:“母親,我知道您和父皇的苦心,原本我以為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因為命好被您收入重義孫,以頂董家之祠。現在我終于明白當年父皇為何如此嚴厲,也明白父皇為何關心我的上進。我不愿再想過去,我只想告訴您和父皇,有父母的感覺真好!

  姜述也被這份真情感動,上前摟住這對母子,道:“睦兒,你還要知道一件事情,除了姜家子女,你幼時的伙伴劉中和劉可皆是你的哥哥。”

  董木想到這里,不由露出幸福的微笑,望著父皇少年時的雕像,心中暗自發誓,一定憑借個人能力建功立業,不墜皇室子弟的威名。

  海商并非大漢獨創,其實波斯人、貴霜人、羅馬人、埃及人很早以前便有海商,只不過因為船只的原因,航線里程較短,載貨量很低,貿易額度不高而已。自從威海船廠建成,姜述灌輸的先進知識,促成了先進的造船業和海航業,船舶越造越大,航線越行越遠,載貨量越來越多。

  大齊強硬的對外政策,是經濟繁榮的保證,因為軍事上不斷取得勝利,漢商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團體。胡商無論規模還是理念,皆被漢商遠遠拋在后面。隨著大齊捷報頻傳,接連開疆拓土,大齊人的地位隨之水漲船高,甚至不少地方傳出“寧為大齊奴,不為異族民”的諺語。

  大齊以戰俘和占領國百姓為奴,從政治體制上來講算是倒退,但是大齊目前經濟發展太快,無論是農民還是工匠,甚至力工都出現緊缺,這些奴隸恰好補充了這點。

  大齊此時實行內圣外王,百姓歷來講究仁義,這些奴隸身份雖低,但在富庶的漢人家中為奴,衣食不缺,甚至還有工錢。大量原為貧農的奴隸,生活比起以前要好得多,產生“寧為大齊奴”的諺語便不足為怪。

  大齊錢糧富足其實并沒有多少年,自姜述出仕東萊,重視種肥水土,鼓勵百姓精耕細作,農業產量大幅度提升,百姓家中才開始有余糧。與大齊相比,西方許多小國和部落,生產力并未得到多大提升,大多數底層百姓還是看天吃飯,一旦出現天災,無論是農耕部族還是游牧部族,百姓還是饑寒交迫,流離失所。

  近年主動投奔大齊愿為附庸的部落越來越多,即使號稱盛產勇士歷來十分強硬的小劃羌,也甘心屈從于大齊。為了保住遇到天災面臨的族人性命,小劃羌王流離普亞自愿到洛陽為質,而小劃羌勇士自愿從軍者占了小劃羌青壯的大半。

  大齊海外勢力的崛起不過十余年時間,依靠來自內州源源不絕的人力財力,逐一蠶食周邊蠻人占據的區域,通過文化和武力征服,觸角越伸越長。在相對平靜的西北部,大齊的勢力發展也很快,通過文化侵略和宗教侵略,近年歸附大齊的西北部落歸附者已達上百。

  大齊朝廷根據歸附部落的現狀,將溫順的部族遷至南方新下諸州,蠻勇的部族改為軍屯,分散在邊關各地,以國家薪俸供養,使他們變成大齊對外的打手,還有一些人口眾多向心力又強的部族,遷到與羅馬和波斯薩珊臨近的地區以為緩沖。

  董木參觀南海城的同時,心中生出無數感悟,說道:“南海體現了我大齊的繁榮,這些繁榮建立在強大的軍事基礎上,若非大齊軍隊無人敢惹,南海這座富庶的城市將是海賊最是惦記的地方。”

  馮思擔任董木的副手,又被神鳥機構相中,除了武藝高強,還是為數不多的文武全才,相當知情湊趣,也很健談,道:“海賊已經成了歷史名詞,原本橫行海上的幾股海賊不是被我水軍剿滅,便是轉行當了傭軍。敢于將手伸到大漢內州的海賊,我敢說有生之年不會見到!

  原先的海賊大多是海邊的強橫漁民和犯法漢人,如今國內大力發展漁業,漁民收入提高很多,早就衣食無憂,誰愿再行犯法之事?犯法漢人又可以軍功贖罪,到海上以命搏命,還不如去敢死營以軍功贖罪,說不定那天立了大功,還會被朝廷封爵,得以光宗耀祖。

  地中海附近有不少海賊,這些海賊大多也是漢人,但是這些海賊與以往海賊不同,裝備精良,戰斗力很強,這些都是水軍暗自收編經過秘密訓練的專業海賊,主要搶劫擾亂羅馬沿海城鎮,但絕不會搶劫漢商船只。

  大齊新興行業不少風險很高,與其相應的新行業保險業應運而生。凡是高風險的行業盈利很厚,保險公司收取一定費用,確保此人若遇意外其家人可得到一筆豐厚的錢財。這更讓一些喜歡冒險的大齊子弟沒了后顧之憂,以年輕人為主組成的探險隊伍越來越多,甚至有人組織船隊,開始尋找傳說中的東方美洲大陸。

  一賠十的大額保險金,讓遇到風暴損失慘重的探險隊,有了卷土重來的可能。遍布沿海各港的大齊銀行,除了貨幣的兌換周轉,還提供高利率的探險基金。情報司下屬的郵政公司,以低廉的價格為探險隊提供消息和情報。

  董木參觀完保險公司、郵政公司、探險基地,不由對父皇更加佩服。這些新興行業,皆是父皇提議創建,父皇近年并沒有多少精力過問這些,卻能根據各地匯集上去的情況,分析出這些新興行業的風險和變化,提前制定相關制度予以約束。先知先覺開創事業,并能預知以后發生的變化,光憑這一點,就讓董木對父皇充滿敬畏。

  夜幕除臨之時,軍港號聲不斷,各軍正在集結部下,換上軍裝的水軍士兵,貫甲跨刀,目不斜視,露著精壯的手臂,排成整齊的隊列點名,不需看其戰斗,便是軍容也顯示出絕對的強悍。

  大漠黃沙,一支龐大的駝隊蜿蜒而行,組成人員迥然各異,既有身體強壯的黑奴,也有深目高鼻的波斯薩珊護衛,周邊還有十余名身材窈窕、布巾掩面的少女。

  中央兩個最大的駝帳,一頂是黑色,一頂為白色。黑色駝帳之中,一位二十余歲的貴族正不停地咒罵:“該死的光明教,該死的大齊人!還有這煩人的黃沙,這惡毒的太陽,偉大的光明神吶,你怎能拋棄我們,乃至你的信徒都成為我的敵人!

  駝隊停了下來,護衛們臨時建好一處可以遮蔽陽光的營帳,一位身材火爆的貴婦人頭戴面巾,侍女上前扶她從白色駝帳中下來。貴婦走進營帳,對身邊侍女道:“你去看看,皇帝陛下怎么還沒過來?”

  話音未落,青年男子從門中走了進來,“母后,還要走多久?這里除了沙子還是沙子,該死的光明教叛徒,該死的大齊人……”

  青年男子坐在貴婦人身旁,一

  位侍女用浸水的紗布幫他擦拭面部,另一位侍女打開一瓶水送到他的嘴邊。貴婦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青年,眼神里滿是失望之色,語氣嚴厲地說道:“皇帝陛下,如果你不想變成大齊的俘虜或是奴隸,就請你馬下停下牢騷,要知道我們不是出來游玩,而是逃亡。”

  青年男子神色大變,推開身邊那名侍女,急道:“母后,我不想變成俘虜,也不想變成奴隸,我們趕快啟行吧!

  青年男子便是波斯薩珊最后一任皇帝啟非,貴婦人則是一直執政的蘇菲太后。在波斯薩珊王城被圍以前,蘇菲太后帶著忠心的侍衛逃了出來,擔心被大齊人追上,不敢經過人煙稠密之處,而是沿著荒無人煙的沙漠穿行。

  周瑜統軍進入波斯薩珊境內,前軍郝昭部所向披糜,進軍速度雖慢,過程卻異常順利。光明教徒數量多的地區,光明護教軍所到之處,信徒紛紛響應,幾乎沒有遇到成編制的抵抗。甚至許多信徒拿著簡單的武器,尾隨其后,隨著大軍不斷深入,這些志愿者越來越多,最終迫于糧草壓力,郝昭不得不采取限制措施。

  大齊數路大軍齊發,郝昭統領光明護教軍為前鋒,周瑜部為中軍,李繼宗為左軍,右軍則是公孫瓚、龐德、高覽三路重騎兵。郝昭部得光明信徒之助,勢如破竹,所到之處守軍非降即潰,間接影響了波斯薩珊其它方向的守軍。

  周瑜見光明教人心所向,索性讓光明護教軍分出兩路偏師,為左右兩路大軍的前鋒。分兵之后,奇效立現,左右兩路大軍速度頓時提了上來,諸軍如同幾支巨大的箭頭,迅速殺向波斯薩珊王城。

  蘇珊太后連續接到前線潰敗的消息,計算目前戰力,知道絕無抵擋之力,當下以皇帝西巡為名,攜帶大量銀錢物資,在忠心的三千侍衛保護下西逃,將守衛重任委托給首相安不拉那和戰神約途。

  蘇珊太后與啟非出城不久,安不拉那與約途接連數日召集朝中眾臣商議對策,內有光明教眾響應,外有大齊雄兵壓境,眾人早已人心惶惶。太后與皇帝雙雙出走的消息,帶走了眾人最后一點希望,就連一向不服輸的約途將軍,也悲觀地表示,與有大齊精兵相助的光明護教軍作戰,沒有一點取勝的可能。


  (https://www.dzxsw.cc/book/102286/53424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