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征高句麗(三)
“要和漢人決戰(zhàn)了!”
“對,到了決戰(zhàn)的時候了!”
高句麗士兵們在將領們的激勵下,似乎天大的功勞可以唾手可得,行軍途中還在熱火朝天的討論。在他們眼中,李繼宗是高句麗的軍神,決戰(zhàn)時刻已經(jīng)到來,這次戰(zhàn)斗不僅可以趕走漢人,而且可以取得一次萬民景仰的大捷。
李繼宗并不樂觀,甚至有些悲觀,漢軍兵力倍于守兵,皆為訓練有素的百戰(zhàn)精銳,又有五雷大法等道法相助,這位征戰(zhàn)沙場多年的老將,在與附近各族征戰(zhàn)中幾乎戰(zhàn)無不勝,但對漢軍卻有深深的畏懼。軍人皆向往勝利,李繼宗此時卻找不出任何勝利的理由。合郡之兵傾巢而出,無異于孤注一擲,三道防線已失其一,依仗帽水地利固守,也許可以阻住漢軍的步伐,但是現(xiàn)在討論勝利實是為之過早。
奔流不息的帽水水流湍急,尋常人根本無法渡過,唯一可以通過的小石橋成了阻擊漢軍唯一防線。
此時,姜述現(xiàn)身帶來巨大轟動,漢軍大營沸騰起來。刀槍鏗然,戰(zhàn)馬嘶鳴,各色旌旗爭相招展,三軍將士吼聲如雷。各營人馬都在積極準備,今日到了建功立業(yè)之時。
漢軍大帳內(nèi),沒有接到軍令的將領皆披掛停當,齊聚帳前聽令。姜述表情相當輕松,守軍主力聚集帽水大營,那就讓他們品嘗一下大炮的威力,高句麗人來的越多,死的越多。
姜述從營帳出來,巡視各軍,不得不承認趙云練兵的確不同凡響,部下雖然多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之輩,但大戰(zhàn)前如此鎮(zhèn)定從容、有條不紊,確實不可多見。
“嗚嗚嗚!”突如其來的號角聲響起,安詳寧靜的清晨一下子被驚醒。
高句麗軍號角聲響起以后,帽水南岸的漢軍突然響起密集的號角和震耳欲聾的戰(zhàn)鼓!
李繼宗不理漢軍的號鼓聲,命令左右用族語指揮,各軍依照旗令,很快排好一個方形大陣。對于只有通過小橋才能前進的漢軍來講,這種密集防守的陣形最為有效。
坐在高處觀戰(zhàn)的姜述,右手一揮,旗手隨即用旗語傳達軍令,正在山腰上待命的甘寧遠遠望見,大呼道:“點火、隱蔽、掩耳!”
早已瞄準的炮火開始發(fā)射,威力巨大的實心彈密集射向高句麗軍擺好的軍陣。面對五十門大炮的射擊,高句麗密集的軍陣成了一個笑話,一顆顆炮彈落地之后,隨之從堅硬的土地上彈起,形成威力巨大的跳彈,在軍陣內(nèi)犁出一道道血紅色的色彩,繪成一幅讓高句麗大軍為之喪膽的恐怖畫面。
李繼宗愣住了,那群心氣奇高的部將們愣住了,那些想建功立業(yè)的士兵們愣住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威力如此強大的武器,他們驚呆了,甚至沒有想過要逃跑。
炮兵臨時指揮官甘寧,絲毫不會耽誤任何一分一秒,大聲發(fā)令:“左向25度,西北二,全體都有,點火……”
第二輪炮彈灑向敵軍最密集處,冰冷的炮彈碰上內(nèi)心已經(jīng)冰冷的高句麗士兵,卻迸發(fā)出火熱的絢麗色彩。李繼宗的雙眼紅了,軍人的榮譽決定了他不可能不戰(zhàn)而退,他只能不斷下達軍令,讓后面的士兵去補充軍陣空缺的位置。
李繼宗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致命的問題,敵人的兵馬并未上前,現(xiàn)在損失的只是己方的士兵,而且部下的損耗速度遠遠超過了激戰(zhàn)。兩輪炮彈過后,已經(jīng)有千余士兵倒在血泊里。
李繼宗內(nèi)心忽然變得蒼白無力,他機械地下達軍令,旗手機械的發(fā)出旗令,士兵們機械地依照旗令行動。而炮火似乎沒有休止,炮彈再一次落向密集的兵陣,將整齊的軍陣攪碎,如同用手揉碎薄紙那般簡單。
李繼宗在四輪炮彈過去以后,這才發(fā)現(xiàn)軍陣內(nèi)已是殘肢滿地,士兵們不敢違抗軍令,閉著眼睛戰(zhàn)戰(zhàn)兢兢站在原地,無情地殺戮早已奪走了他們的士氣。
已經(jīng)減員一半了,若是平常的軍隊早已四散而逃,李繼宗如今甚至渴望部下逃個一干二凈,僅僅將他自己的生命留在這里。但這是李繼宗的部隊,是他的嫡系部隊,用殘酷軍紀訓練出來的部下,很可能會戰(zhàn)到一兵一卒。
第六輪炮彈發(fā)出以后,大炮的炮筒已經(jīng)紅了。姜述望著減員超過大半的敵方軍陣,忽然感覺眼前這位敵將是位大才,只余不到三成的士兵竟然沒有逃兵,很難有將領能夠做到這一步。
大炮在用水降溫,漢軍士兵經(jīng)過短暫震驚后早已恢復過來,正在將校的口令下做著各種準備動作。姜述的軍令沒有下達,他意識到部下與眼前這些接近于瘋狂的敵兵交鋒,定會損傷不少。與其這樣,不如靜觀其變,或等敵軍撤退之時追擊;或等待敵軍主動進攻,借助布置好的立體防御有效殺傷對方;最好敵軍這般靜止不動,等大炮再送給他們幾輪炮彈。
李繼宗麻木的大腦終于反應過來,他明白了敵軍的用意,出于一位軍人的榮譽感,他沒有下令部下撤退,而是下令全軍沖鋒。士兵們已被方才發(fā)生的一切嚇得失去了理智,聽到軍令以后,許多士兵一動不動,最后在隊友的推搡和提醒下才行動起來。
原本用于阻擊漢軍的小石橋,如今成了與漢軍短兵相接的障礙,高句麗士兵行到小石橋時,士兵們排成三排,開始往河南岸沖來。
只聽駑箭聲響起,漢軍天下無敵的強駑有了用武之處。在這狹窄的空間,強駑的威力絲毫不下于大炮。小石橋上很快就堆滿了高句麗士兵的尸體,不時有尸體落于水中,染紅了大片水域,隨著湍急的水流漂往遠方。
“上巨盾,弓箭手掩護。”李繼宗終于下達了今日最理智的軍令。
“親衛(wèi)營全體聽令,手雷準備,按列依序擲出!”強駑威力雖大,但是穿不破巨盾,對其后的高句麗將士殺傷力不大。列在陣后觀戰(zhàn)的親衛(wèi)營士兵依令上前,持盾排成數(shù)列,距離小石橋二十余步時,從腰間取出一個黑黑的物體,狠狠拋向敵軍。
只聽“轟轟”幾聲巨響,黑物體的威力超出了強駑,前方的巨盾手被炸死,連數(shù)張巨盾都被炸碎。沒有巨盾掩護的高句麗士兵下場是十分可悲的,強駑再次發(fā)威,收割著高句麗士兵的性命。
短短一個時辰,萬余高句麗精兵只剩下不足兩千,還有一半傷者。李繼宗看到這個情況怔在那里,不知軍令如何下達,進攻無疑是自尋死路;撤退?在虎視眈眈的敵騎追擊下,相信沒有太多活命機會。
在嚴酷的軍令下,高句麗士兵如飛蛾投火般,以自己的生命去維護軍人的尊嚴。姜述不由有些動容,他對李繼宗產(chǎn)生了深厚的興趣,他小聲囑咐了典韋數(shù)句。
“全軍撤退。”李繼宗終于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但是為時已晚,近萬精兵只剩余千余。
“全軍追擊。”看到敵軍開始撤退,姜述也下達了軍令。
“將軍!將軍!將軍快走!”絕望的部將不顧插入身上的利箭,對臉色慘白的李繼宗大叫道。
高句麗人似乎被嚇傻了,似乎變了行尸走肉,聽到撤軍的命令以后,知道逃命的不足三成,許多人似乎失去了意識,在漢軍騎兵的利刃之下,幾乎沒有像樣的抵抗,漢軍砍瓜切菜般將哀號逃命的高句麗人一一解決掉。只有數(shù)位部將拿出武器,但是對上一馬當先的典韋、許褚、趙云這等勇將,他們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兩個親衛(wèi)將李繼宗強行推上戰(zhàn)馬,撥轉(zhuǎn)馬頭企圖逃命,忠誠的親衛(wèi)一左一右代李繼宗奮力抵擋進攻的漢軍。典韋、許褚、趙云三名一流戰(zhàn)將,幾乎同時將目標鎖定在李繼宗身上,早已有備的典韋比其余兩人更快,一刀便在李繼宗坐騎上劃開一條血口子。趙云長槍一掄,生生別住了馬腳,戰(zhàn)馬一個踉蹌,李繼宗身軀便往前掠去,重重地跌在地上,手中武器飛出老遠。
這一摔似乎讓李繼宗恢復了理智,他翻個跟頭緩沖一下力道,立起身來忽然往前疾奔。李繼宗方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他要進京告訴東川王,一定要舉國投降,因為高句麗根本沒有與漢軍為敵的實力。
城池近在咫尺,李繼宗奮力奔跑幾步,似乎被什么絆了一下,一下子跌倒在地。李繼宗感到鉆心的疼痛,他狼狽地立起身,忽然發(fā)現(xiàn)面前出現(xiàn)一匹健馬,馬上坐著一位魁偉健壯的將軍,手持雙鐵戟。
典韋看著李繼宗,并未再行出手,呼喝親兵道:“把他捆起來,送到大將軍處。”
;
(https://www.dzxsw.cc/book/102286/534230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