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恢復(fù)并州(二)
曹操準(zhǔn)備妥當(dāng),諸將皆已召至長安,正待下達出擊將令,高柳傳來急報,當(dāng)即召集眾人商議。文武聚齊,曹操道:“袁紹與匈奴聯(lián)兵攻打代郡以前,曾經(jīng)上表朝廷出兵策應(yīng),今已安排妥當(dāng)。今日突然接到急報,袁紹、匈奴聯(lián)軍大敗,匈奴王呼廚泉戰(zhàn)死,袁紹殘部逃回并州,傷亡慘重。”
眾人皆大驚失色。歷史上曹操謀士眾多,如今主要謀士皆被姜述提前挖走,當(dāng)前謀主為戲志才。戲志才道:“姜述主力三十余萬,皆百戰(zhàn)精兵,實力在我朝兵馬之上。高柳之戰(zhàn)原本可以牽制姜述大量兵力,沒想到袁紹敗得如此迅速,并州元氣大傷,已無牽制之力,姜述北方主力隨時可以南下。前番謀劃皆成空談,在下以為目前不宜與其交鋒。”
李催、李肅曾與姜述交過手,內(nèi)心對姜述懷有畏懼之意,皆不愿與其為敵,聽罷戲志才所言,紛紛出言附合。
曹操環(huán)視眾人,道:“姜述新勝,兵馬士氣正高,袁紹新敗,并州無還手之力。若不出兵牽制,姜述必會攻打并州。并州若失,長安東北門戶洞開,若是姜述來攻,我等如何抵擋?”
李肅道:“姜述接掌洛陽大權(quán)以來,并未尋釁周邊。幽州之戰(zhàn)是張純作亂,引烏恒人入境劫掠,惹惱其統(tǒng)兵北上。后來韓馥不奉洛陽朝令,又欲讓地與袁氏,姜述這才趁勢奪了幽州。此次與袁紹交戰(zhàn),是袁紹聯(lián)合匈奴攻打代郡在先。若我等不主動開戰(zhàn),我認為姜述短期內(nèi)不會主動尋釁。”
郭汜道:“姜述無故奪了廣陵,不是尋釁嗎?”
在座文武多有知道內(nèi)情者,知道此事是陶謙無理在先,內(nèi)幕并不光彩,又牽扯到曹操,因此無人搭話。郭汜等將平常駐兵在外,不明真相,見李肅暗使眼色,郭汜也不再做聲。
眾人皆沉默不言,曹操道:“如今諸州不奉號令,錢糧賦稅皆不向朝廷交納,朝廷所得賦稅不多,然而兵馬甚眾,已是不堪重負,諸位有何妙策?”
論起政事,西涼眾人皆閉口不談,這是他們的弱項。戲志才道:“姜述占據(jù)地盤甚大,人口眾多,兵馬精而不眾,又注重內(nèi)政,境內(nèi)糧錢豐盈。此次袁紹即便不敗,諸侯齊力協(xié)力,速戰(zhàn)速決,或能取勝。倘若相持日久,彼錢糧可以為繼,而我等錢糧定會不足,久戰(zhàn)必敗。丞相所言之事,不外乎人口、錢糧兩事,朝廷不能養(yǎng)活太多兵丁,只有兩策可能解決,裁兵或者拓土。”
長安文臣因為劉協(xié)之故,大多依附曹操,西涼將領(lǐng)把持軍職要職,曹操雖在軍中安插夏侯淳、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將,畢竟時間急促,諸將威信未立,麾下兵馬不多,軍中影響力有限。西涼諸將向以兵丁為命根,裁兵之舉自然不會同意,均贊成拓土之策。
戲志才言:“姜述實力強大,目前不宜交鋒,已成定議。我朝兵馬雖多,然實力不如姜述,但是不弱于其他諸侯。南邊劉表,西北韓遂馬騰,北部袁紹,西南張魯、劉焉。諸人以張魯實力最弱,不奉號令,漢中又是富庶之地,可以屯兵。若下漢中,可望蜀矣。若得蜀地,天府之國,朝廷錢糧窘境可解。”
諸人皆無異議。曹操道:“諸位若無異議,暫罷前番出兵洛陽之議,集中兵力討伐漢中。”
正在此時,曹純匆匆進來,道:“報丞相,接到北方緊急軍情,姜述統(tǒng)兵追殺袁紹,又遣呂布奪了陰館,現(xiàn)袁紹殘部北逃,生死未卜。”
眾人大驚,議論紛紛,曹操與袁紹有舊誼,道:“袁紹新附朝廷,不好不救,諸位以為該如何行止?”
眾人面面相覷,室內(nèi)頓時肅靜下來。侍中涼盛道:“述軍緊追不舍,袁本初危在旦夕。交兵之處,遠在北疆,即便如今發(fā)兵,亦不可救。不若靜觀其變,袁本初倘若逃脫,必會遣人求援,可順勢遣將入并州。若袁公路真有難,我軍鞭長莫及,安能救之?不若靜觀其變。”
議郎張范道:“雁門之西為新興、云中,袁本初殘部北上,應(yīng)是投此兩處。北地離新興、云中很近,如今為馬騰部下占據(jù),不若傳命馬騰起兵。”
牛輔道:“馬騰依附洛陽,豈能與姜述交惡?”
張范搖頭道:“不然。韓遂、馬騰皆有自立之心,往昔依附洛陽,為遠交近攻之故。并州若為姜述所得,馬騰必不自安。聞韓馬皆與袁本初暗通信息,便是此故。若朝廷下旨,賜予高官,資其錢糧,再派人說之,其或會興兵。”
秋天的夜晚略有些涼意,月光明亮,地面上似灑了一層銀霜。高懷伏在官道旁的大樹后面,正警惕地仔細甄別附近傳來的聲音。高懷是高順的遠支族人,現(xiàn)是呂布部下斥候營伍長,依令在附近區(qū)域監(jiān)視,防范袁軍趁夜逃跑。呂布擔(dān)心走了袁紹,將手下斥候全部派了出來,分為二十個小隊安排在不同區(qū)域,高懷這個小隊負責(zé)監(jiān)視這條大道。
月亮漸漸移到西方,夜已經(jīng)深了,伏在地上的高懷有些困意,他揪了幾片身邊的雜草,放在嘴里咀嚼,苦澀的滋味讓他呸了幾口,人卻精神了不少,這是高懷自己琢磨的小竅門,犯困時十分有效。
高懷是個孤兒,從小靠族人救濟,吃百家飯長大,身體一直健康得很,他與高順的年紀(jì)相仿,卻比高順提前躥高,十二歲長得便像個青年,為別人幫傭謀生。高順家境不錯,看他可憐,經(jīng)常接濟他,無事時教他認幾個字。高懷認為識字的人都很高貴,學(xué)得很認真,雖未正式讀過書,但是識字不少。
后來高順當(dāng)了校尉,讓高懷做了隨身親兵,見他做事認真,頭腦比較靈活,又將他推薦給呂布,進了斥候營,后來因功升為伍長。斥候身份比普通士兵要高得多,伍長待遇比什長還高,高懷為此興奮了很長時間,因為他已算是一位低級軍官了。
再到后來呂布降了姜述,高懷也成為朝廷士兵,這在他看來實屬正常,就如當(dāng)初從丁原部轉(zhuǎn)成董卓部一樣,無論名義上最終屬于誰,對于普通士兵來說沒有太大的差別。
不久軍中實行新政,管理制度參照青州軍實行,這讓他感到十分興奮,因為青州兵丁都有軍餉。第一次領(lǐng)軍餉時,都伯陪著一位軍官到軍中,將兵丁召集起來,詳細詢問記錄每位士兵的情況,并問軍餉是否需要發(fā)給家人。高懷沒有親人,軍官問明情況,拿著一張卡片問他,每月要現(xiàn)錢還是記帳,若是記帳就收下這張卡片,需要花錢的時候,憑卡到大漢錢莊提取現(xiàn)錢。盡管大漢錢莊信譽很好,已在各地建了數(shù)十家錢鋪,但是高懷不相信卡片,他認為還是現(xiàn)錢讓人感覺踏實。此后,每月月底軍官都會到軍中,給兵丁發(fā)餉,每個兵丁上前領(lǐng)餉或在卡片上按手印,軍官都會隨口說道:“餉錢是丞相的恩德。”
高懷終于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錢,他十分興奮,他很感激丞相。傳說丞相是天上的星星,下凡人間救助萬民、造福百姓。傳說雖然很美,畢竟只是故事,距離小人物十分遙遠,餉錢卻把丞相與他拉得很近,錢雖然不多,卻是丞相給的。
高懷想起丞相,不由想起那次丞相的講話,不由干勁十足。高懷曾經(jīng)見過丞相,那天完成訓(xùn)練之后,郎將集合全軍,帶到營前,道:“丞相今天前來視察,都打起精神,別給老子丟面子。”
呂布是一條好漢,很能打仗,除了上次栽在丞相手中,從未敗過。丞相年紀(jì)不大,相貌很英俊,有一種懾人的威勢,他的眼睛似能看透人的心靈。丞相是大英雄,平常威風(fēng)凜凜的呂布,在丞相面前像一個乖寶寶,恭恭敬敬跟在丞相身后。丞相講話沒有大道理,說得都很樸實,兵丁們都能聽懂,一席話很暖人心,讓兵丁們知道打仗不是目的,奮力殺敵最終是讓天下和平,異族不敢欺凌,百姓安居樂業(yè)。高懷聽完這席話,感覺渾身充滿力量,原來當(dāng)兵不僅可以吃飽飯、拿餉錢,而且很有意義,要負起保家衛(wèi)國的光榮責(zé)任。
高懷過慣了苦日子,從不亂花錢,后來餉錢攢得多了,見戰(zhàn)友將錢存入錢莊,換成一個卡片,攜帶十分方便,高懷也有些意動,到了錢莊,拿出銀錢要換成卡片的時候,卻又舍不得,最后將餉錢換成金子,一直隨身藏在懷里。
高懷想到這里,摸了摸甲衣內(nèi)的硬物,不自覺地笑了。正在這時,身下忽然傳來輕微的顫抖,高懷猛然打了個激靈,快速跑到官道上,伏身傾聽。遠方傳來急驟的馬蹄聲,從聲音判斷至少數(shù)百人以上,高懷立刻發(fā)出幾聲悅耳的鳥叫,這是斥候間傳遞的暗語,他的手下會依照暗語迅速行動。
手下迅速將戰(zhàn)馬從樹后拉出來,道:“伍長,快走吧,敵軍快要到了。”
;
(https://www.dzxsw.cc/book/102286/53422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