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禍國之策
?董太后替小皇帝宣布大赦天下,言帝王登基,應有澤披蒼生之念,即便重刑犯也可免死罪,無罪釋放。
之后大司儀鄭玄宣讀詔書,詔書大段大段,極為繁瑣,詔書宣示了漢朝皇子劉協乃是德威正統,乃真命天子,隨后大司儀手捧詔書,下臺階,將詔書放入云盤之中,禁軍鑾衛擎執黃蓋,手持云盤穿梭于四方將士,再鳴鞭處處。
隨后由三朝老臣盧植手捧傳國玉璽,將傳國玉璽交予董太后與劉協手中,董太后起初也有些激動,但她很快發現傳國玉璽是個假貨,險些氣得一下摔爛,但為了讓登基大典進行下去,只好笑得比哭難看的收了起來。
宮中樂手開始演奏,劉協由董太后扶著,終于登上了皇位,宛轉悠揚的曲調后是慷慨激昂的振國曲。劉協再接受百官朝賀,以及四方朝賀,登基禮畢。
當然還有最后一項,祭告宗廟、社稷以及萬民!正當董太后欲要牽著劉協出門行祭祀時,下方突然有人站了起來,目光灼灼不讓的盯著董太后與劉協這對孤兒寡母。
“漢室宗親劉君郎有要事啟稟,請太后與皇帝準可!”劉焉摸著胡子出列,朗聲道。
“劉皇叔,今日是陛下新登基之日,你怎可在此時起奏?”盧植大聲疾呼,他有一種極為不好的預感。
“下官也有事起奏,望太后與小皇帝同意!”董卓大大咧咧的站了出來,粗聲道。
“聽聽倆位說話也并無不可!”呂布含笑言道。
瞬間殿內鴉雀無聲,任誰都知道劉焉,董卓,呂布三人合力出言所代表的份量,許多大臣不禁懷疑三人是串通好一起開口,還是無意間的聯合?
“君郎有話但說無妨,在殿內的都是對大漢忠心耿耿的忠臣,本宮相信!”董太后無可奈何的瞥了呂布一眼,她知道若沒有呂布支持,她這個皇太后早就被陰險毒辣的何皇后給廢了。
“謝太后與陛下!”劉焉神色一正,便道: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州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劉焉話音一落,呂布竟然發現他聽懂了,這不就是赫赫有名的州牧令嗎?簡單的來說便是要從中央選派要員加強對地方的領導,并夸大地方官的權力,使其能夠更加有力的鎮壓各地的叛亂。這番話簡直是說得比唱的還好聽,聽起來多為朝廷著想啊,聽起來多大義凜然啊,然而,這番建議的背后,卻不得不說,實乃禍國之策!
呂布用后世的眼光仔細想想,漢朝之所以會滅亡根本不是‘秦朝方式’,即亡于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張角夠牛吧,席卷八州,擁黃巾百萬,但是沒卵用,還是被鎮壓了。漢朝著實是亡在了‘周朝模式’上,即是亡于諸侯的反叛不臣。中央要員下派地方,手中有了相當大的權力,對付黃巾當然更加靈活有力,那么反過來對付中央呢?
其實想想如今所謂的朝廷不過是一群婦女兒童殘疾人,劉焉,劉虞,劉表等漢室宗親本來就不會把他們放在眼里,更可況是山高皇帝遠,若是成年人為皇也罷了,但區區小兒當皇帝,他們這些也有高祖血脈的人又豈會服氣?這個州牧令的實施,實際上就是把東漢由中央集權變成了分封諸侯,諸侯在封地里各做各的土皇帝,這不就是類似于周朝的君王在京,其余封地在外嘛?
呂布雖然洞悉了劉焉的打算,但并不代表他就要提醒董太后與劉協這一對孤兒寡母,反而要借勢將這個政策推行實施下去。
“這個事能否容許哀家考慮考慮?”董太后猜不透劉焉的用意,所以想先拖下,然后私下找信得過的大臣商議。
“末將贊同劉皇叔的建議,此事何須商議嗎?黃巾余孽,人人得而誅之!”董卓目光如狼,狠聲道。
“董卓,你怎敢如此喧嘩!”盧植氣得面色鐵青,質問道。
“董某人不過是憂國憂民,罷了!”董卓冷哼一聲,道。
“本候也覺得劉皇叔的建議,挺好!”呂布笑瞇瞇,突然出列道。
“這,哀家,哀家……”董太后見呂布也突然插言,瞬間懵了,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其實太后勿需憂慮,本候覺得劉焉劉皇叔做個益州牧綽綽有余,而劉虞做個幽州牧也好,劉表做個荊州牧尚可,董仲穎可為涼州牧,丁建陽可為并州牧。”呂布笑著說道。
劉表大喜,丁原狐疑,董卓納悶,劉虞在沉思,如同一個個被餡餅砸中的人,反應不一。各自的情緒不過一小會,就通通化為了興奮激動,目光如火的盯著董太后的唇。
呂布內心一笑,這叫什么來著,大概可能是利益綁架?別人想得到利益,你看你們不好意思開口,本候就將你們想要說的話通通說了。
盧植眼見諸人意動,連連給皇普嵩與朱等人打眼色,朱深吸口氣,出列道:請太后三思!
“公偉此言差矣,新皇之所以能登基,殿內的許多人都功不可沒,莫非不該獎賞嘛?殿內的人輔助新皇登基,都是忠心耿耿,本候看不如將他們外派,主政一方,豈不也是一段佳話?”呂布臉上掛著溫暖的笑,說道。
“請太后與陛下恩準,這是利國利民之策啊!”
“是啊,功在千秋,利在社稷啊!”
“吾等愿為大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吾等…………”
呂布畫了一張大餅,又規定了殿內的人誰都能狠狠咬一口,來看看殿內是忠臣多還是奸臣多呢?你開玩笑吧,當然是奸臣多了,忠臣叫得再響亮在阻擋了這些奸臣的利益面前,簡直是多嘴多舌啊!
董太后耳中只能聽到功在千秋,利在社稷的聲音,又見幾乎所有的強勢諸侯,譬如呂布,譬如董卓,譬如丁原等人一致支持。本來該給予她支持的一干皇室宗親也是懇求的一個比一個懇切,她終于知道什么叫做無力回天的感覺,這下她想不準也不可能了,除非她不想讓登基大典的祭祀進行下去。
在如此敏感的時機,被劉焉抓住機會提出了如此一個有目的性的策略,她身為當朝太后,本該垂簾聽政,權傾天下,卻發現是她真的想多了……
她有些意興闌珊:就,就按冠軍侯的話辦吧!哀家累了!
"
"
:。:
(https://www.dzxsw.cc/book/102251/532229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