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極仇 > 第136章 守靈

第136章 守靈


  栗板真的專機灣流G550從彩康省蛟洋國際機場起飛,四十五分鐘以后,到達新沃機場。

  新沃市領導早已在機場等候。由于時間緊,省里已交代不再舉行歡迎儀式。一下飛機,當地政府的領導前來熱情迎接。一番寒暄之后,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栗氏兄弟就登上中巴,直接前往大隆縣青山鎮青山村。

  中巴在寬闊的高速公路上奔馳著。

  公路兩邊青山如黛,郁郁蔥蔥,綠浪撲面,讓久居大都市的栗翰青、栗翰梅姐妹倍感清爽宜人。

  不一會,她們就看到了公路的左邊、在那巍峨的群山腳下,一個村莊豁然出現。這個村莊坐落在一片寬闊的平地上,地面綠意盎然,一幢幢別墅洋樓拔地而起。這些房子紅磚碧瓦,高低不同,錯落有致地分布著。

  在村莊的南面,一條寬闊的河流像一條綠色的帶子,靜靜地從村莊中間蜿蜒流過。

  “哇塞!太美麗了,太爽了!”

  “那是河吧?我要去抓魚。”

  看到眼前如水墨丹青般的奇妙畫面,栗翰青、栗翰梅忍不住興奮地叫了起來,大聲歡呼,連連贊美。

  車子下來了高速公路,在綠樹成蔭的水泥路上穿行。接著,一幢氣勢雄渾的高樓漸漸映入眼簾,樓頂上的“宗親閣”三個大字十分醒目。

  十分鐘后,車子就在這幢“宗親閣”的大樓邊上停了下來。

  “青青,梅梅,到了,到老家了!”闕妮大聲說道,“大家準備下車,帶好行李,注意安全。”

  魏副省長他們為了不影響栗氏家族操辦治喪大事,在栗板真老家禮節性地坐了半小時后,就先回到新沃市,馬不停蹄地調研自己分管的工作去了。

  終于回到養育自己的家鄉懷抱了,這里的一草一木、一家一院、一沙一石,是那么的樸素和親切!回憶起當年勤勞儉樸、忠厚善良的父母親含辛茹苦,忍饑挨餓,奮斗不息,把三個兒子送進學堂、拉扯成人并培養成才,幾十年來歷經數不清的艱辛,栗板真、栗板探兄弟倆心潮澎拜,思緒萬千!

  早年,栗氏祖宗在建造祖屋的時候,就很虔誠地認為,一族一人的成敗興衰,與屋宇及祖墳的風水息息相關,所以在對祖屋擇基選址時,他們對地形、日照、風向、氣候和自然景觀等方方面面極其講究,對涉及到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風水大師的嚴加分析和精準測算,并據此決定建筑物的方位、布局。

  在孩提時代,栗氏兄弟和其他叔伯子弟姐妹們一起,生活在這將近一千平方米的大家庭中。

  這幢樓房分上、下兩層,為磚石土木結構,走廊由青一色的鵝卵石鋪成,屋頂覆蓋厚實的青瓦,院內石雕、木雕、灰塑、壁畫等比比皆是,工藝精湛,栩栩如生。

  同時,院內栽種桂花樹、茶樹、牡丹等樹種,給他們的童年帶來了許多歡笑和快樂。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經過兩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這幢古老的建筑依然挺拔矗立,完好無損。

  新一代的栗氏族人走南闖北,奮力拼搏,一個接一個功成名就,一個接一個搬出養育他們的老屋,一個接一個建起了頗具現代化特色的別墅和小洋樓。

  栗氏兄弟事業發達之后,收到宗親家信一封,提及宗祠頹敗、亟待解決事項,當即慷慨解囊,把祀奉列祖列宗的栗氏大宗祠裝飾一新,使祠堂更加寬敞、明亮和莊重。

  栗氏大宗祠結構嚴謹、氣勢非凡,主殿及其兩側殿均飛檐翹角,群龍盤脊。

  宗祠坐落在青山村的河谷盆地,四周群山疊翠,風景秀麗。宗祠共有有大廳二棟、大小客廳二十六間,住房一百零四間,占地五千六百平方米。

  院中蒼松翠柏,肅穆幽靜,山水相依,香火甚旺。

  祠堂大門由能工巧匠設計,兩旁為巨大的大理石柱,上面鐫刻一副金字對聯。

  大門前面是用鵝卵石鋪成的金菊狀圖案的大坪,大坪前面是一個半月形的池塘,池中微波漣漪,游魚戲水,琪花瑤草,點綴其中,美不勝收。

  佇立門前極目北望,但見層巒疊嶂,滿目蒼翠,山峰如練,宛若一條蒼龍飛舞,雄起一方,氣勢恢宏,無不令人心中激蕩。

  當年在修繕和裝飾栗氏大宗祠的同時,栗氏兄弟再度解囊,在宗祠旁邊建起了一幢名為“宗親閣”的六層大樓,大樓按照酒店式公寓設計,一切設施應有盡有。

  為了保護和管理栗氏大宗祠和祖屋,栗氏家族專門成立了九人組成的宗祠管理委員會,日常負責宗祠、祖屋的巡檢、養護、修繕等工作。“宗親閣”除了一、二層供管理人員居住外,其它樓層全部為來自全國各地追根朔源、參拜祖先的宗親居住,祭祖時也作遠地裔孫的食宿之所,一切費用全免。

  這次回來,栗氏兄弟決定,家人和隨行人員必須全部住在宗親閣,以表達對祖宗的敬仰和愛戴。

  他們一行十二人住在宗親樓的第六層。

  從房間的窗戶望去,宗祠、祖屋全景盡收眼底,一覽無遺。

  靈堂設在栗氏大宗祠的主殿正中央。

  栗板真、栗板探兄弟在這里以最隆重的方式,為母親舉行最后的告別式。各路親朋好友、父老鄉親、社會各界代表等紛紛前來靈堂進香,祝愿老人一路走好。

  栗氏全家男女老幼披麻戴孝,對前來吊唁的人一一跪謝。

  按照當地風俗,栗氏兄弟眾親必須在靈堂守靈七天七夜。

  到了第三天,看到車苗、闕妮和栗翰青、栗翰梅姐妹倆倦容滿面,呵欠連連,栗氏兄弟征得了族中長輩的同意后,就讓他們先去睡了,只留下兄弟倆在靈堂陪伴守候。

  接連幾天的奔波和應酬已經使車苗、闕妮疲憊不堪。她們回到房間,一邊伸著懶腰,一邊監督孩子洗完澡。把她們安頓好后,她們才去洗漱了一番,換穿了睡衣,帶著濃濃的倦意,一躺下就沉沉睡了過去。

  栗板真、栗板探兄弟一左一右,分坐在供桌兩邊的藤椅上,凝視著靈堂上方母親那帶著慈祥笑容的遺像,靜守著她的骨灰。

  供桌上香燭高燒,縷縷煙柱裊裊上升,在靈堂上飄飄蕩蕩,繚繞不去。

  不知過了多久,兄弟倆再也抵擋不住濃濃的倦意,竟自昏昏睡去。(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102232/53159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