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福王
京城,文淵閣。
“原來是這樣!”
一間廂房里,李宏宇合上手里的公文后不由得喃喃自語了一句。
公文是宋千戶派快騎從前山鎮(zhèn)來的,在國字臉中年人和圓臉中年人的幫助下宋千戶不僅順利抓到了藏在地下密室里的鄭大虎,而且還知道了他們的真實身份。
李宏宇沒有想到,天啟皇帝最后竟然栽在了白蓮教的手里,鄭大虎不知道他一時的意氣用事給大明帶來了多么巨大的災(zāi)難,銳意進取的天啟皇帝必將調(diào)和大明各階層的矛盾,進而使得大明實現(xiàn)中興。
可現(xiàn)在一切都化為了泡影,這位斗敗了朝堂文官集團的大明天子竟然栽在了鄭大虎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的手里,這也著實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個結(jié)果已經(jīng)是最好的了,至少沒有牽連到官場,否則這對天啟皇帝的心理將造成重創(chuàng),一個被臣子謀殺的皇帝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鄭大虎等人已經(jīng)在被押解回京的路上,李宏宇隨即帶著宋千戶的公文去西苑向天啟皇帝稟報。
“皇上,這些人該如何處置?”向天啟皇帝匯報完,李宏宇恭聲請示道,鄭大虎等人涉及的可是御案,自然要由天啟皇帝落。
“唉,那些人都是大明的子民,很多都是迫于生計才加入的邪教,這是朕的過失,也是大明的恥辱!”
天啟皇帝聞言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嘆了一口氣說道,“此事不宜聲張,秘密處置,只斬涉案之人。”
“臣遵旨。”李宏宇已經(jīng)猜到天啟皇帝不會讓那些家眷陪葬,躬身應(yīng)道,說到底白蓮教之所以能成事與天子們未能處理好政務(wù)休戚相關(guān),天啟皇帝不會推卸責(zé)任。
鄭大虎的落網(wǎng)使得白蓮教在北直隸的勢力受到重創(chuàng),他掌握著北直隸各州府聯(lián)絡(luò)人的名單,本質(zhì)里各地衙門在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后把屬地內(nèi)的白蓮教教徒悉數(shù)抓捕,有命案的殺頭,沒命案的充軍流配。
鄭大虎作為行刺天啟皇帝的主謀自然是難逃一死,被拉到荒郊野嶺砍了腦袋,其家眷流放三千里。
國字臉中年人和圓臉中年人比較幸運,兩人雖然是白蓮教的人但并沒有參與行刺事件,故而其家人沒有被牽連,兩人也只不過是被流配邊疆進而撿了一條命回來。
隨著鄭大虎和相關(guān)知情人被殺,天啟皇帝遇刺一事被掩蓋了下來,誰也不知道天啟皇帝竟然在西苑被人行刺,進而身受重傷。
對外界而言,人們只知道天啟皇帝在游湖時不慎落水,雖然這個理由聽上去有些離奇但由于沒人想到天啟皇帝會遇刺故而很快就被人們所接受。
當然了,即便有人懷疑這件事情也不敢說出來,現(xiàn)在天啟皇帝君威日盛,東廠和錦衣衛(wèi)更是頻繁活動,誰吃飽了撐的去觸這個霉頭,保不準就被錦衣衛(wèi)抓進詔獄收拾一番。
“稟太傅,福王爺來了,在皇陵祭祖。”這天上午,李宏宇正在文淵閣跟內(nèi)閣的大學(xué)士們議事時,一名侍衛(wèi)急匆匆進來稟報道。
“來的好快呀!”聽聞此言,顧秉謙不由得驚訝地說道,洛陽距離京城一千六百里,這才幾天的時間福王就到了京城。
在場的大學(xué)士們也是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看來福王為了盡快趕到京城是日夜兼程,而隨著福王的到來,暗流洶涌的京城勢必掀起驚濤巨浪。
當天啟皇帝同意福王進京看望張氏太皇太后的消息傳出后,京城的官場就已經(jīng)炸了鍋。
自永樂皇帝后外地的藩王很少進京,而且即便是進京每次也只有一名藩王在京城,也就是俗稱的“王不見王”,之所以這樣自然是防備藩王之間密謀造反。
如今天啟皇帝患病在床,正是朝局微妙的時刻,福王這時很顯然不宜進京,以免犯了忌諱。
可天啟皇帝卻出人意料地讓福王進京,這著實出乎了所有人的猜想,不知道天啟皇帝這是何意,難道要選福王繼承皇位?
“諸位大人,皇上下詔讓本官迎接福王殿下,今日議事到此為止。”得知福王前來后李宏宇隨即站起了身,向顧秉謙等人打了一個招呼后到皇陵見福王。
說是迎接,實際上李宏宇要做的事情是監(jiān)視并控制福王在京城的言行,使得福王牢牢地在他的掌控中,避免其與京城的官員接觸。
李宏宇抵達皇陵的時候福王已經(jīng)祭完祖準備進京,對于李宏宇前來感到頗為意外,要知道李宏宇現(xiàn)在可是處置軍國事務(wù)的重臣,身份尊貴,沒有必要前來迎接。
這是李宏宇跟福王第二次見面,當年萬歷皇帝駕崩的時候他與福王打過交道,如果不是他的話福王已經(jīng)兵變成功,成為大明的天子。
也正是李宏宇的相助,福王后來才得以順利離開京城返回洛陽封地,時光飛逝,轉(zhuǎn)眼間已經(jīng)過去了七年。
再次見到李宏宇,福王的心情頗為復(fù)雜,所謂物是人非兩人的境況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變。
七年里,福王在洛陽的王府里過著平淡的日子,天天吃喝玩樂,銳意盡失一副安于現(xiàn)狀的模樣。
表面看起來福王因為爭位失敗變得墮落,實際上他這樣做是給朝廷看的,讓朝廷對其放心,免得哪一天被皇帝給收拾了。
在洛陽期間,福王密切關(guān)注著京城的局勢,開始時對天啟皇帝被朝臣掣肘感到幸災(zāi)樂禍,但很快就變得憂心忡忡,再怎么說這天下也是朱家的,他身為皇家的親王豈會愿意看見皇權(quán)受辱?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福王對天啟皇帝是刮目相看,他一直以為天啟皇帝被東林黨利用,進而打壓齊楚浙三檔。
可等東林六君子事件爆后,福王這才明白了過來,被利用的不是天啟皇帝而是東林黨,天啟皇帝利用東林黨成功地離間了朝堂上的文官集團,使得他們成為了不死不休的死對頭,無法聯(lián)合起來對付皇權(quán),接著再逐次擊破。
因此,福王心中暗自佩服天啟皇帝的手段,竟然如此之快就建立了無上君威,把朝堂上的文武官員收拾得服服帖帖。
相對于逐漸變得“平庸”的福王,李宏宇在這段時期則完成了官場上的神奇飛躍,僅僅用了十年時間就從踏入仕途的新人成為了大明官場第一人,雖無宰相之名但大權(quán)在握有著宰相之實。
一個“自甘墮落”,一個意氣風(fēng),福王和李宏宇的過往經(jīng)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福王沒有想到李宏宇會親自來皇陵迎接他,要知道李宏宇現(xiàn)在相當于大明的“攝政大臣”,代表了天啟皇帝,輕易不會離開京城,更別提迎接他一個藩王了。
雖然李宏宇對福王表現(xiàn)得恭敬有加,但福王是一個聰明人,很快就明白了李宏宇這樣做的意圖,十有八九是趁機軟禁他,使得他無法與外界接觸。
對此福王是萬分無奈,他總不能把李宏宇趕走吧,否則的話肯定會招來李宏宇的反制,他非常清楚李宏宇對皇權(quán)的忠心,豈會坐視皇權(quán)因為他的到來受到損害,恐怕這也是天啟皇帝的意思。
因此,福王對李宏宇是虛與委蛇,兩人都表現(xiàn)得客客氣氣,彼此心照不宣。
在李宏宇的陪同下,福王進京后直奔皇城內(nèi)的西苑,前去看望臥病在床的天啟皇帝,已盡君臣之禮,然后再進宮向張氏太皇太后請安。
當見到面色蒼白、神情憔悴的天啟皇帝后,福王心中是大吃了一驚,萬萬沒有想到天啟皇帝只不過落水而已,可病情竟然會如此嚴重,著實出了他的想象。
很顯然,天啟皇帝即便是落水很快也會被身邊的內(nèi)侍和侍衛(wèi)救上來,大不了喝幾口水而已,豈會一不可收拾?
而且,福王去的時候正好遇見了給天啟皇帝換藥的御醫(yī)離開,他認得那名御醫(yī)是太醫(yī)院治理外傷的人,故而意識到天啟皇帝落水一事另有隱情。
天啟皇帝對福王也是禮敬有加,再怎么說福王也是他的親叔叔,萬歷皇帝的子嗣不多,福王是他在世上僅有的幾個親人之一。
與七年前相比,福王對年輕的天啟皇帝心存敬畏,他不得不承認天啟皇帝治理朝政的手腕要勝他一籌,如果換做他的話很能這么不留痕跡地收拾了朝堂上的文官集團。
覲見完了天啟皇帝,福王在皇后張嫣的陪同下進了紫禁城,前往坤寧宮看望“病重”的張氏太皇太后。
按照定制,坤寧宮應(yīng)該是李太后的寢宮,不過當年的那場大火令李太后對后宮是耿耿于懷,又不好趕走張氏太皇太后,故而一直住在了后宮外面的太子?xùn)|宮里。
這使得張氏太皇太后得以居住坤寧宮,再怎么說張氏太皇太后也服侍了萬歷皇帝許多年,又留下了子嗣,資歷比李太后要深厚得多。
一路上,福王的眉頭微微皺著,心中顯得頗為忐忑,以天啟皇帝的聰穎豈會不知道張氏太皇太后在裝病?可即便是這樣天啟皇帝還是讓他來了京城,這本就使得他心里沒了底兒,在見了天啟皇帝后感到更加不安。
(本章完)
:。:
(https://www.dzxsw.cc/book/102229/531440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