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廣寧之痛
晚上,?·
李宏宇和孫承宗圍坐在篝火前肯定冰涼的餅子,就著水囊里的涼水吃著飯,他們稍事休息后還要繼續趕路,想在最快的時間里到達山海關了解最新的軍情。
“唉,王化貞這個蠢人,手握數萬雄兵不說還坐擁廣寧這樣的堅城,竟然被缺少攻城器械的建奴攻破,實在是可惡至極。”
兩人邊吃邊聊著遼西的軍情,說著說著孫承宗不由得來了氣,禁不住向李宏宇發著牢騷:
“李老弟,實不相瞞,雖然我也是文官出身,但反對用文官來統帥武臣,文官治理政務或許再行,打仗是萬萬不能的!”
孫承宗不僅是向李宏宇簡單地發發牢騷,因為以文馭武的事情他在廣寧之戰失敗后上書給天啟帝,說用武將上陣殺敵卻用文官指揮,這樣對作戰極為不利。
因此,孫承宗建議天啟帝加大武將的權力,并且選一個有雄才大略的武將給他假節的權利,讓其可以自己任命帳下的偏將。
天啟帝覺得孫承宗的建議甚好,故而按照孫承宗所言撫恤遼東百姓以及精簡京師軍隊,增設永平大帥統軍,并修建薊鎮亭障,開京東屯田等等。
不僅如此,孫承宗還奏請將戰敗的熊廷弼和王化貞交給有司衙門治罪,以正朝綱,又懲治了一批曲意依從,玩忽職守的的將領。
這使得不少遼東官員受到責罰,對孫承宗感到敬畏,但也使得很多人怨恨孫承宗,由此可見孫承宗行事公正廉明,是個有魄力的官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能慢慢疏導。”李宏宇聽了孫承宗的牢騷后不由得苦笑了一聲。
他也不贊同以文馭武,這樣極大地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并且使得大明的那些勛貴成為了擺設。
如果在洪武和永樂年間,打仗都是勛貴和武將的事情,結果攻城掠地無堅不摧,哪里輪得到文官在那里指手畫腳。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文官統軍的原因復雜,在文官集團執掌朝堂上的政務后,勛貴和武將們又如何能出頭,只能淪為依附,文官集團可不希望勛貴集團再度崛起與他們爭權。
“孫兄,王化貞不是在廣寧打造了三道防線,怎么如此快就敗了?”隨后,李宏宇不無疑惑地問向了孫承宗,對王化貞如此快丟失廣寧感到震驚。
據李宏宇所知,遼西明軍在廣寧設下了三道防線來阻擋后金軍,一是借助遼河拉筑第一道防線,二是借廣寧城外圍的西平堡、鎮武堡、鎮寧堡等構防第二道防線,三是以廣寧的城防做為第三道防線。??W?W·
在他看來后金軍要想攻破三道防線并不容易,可王化貞卻迅速丟失了廣寧,實在是令人感到不解和震驚。
“唉,王化貞簡直愚蠢至極,不僅好大喜功而且還用人不淑,以至于廣寧慘敗!”孫承宗搖了搖頭,臉上流露出憎恨的神色。
原來,天啟四年正月,努爾哈赤趁著遼河結凍,領六萬大軍出其不意地越過了遼河,輕而易舉地就破了明軍的第一道防線,兵鋒直指廣寧城外圍的西平堡。
西平有三千明軍,在后金軍的勐烈攻勢下處境堪憂,于是西平守將一連派了三波人馬前去廣寧求援。
面對西平的緊急軍情,王化貞聽從了其信任的中軍游擊將軍孫得功的建議,讓孫得功和另一員中軍游擊將軍祖大壽率軍前往閭陽與守將祁秉忠會合,然后合兵前去剿滅圍攻西平的后金軍隊。
結果,孫得功和祖大壽的大軍在前往閭陽的途中遭遇后金軍的伏擊,雙方剛剛交鋒孫得功和參將鮑承先等人就領頭逃跑,前來救援的鎮武和閭陽的兵力也被打敗,兩處的將領劉渠和祁秉忠在沙嶺戰死。
最后,祖大壽見大勢已去,率領著部下逃往覺華島去了。
而西平守將羅一貫根本不知道援軍已經被后金軍擊潰,待援不至后在城墻上向著京城方向跪拜,神色悲憤地說道:“臣盡力了”,然后自刎而死,麾下將領相繼戰死,西平隨之淪陷。
實際上,直到這時王化貞仍然有守住廣寧城的機會,畢竟城里還有兩萬多守軍,再加上城里漢人百姓占據了絕大多數肯定不愿意城破被屠,故而一定會誓死守城,再加上城里又有諸多火器,一旦固守城防的話缺少攻城器械的后金軍將毫無辦法。
可惜的是,王化貞的心腹孫得功毀了王化貞最后的希望,孫得功并沒有逃出后金的包圍圈,為了活命其投降了后金,為了獻媚努爾哈赤他決定當后金軍的內應幫幫其打下廣寧城,活捉王化貞。
努爾哈赤相信了孫得功將其給放走,孫得功逃回廣寧后立刻派兵奪取城門,封鎖府庫,并在城中宣揚前方戰事失敗不少人已經投降后金,而且還宣稱后金已經攻進了城里。
這使得廣寧城城內頓時雞飛狗跳,一片混亂,軍民驚恐之下四處逃散。
當時,遼東參政高邦佐見情形不對想要安撫民心,可惜局勢太過混亂,百姓們根本不聽他的,這使得其想要穩定局勢的愿望落空。
據悉,王化貞當時正在書房里辦理軍書,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神色悠閑地等待著孫得功傳來大捷。
直到城里一名將領火急火燎地推門闖進來告訴他后金軍進城了,王化貞這才意識到大事不妙,連忙騎馬逃走,由于事情太過倉促因此只有兩個仆人他逃了出來,倉惶南下逃命,模樣頗為狼狽。
后來,王化貞在大凌河遇上了率領五千兵力趕來巡防的熊廷弼,熊廷弼見他模樣狼狽不由得微笑嘲諷道:“六萬軍隊就可以把敵人一舉蕩平,到頭來怎么樣呢?”
熊廷弼之所以這樣說,自然是因為王化貞擔任遼東巡撫后夸下了海口,說只要六萬兵力就能剿滅后金,可結果卻狠狠的打了王化貞的臉。
廣寧地區王化貞節制的兵力有十余萬,他不僅沒有剿滅后金反而被后金打得丟了廣寧城,實在是可笑。
王化貞聞言自然感到慚愧,不過他現在是敗軍之將哪里還計較這些口舌之快,因此厚著臉皮向熊廷弼建議,召集兵力駐守寧遠和前屯,以擋后金軍的兵鋒。
不過,熊廷弼認為為時已晚,遼西明軍主力已經被殲,難道要調山海關的守軍來迎敵,那山海關可就危險了,故而當務之急是護送百姓進關躲避,免得被后金掠去增強實力,并且堅壁清野不給后金補給。
于是,熊廷弼和王化貞護送百姓南下入關,這使得后金軍迅速南下,進而給了外界遼西明軍一潰千里的印象。
入關后,遼東參政高邦佐覺得無顏茍活,于是自盡身亡,其余官員惴惴不安地等著朝廷治罪。
值得一提的是,孫得功奪得廣寧城后出城請努爾哈赤進城,可是努爾哈赤不相信城高墻厚的廣寧城如此輕易就得到。
于是,后金派奸細進城查探,回報說廣寧城的明軍已經投降,請努爾哈赤入城,努爾哈赤對此半信半疑,下令后金軍原地扎營進行打探,以免有詐。
兩天后,孫得功率領著城里叛軍的將領再度前來請努爾哈赤進城,可努爾哈赤還是不能相信。
即便是一些從城里出來的女真人告知努爾哈赤孫得功已經背叛大明,率軍投降后金,努爾哈赤還是不信。
畢竟,廣寧城是九邊重鎮之一,努爾哈赤不相信他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廣寧城,更不相信城里的明軍尚未開戰就投降。
直到代善等人親自進城查看,確定廣寧城的明軍確實投降了,努爾哈赤這才進了廣寧城,自此擁有了遼西這座堅城。
“這該死的叛徒,如果不是他的慫恿王化貞豈會出兵?他還把廣寧城拱手送給了建奴,實在是罪無可恕。”
等得知了事情的經過后,李宏宇不由得雙手一用力,啪一聲折斷了手里拿著的樹枝,恨恨地說道,“這個孫得功必須要千刀萬剮!”
“唉,想我遼西明軍在遼西的根基就這么被他獻給了建奴,真是該千刀萬剮!”孫承宗聞言無奈地嘆了一口氣,誰能想到會出了孫得功這么一個叛徒,直接葬送了大明的遼西地區。
“誰?”就在這時,遠處值守的一名騎兵忽然大喝了一聲,好像有什么人靠近。
聽聞此言,那些圍坐在篝火前歇息的騎兵們紛紛站了起來,警惕地把手按在了腰刀的刀柄上。
“這位兄弟,我們是李大學士府上的人。”很快,遠處的道路上傳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
不久后,在十余名騎兵警惕地押送下,幾名男子被帶到了李宏宇和孫承宗的面前。
當看見領頭的那名模樣嬌俏的年輕男子后,李宏宇先是微微一怔,隨后嘴角流露出一絲苦笑。
“彩霞……”
孫承宗也是一愣,剛要開口點明領頭年輕男子的身份,勐然發現這樣做似乎不妥,于是咽回去了后面的話,那名俊俏的年輕男子不是別人,正是李宏宇的第一房妾室、蒙古的彩霞公主娜仁托雅。
見娜仁托雅忽閃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望著他,李宏宇心中一聲苦笑,然后向押送的人揮了揮手,那十幾名騎兵于是退下了。
周圍警惕地盯著娜仁托雅等人的騎士們也紛紛落座,很顯然李宏宇認識那些人。
“玉兒,你怎么來了?”李宏宇把娜仁托雅拉到了一旁的僻靜處,不無意外地問道。
“我是來照顧你的飲食起居的,你在遼東忙公務,其他的事情就交給我吧。”娜仁托雅嬌笑了一聲,拍了拍高高聳起的胸脯說道,她早已經不是李宏宇第一次去遼東時的那個小丫頭了。
“那你要聽我的。”李宏宇知道娜仁托雅既然來了肯定就不會再走了,于是頗為無奈地說道。
“嗯!我聽你的。”娜仁托雅聞言莞爾一笑,痛快地答應了下來,她就知道李宏宇不會趕她走的。
(https://www.dzxsw.cc/book/102229/53142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