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理戰
“明軍的遼東巡撫不是等閑之輩,雖年紀輕輕但城府深沉、心狠手辣,他知道在城外打不過咱們大金,故而十有**不會去救三岔兒堡的明軍,避免被我軍擊潰。”
見皇太極一頭的霧水,努爾哈赤沉吟了一下后神色嚴肅地說道,“因此,你在三岔兒堡外陳兵不會讓他有所觸動,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無法達成預期的目的!
“請父汗明示!被侍珮O怔了一下,認為努爾哈赤言之有理,隨后躬身請教道。
對于努爾哈赤對李宏宇的評價,皇太極是深以為然,開始他也輕視了年輕的李宏宇,不過鐵嶺一戰讓他對李宏宇刮目相看。
除去鐵嶺一戰外,李宏宇敢拿著鴉鵲關的五萬明軍的性命冒險,讓他們進攻后金的都城赫圖阿拉,這已經證明了他與遼東別的明軍將領不同,其他的明軍將領除非是瘋了,否則絕對不敢在薩爾滸大敗不久遼東明軍兵力不足的情形下去攻打赫圖阿拉。
因此,用城府深沉和心狠手辣來形容李宏宇但也頗為貼切,李宏宇是算準了后金不敢跟明軍硬拼才讓鴉鵲關的明軍出擊。
有了上次薩爾滸大戰的教訓后,被李宏宇整編后的鴉鵲關明軍雖然不是后金軍的對手,但勢必給其造成不小的傷亡,這是努爾哈赤要極力避免的事情。
皇太極曾經想過,如果把他與李宏宇的位置對調,他絕對不敢讓鴉鵲關的明軍去赫圖阿拉送死,畢竟那可是五萬大軍,一旦有失的話這個后果他實在難以承受。
其實,不僅皇太極,從努爾哈赤對李宏宇稱呼的變化上可以表明李宏宇已經成為努爾哈赤認定的對手,不再以“娃娃巡撫”戲稱李宏宇。
原因很簡單,如果李宏宇是“娃娃巡撫”的話,那么被李宏宇逼得遷都的努爾哈赤豈不是連個“娃娃”都不如?
“既然他看不上三岔兒堡,那么咱們就換個地方。<>”努爾哈赤既然派皇太極前去鐵嶺主持大局,那么自然已經想好了對策,冷笑了一聲后向皇太極說道,“撫順是明軍控制的一座重鎮,咱們把矛頭對準撫順,那么他自然不可能無視!
“兒臣明白了,父汗要逼著他派人來找兒臣談判,以解決此次事件,順利完成換俘!被侍珮O這下恍然大悟,撫順就在三岔兒堡南方數十里處,是明軍的軍事重鎮,李宏宇肯定不希望被后金軍攻下,這樣將會對遼東的戰局產生影響。
“本汗希望他能派人來談判,不過他身為遼東巡撫應該不會率先低頭!
努爾哈赤的眉頭微微皺著,神色嚴肅地望著皇太極說道,“如果本汗沒有猜錯的話,他有兩個選擇,一是無視被困的撫順,二是派軍進駐三岔兒堡對我軍形成威懾!
“他不要撫順了?”皇太極這下又有些糊涂了,撫順可是軍事重鎮,非三岔兒堡所能比擬的。
“強攻撫順咱們要損失不少兵力不說,還要分兵去駐守,以咱們大金目前的兵力很難再派兵去撫順,撫順雖好但現在對咱們來說無疑是雞肋。”
努爾哈赤的嘴角閃過一絲苦笑,后金軍的兵力有限,現在守開原和鐵嶺正好,如果再加一個撫順的話那么將出現兵力不足的情形,恐怕這正是李宏宇所希望看見的一幕。
“父汗,如果他真的不理會撫順的生死,兒臣該如何去做?”
皇太極聞言臉上的神色頓時一黯,神情冷峻地問道,如果他和代善打贏鐵嶺那一戰的話,后金的兵力將足以支撐占領撫順,所謂一步錯步步錯,鐵嶺之戰對后金的影響正在逐漸凸顯。
“大明的官員最愛顏面,咱們的當務之急是救回被俘的旗兵,要是事情真的到了這一步,你就主動派人前去跟他接觸,換俘對他們也很重要,本汗相信他也不想攪黃了這件事!
努爾哈赤冷笑了一聲,語氣冰冷地向皇太極說道,“記住,歷史只會記住勝者,一時的退讓是為了贏得更好的明天,這是本汗當年在李家學到的,對本汗觸動頗深。<>”
“父汗敬請放心,兒臣一定平息此次沖突,使得換俘一事順利進行!被侍珮O這時終于弄清楚了努爾哈赤的心思,鄭重其事地向努爾哈赤一躬身,在此之前并沒有想到看起來挺簡單的一件事情會如此復雜。
努爾哈赤聞言微微頷首,暗自松了一口氣,心情顯得有些復雜,有李宏宇這么一個難纏的對手實在是令他感到頭疼,但同時他也感到一絲莫名的興奮,作為一名軍人自然想要在戰場上擊敗這種實力強勁的對手。
皇太極和阿敏率軍抵達鐵嶺后,原本鎮守鐵嶺的莽古爾泰啟程前去開原,努爾哈赤擔心莽古爾泰惹出什么事端來,故而將其調離。
在鐵嶺僅僅歇了一天,皇太極就領著杜度率軍向撫順進發,阿敏則留下來守鐵嶺,皇太極故意大張旗鼓地行軍,擺出了一副意欲攻取撫順的架勢,將撫順關團團圍住。
撫順關的守將連忙派人向沈陽城的李宏宇求援,由于去年撫順關被后金軍攻克過,城里的百姓不是被殺就是被擄走,故而現在城里只有三千駐軍并沒有遷入百姓,一旦后金軍攻城他們無法支撐太久。
后金軍的這個舉動立刻使得遼東原本已經趨于緩和的局勢再度變得緊張了起來,如果不是有李宏宇坐鎮沈陽的話,熊廷弼肯定會趕去沈陽進行指揮。
李宏宇先前出人意料地收復了三岔兒堡,令熊廷弼著實感到驚喜,這樣一來他所設立的遼東防線上的缺口就能被堵住,死死地把后金困在開原和鐵嶺使得他們不能南下。
實際上,李宏宇并不贊同這種單純的防御,實際上給了后金軍休整的空間,把戰爭的主動權交給了后金。
誠然后金軍的士兵很兇悍,但其最大的弱點就是人口基數太少,如果明軍能在守住遼東的城池的前提下不斷出兵消耗后金的兵力,那么后金遲早會被拖垮。<>
可這說著容易要是做起來可就太難了,大明雖然國力強盛可屬于“藏富于民”,民間富庶但財政狀況捉襟見肘,以朝廷的財政根本無法支撐遼東的戰事,而沒有足夠的財力保障熊廷弼的遼東防線就是鏡花水月,李宏宇也無法有效地限制住后金的擴張。
李宏宇早就猜到了努爾哈赤會出兵撫順,原因很簡單,后金軍自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跟大明打仗,故而現在需要休養生息,努爾哈赤肯定不想因為小小的三岔兒堡的歸屬掀起戰事。
不過,努爾哈赤也不會坐視明軍奪回三岔兒堡,至少氣勢上不能被明軍比下去,否則無法向后金的官員們交代,以至于影響了士氣,因此肯定會采取軍事行動來示威。
歸根結底,后金的國力跟大明比起來實在是太弱了,這意味著努爾哈赤不可能一直與明軍大戰,否則即便其內部不崩潰也會因為無法補充兵力而不戰自敗。
正是因為這樣,努爾哈赤才大力掠奪大明的百姓,并且與蒙古諸部聯姻。
現在林丹汗派兵協助大明打了鐵嶺之戰,努爾哈赤自然不會與明軍硬拼了,這樣的話得益的人無疑是林丹汗。
與大明相比,努爾哈赤更提防林丹汗,至少大明看不上后金的地盤,而林丹汗可是會吞了后金的,故而他的第一目標是林丹汗,豈可與大明拼個兩敗俱傷。
正是因為知道努爾哈赤現在的處境,李宏宇這才采用咄咄逼人的態勢,以攻代守,表面上看起來是他要跟努爾哈赤打消耗戰,實際上是為了穩定遼東的戰局,使得努爾哈赤心有忌憚,不敢輕舉妄動。
而努爾哈赤之所以中計,除了后金國力無法跟大明抗衡外,還與李宏宇在鐵嶺一戰擊潰了代善和皇太極有關,令他意識到李宏宇并非一個好對付的對手,故而面對李宏宇時行事變得謹慎。
其實,李宏宇倒挺喜歡跟努爾哈赤狠狠地打上一仗,這樣的話勢必削弱后金的力量,使得后金無法再進犯大明的領土,遼東的局勢也能安穩數年,他也算是為了遼東百姓、為了大明盡了一份心力。
在熊廷弼來之前,李宏宇說不定還會再打上一場大戰,反正打輸了后金也得不到什么好處,頂多損失一些兵力而已,后金人口有限目前根本不具備占領過多城池的條件,再者說在攻城時也會死傷不少人,從全局來看對大明有利。
不過,既然熊廷弼已經就任而他也即將離開遼東,那么也就不搶熊廷弼的風頭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可懂得,沒有必要現在表現得太過張揚。
因此,李宏宇選擇了努爾哈赤猜測的第二個選擇,從沈陽城派兵兩萬增援三岔兒堡,這是努爾哈赤最希望看見的事情。
如此一來明軍和后金軍就形成了對峙之勢,皇太極就可以趁機派員去找李宏宇,以換俘一事來化解此次的危機,這樣雙方的臉上都有顏面。
至于后世一些人認為薩爾滸的戰敗使得大明丟失了遼東,這個看法頗為不妥,無疑是根據歷史下達的結論。
實際上,薩爾滸大戰后遼東的戰局還是掌握在大明的手里,后金雖然打了勝仗但由于兵力不足,在攻占了開原和鐵嶺后已經無力再攻打別的城池,而且他們也沒有兵力去鎮守那些被打下的城池。
直到數年后蒙古八旗和漢八旗的出現,后金的兵力不足的境況這時才得以緩解。
在當時而言,薩爾滸的失利只是明軍的一場戰敗而已,使得后金擺脫了滅亡的命運,主動權依舊握在明軍的手里,只不過后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使得后金意外地在稱雄關外。
(https://www.dzxsw.cc/book/102229/531389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