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權馭大明 > 第兩百六十六章 出關

第兩百六十六章 出關


  幾天后,廣寧城。

  廣寧城是明朝九邊重鎮(zhèn)之一的遼東鎮(zhèn)所在地,李成梁曾經擔任遼東總兵時曾帶兵駐扎于此,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勛故而在城里給他修了一座石牌坊。

  值得一提的是,廣寧城西面就是蒙古察哈爾部的地盤,雙方互市的場所就在廣寧城外的鎮(zhèn)上。

  李宏宇要想去見林丹汗,自然選擇從廣寧城附近的長城關口出關,這是最近同時也是最安全的一條道路。

  這天上午,數十名身穿明軍服飾的騎兵呼嘯著奔至了廣寧成附近的長城關口,一名騎士把手里的令箭向把守關口城門的守軍士兵揮了一下,守軍士兵立刻放行,那些騎兵過了長城,風馳電掣地消失在了遠處的草原上。

  “老哥,從服飾上看他們好像李老將軍的遼東鐵騎。”望著那群騎兵的背影,一名守關的年輕士兵有些驚訝地說道。

  他口中的“李老將軍”指的是曾經駐扎在廣寧的李成梁,自從李成梁調走后遼東鐵騎很少出現在廣寧地區(qū)。

  “如今咱們跟建奴在遼東打得昏天黑地,如果蒙古人從背后捅上一刀的話咱們可就要吃了大虧。”另外一名年長士兵皺了皺眉頭,壓低了音量說道,“看來,朝廷是想要在此期間穩(wěn)住蒙古人,不讓他們染指咱們的地界。”

  “老哥,你說咱們官軍四十多萬人,是朝廷從全國調來的精銳,咋會被小小的建奴給打敗了呢?”年輕士兵聞言心有余悸地小聲說道,“聽說不到七天進剿的三路官軍就被建奴給滅了,剩下的一路官軍聞風而逃。”

  “輕敵了唄。你別看官府宣稱有四十多萬人,這只不過是一個向建奴施加壓力的戰(zhàn)前的宣揚罷了,遼東地處偏遠,乃又是苦寒之地,朝廷能從全國調來十萬兵馬就已經非常不容易。”

  年長士兵的臉上頓時閃過一絲不屑的神色,“如果李老將軍還在的話,建奴早就被滅了,哪里輪得到他們如此囂張!”

  “聽說咱們的新任巡撫也挺厲害,一來就在鴉鵲關打了一場大捷,滅了建奴一萬多人。<>”年輕士兵聞言連連點著頭,對年長士兵的話深以為然,隨后有些興奮地說道,“說不定他能滅了建奴。”

  “拉倒吧,什么大捷?不過是官府用來找回臉面的宣揚罷了!”

  年長士兵冷笑了一聲,低聲解釋道,“鴉鵲關駐扎的肯定是上次的敗兵,士氣正低落,豈會與建奴爆發(fā)如此大的戰(zhàn)事?難道你認為一個對兵事一竅不通的書生能打那么大的一場勝仗?”

  “老哥,朝廷的援兵到來前建奴不會打到咱們這里吧?”年輕士兵臉色頓時就是一變,知道年長士兵口中的“書生”指的是新科狀元出身的遼東巡撫,他認為年長士兵的話說得在理,于是不無緊張地問道。

  “建奴雖然厲害但畢竟人少,又不善攻城,要想打到咱們這里談何容易。”年長士兵聞言搖了搖頭,安慰年輕士兵了一句,隨后望向了長城外草原的方向,不無擔憂地說道,“希望蒙古人不要趁亂發(fā)難才好。”

  年長士兵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大明與蒙古人在邊境上一直打打和和,如今廣寧城的兵力幾乎被李宏宇抽調一空被李光榮帶去了鴉鵲關,一旦蒙古人動了什么心思的話廣寧守軍根本就沒辦法應對。

  實際上,即便李宏宇不從廣寧城抽調兵力,廣寧城也會被蒙古人攻占。

  據史料記載,林丹汗在六月份后金進攻開原的時候派察哈爾部和內喀爾喀部的蒙古軍隊攻占了廣寧城。

  后來派人前去議和,與林丹汗達成了協議后林丹汗才從廣寧城退兵,并且答應大明協防廣寧城,大明為此每年要向林丹汗贈送金銀財物。

  林丹汗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廣寧是蒙古與大明互市的場所,一旦被他或者后金占據后將無法跟大明互市,這對林丹汗的財政將是一個重大打擊,他還指望著通過與大明互市來獲得資金。<>

  李宏宇此次前往察漢浩特,既是為了爭取蒙古援兵,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蒙古出兵廣寧城,畢竟他已經把廣寧的守軍調走了大部分,一旦廣寧失守那么他難免要受到波及。

  那兩名議論著遼東局勢的守關士兵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被兩人輕視的“文弱書生”、大明遼東巡撫就在剛才從兩人面前呼嘯而過的騎兵中,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宏宇會在這個時候出關。

  疾馳的騎兵中,一身士兵裝扮的李宏宇位于隊列的中前方,這個位置既可以受到良好的保護又不用吃太多的塵土。

  其實,李宏宇挺想一馬當前在前面領隊,不過他受到了滿桂的強烈反對,要知道出了長城就是蒙古人的地盤,因此領頭的騎兵很容易發(fā)生莫名成為沿途對大明懷有敵意蒙古人的攻擊的對象。

  林丹汗的汗庭所在地察漢浩特,在內喀爾喀五部之一巴林部的阿巴噶哈喇山。

  萬歷三十二年,年僅十三歲的林丹汗繼承了蒙古帝國大汗的汗位,設察漢浩特為汗庭。

  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鞏固汗權,林丹汗以察哈爾部為基礎進行擴張,在直接控制了內喀爾喀五部的同時,也開始遙控蒙古其他各部。

  值得一提的是,林丹汗執(zhí)政前期其勢力還十分強大,漠北的喀爾喀三部以及漠南諸部的首領會定期前往察漢浩特朝見林丹汗,并與大汗共同商討政務大事,參加大汗舉行的宴會、圍獵等活動。

  蒙古各部汗、濟農、諾延、臺吉,按照圖們札薩克圖汗**約束諸鄂托克,并定期向林丹汗朝貢獻物

  不過,后來林丹汗由藏傳佛教的黃教改信藏傳佛教的紅教,這使得信奉黃教的漠北喀爾喀和漠南右翼蒙古各部汗、濟農、諾延、臺吉,與林丹汗逐漸有所疏遠。<>

  十六世紀初,漠南蒙古各部經過聯合形成六大部落集團,并分為左、右翼。

  其中,左翼蒙古由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等部構成,右翼蒙古由土默特、鄂爾多斯、永謝布等部構成。

  雖然林丹汗改奉紅教后其統(tǒng)治地位大受影響,但此時蒙古各部基本上仍聽從于他的號令。

  可隨著后金的崛起,漠南蒙古的科爾沁部、內喀爾喀部等與后金相近的部族與后金的關系在戰(zhàn)爭中變得復雜起來,使得林丹汗的統(tǒng)治地位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林丹汗十三歲繼承蒙古帝國的汗位,這些年來也算是勵精圖治想要中興蒙古帝國,李宏宇相信林丹汗肯定清楚大明對后金制衡的重要作用,一旦遼東大明與后金的軍事平衡被后金打破,那么接下來倒霉的將是林丹汗。

  所以,李宏宇這才決定親自去見林丹汗,為了遏制后金唯有跟林丹汗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比起大明的話林丹汗更不希望看見后金崛起,否則蒙古帝國將首當其沖受到危害。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后金軍在遼東與明軍對峙的同時大力收編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諸部,在女真八旗的基礎上又建立了蒙古八旗,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行進間,領頭的騎兵放慢了速度,原來前方出現了一群騎著馬的蒙古人,這使得所有的騎兵立刻變得緊張了起來,現在大明與蒙古依然是敵對關系,萬一對方發(fā)動進攻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前面的蒙古人也發(fā)現了疾馳而來的明軍騎兵,經過一陣騷動后迅速集結起來,拿出弓箭擺出了沖鋒的陣勢,這使得現場的氣氛驟然變得緊張起來。

  從人數上來看,蒙古人有一百多人占據了上風,是明軍騎兵的兩倍多,但從戰(zhàn)斗力而言明軍騎兵占優(yōu),一旦開戰(zhàn)的話鹿死誰手還真的不好說。

  李宏宇當然不想跟蒙古人發(fā)生沖突了,于是向身旁的滿桂擺了一下手,滿桂就把手里的弓箭收好,雙腿一夾馬腹迎著前方的蒙古人奔了過去,準備向對方說明他們的來意。

  在李宏宇神色嚴肅地注視下,滿桂與那些蒙古人進行著交流,使得那些蒙古人逐漸放下了手里的弓箭,現場的氣氛頓時變得緩和。

  “大人,這位是內喀爾喀烏齊葉特部的巴哈特臺吉,他們這次想要去廣寧做生意,營地就在不遠處。”很快,滿桂領著幾名蒙古人趕了過來,向李宏宇介紹著著身旁一名身材魁梧的蒙古中年男子。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在出發(fā)前向滿桂等人立下了一條規(guī)矩,那就是出了長城進入草原后稟報的時候禁止下屬向上級行禮,以免被懷有敵意的蒙古人惦記上。

  后拉,這一規(guī)定成為了李宏宇治軍時的禁令,其目的自然是為了保護指揮官的安全。

  “在下巴哈特,聽說你們想去汗庭見大汗?”那名魁梧蒙古中年男子右手一捂胸口向李宏宇躬身行了一禮,然后操著一口嫻熟的遼東話問道。

  需要指出的是“臺吉”是一種蒙古的官銜,意思是蒙古部落的貴族,故而這名魁梧蒙古中年男子名的名字是“巴哈特”。

  無論是巴哈特還是滿桂都不知道,李宏宇實際上是懂得蒙古語的,不過既然巴哈特會說遼東話那么也省去了他不少麻煩。

  “巴哈特臺吉,現在還沒到互市的時間,你們來早了。”

  李宏宇聞言向巴哈特拱手還禮,然后故作驚訝地說道,其實他的心中已然猜到了巴哈特口中的“互市”指的是什么。

  為了不引起外界的懷疑,李宏宇現在的身份是世襲千戶,此次奉命前去見林丹汗,這樣的話就沒人懷疑他年輕了,畢竟大明武職世襲的事情蒙古人很清楚。


  (https://www.dzxsw.cc/book/102229/53138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