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衣錦還鄉
十月初,山西太原府,清源縣。頂點小說更新最快
上午,幾輛馬車在一群大漢的護送下進入了清源縣地界。
一輛行駛的馬車上,李宏宇與趙欣談笑風生,這次入京他并沒有跟兩個舅舅一起啟程,而是選擇跟趙欣先來太原府逛逛,然后再前往京城。
按照李宏宇的說法,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因此想趁著趙欣這次回鄉祭祖的機會進行一番游。
實際上,李宏宇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給趙欣助威,畢竟趙欣之前為他做了如此多的事情,他現在自然要投桃報李,前來個趙欣撐場面。
二來也是趁機拓展在北方的生意,尤其是跟遼東女真人之間的生意,只有這樣他才能派人打進女真人的內部,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說實話,趙欣并沒有想到李宏宇會跟著她一起來清源縣,畢竟這個時候大家都想著盡快趕赴京城備考,絕對不會在其他瑣事上浪費時間。
因此,對于李宏宇的這個決定趙欣感到非常開心,這意味著與會試相比她在李宏宇的心中更加重要,否則肯定會跟著兩個舅舅一同趕往京城。
趙欣是賭氣離開的清源縣,因此她本不愿意回來省得看見不想看見的人生悶氣,但她又不得不回來一趟,除了考中鄉試亞元光宗耀祖外,更為重要的是解決她身份上的隱患。
雖然趙欣自幼被趙德義當成男孩來養,知道此事的人寥寥無幾,但她畢竟是女兒身,再加上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所以趙欣和趙德義要妥善處置早做應對,以免將來遇上什么麻煩。
“趙兄,早就聽聞晉商富甲天下,而晉中更是晉商最為興旺之地,如今一路行來果然名不虛傳,市面之富庶遠勝他處。”談笑間,李宏宇笑著向趙欣說道,進入晉中地區后所經過的鄉鎮逐漸變得繁華起來。
“山西是苦寒之地,晉商雖富但百姓貧苦,與人杰地靈、生活富庶的荊襄之地相比差之甚遠。”趙欣聞言微微一笑,掀開窗簾望向了路邊秋收后顯得有些荒涼的莊稼地,論地理環境山西自然比不上山清水秀的湖廣。
有一句話說得好,“湖廣熟天下足”,由此可見盛產稻米的湖廣在大明兩京十三省的重要地位,非山西這種偏遠地區所能比擬的。
李宏宇聞言笑了笑,趙欣說的很對,晉商雖然一個個富得流油是由于他們經商所致,而普通百姓們無法從中受益,生活水平與湖廣百姓相比要貧困許多。
晉商之所以崛起,是因為洪武皇帝制定的“開中制”政策。
所謂“開中”,也就是國家利用手中的食鹽專賣特權吸引商人納粟于邊,,支鹽于坐派之場,貨賣于限定地方。
大明立國后,洪武皇帝為了防衛蒙元殘部對中原的襲擾設立了九個軍鎮進行防御,俗稱“九邊”。
由于九邊地處偏遠故而后勤補給困難重重,因此,洪武三年朝廷與山西商人達成了一個協議,山西商人向大同、居庸關等幾大偏遠的邊關要塞輸送糧食,然后朝廷給與之價值相等的“鹽引”,使得其可以在指定的地區銷售食鹽。
不得不說,“開中制”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雖減輕了朝廷補給九邊的負擔,但卻損失了相當大份額的鹽稅。
晉商不僅壟斷了河東鹽池的鹽引,而且也對兩淮鹽道有所涉足,在鹽業生意上幾乎與徽商分庭抗禮。
沒過多久,當車隊來到經過一個小鎮的時候,幾名守在鎮口處的男子見狀連忙在領頭的小胡子中年人的率領下迎了上去,攔住了車隊的去路。
“三爺,您可回來了!”小胡子中年人詢問了車隊的隨從幾句后快步來到趙德義所乘坐的馬車前,興沖沖地向趙德義拱手行禮。
“你們怎么來了,我這次回來可沒告訴任何人?”趙德義微笑著扶起了那名中年人,有些意外地問道。
雖然這次回來趙德義和趙欣可謂衣錦還鄉,不過趙德義并沒有張揚悄無聲息地回鄉,沿途的福祥號分號甚至都沒有得到消息。
畢竟,趙德義不想讓外界認為他此次回來是來給家里示威的,他現在無心福祥號里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首要的事情是要保護好趙欣。
說起來趙德義現在心中也頗為得意,不僅趙欣考中湖廣鄉試的亞元,李宏宇這個未來的姑爺還考上了湖廣鄉試的解元,這可是大明立國以來從沒有過的稀奇事兒,足以載入史冊,流芳千古。
現在趙德義對李宏宇的態度非常矛盾,本來他不想讓趙欣跟著李宏宇在官場上提心吊膽,可是自從明月閣的案子重審后他改變了這個想法,萬萬沒想到李宏宇竟然能在短短的時間里堪稱完美地審清了案子的真相,由此可見李宏宇以后在官場上足以自保。
或許,有些人天生就要踏入仕途指點江山,而一鳴驚人的李宏宇無疑就是這種人,生性低調懂得如何韜光養晦,仕途不可限量。
尤為重要的是,趙欣自從來到白河鎮后出人意料地與李宏宇走到了一起,一路行來陪著李宏宇“出生入死”,雙方可謂是過命的交情,否則李宏宇也不會繞道前來給趙欣助陣。
這使得趙德義心中感到頗為欣慰,雖然他犯下了一個錯誤在李仁海死后沒能到李家祭奠,但趙欣對李宏宇的情義之舉無疑彌補了他的這個過錯。
趙德義現在很矛盾,他自然清楚李宏宇和趙欣的婚事越早挑明越好,可他的臉皮沒那么厚實在是不好向李家的人開口,唯有先靜觀其變,反正距離李宏宇弱冠還有四年的時間,也不急于這一時。
“老太爺說了,三爺這幾天會回來,讓我在這里候著。”聽了趙德義的問話后,小胡子中年人神色興奮地回答,“沒想到三爺真的回來了,這實在是太好了,我們大家可都盼著三爺回來。”
“東叔!”這時,李宏宇和趙欣從后面的一輛馬車上下來,見到小胡子中年人后趙欣頓時大喜,連忙嬌聲喊道。
“恭喜少爺考中了湖廣鄉試亞元,這要是在咱們山西那可絕對是解元了。”小胡子中年人聞言笑著向趙欣一躬身后說道,隨后目光落在了趙欣身后的李宏宇身上,不由得有些好奇地打量起了李宏宇。
他自然看得出這個年輕人跟趙欣的關系好像十分親密,不僅同乘一輛馬車而且剛才下車的時候還扶了趙欣一把,這使得他頗為意外。
小胡子中年人是趙德義的心腹,因此知道趙欣是女兒身了,因此趙欣通常都會跟男人保持一定距離,不會顯得如此親昵。
“東叔,他是湖廣鄉試的李解元,跟我一同進京趕考。”趙欣見小胡子中年人看向了李宏宇,于是笑著介紹了李宏宇的身份。
“東叔。”李宏宇聞言走上前,不動聲色地躬身拱手行禮。
“李解元,在下那一介草民,可受不起你這一禮。”小胡子中年人見狀連忙閃身躲開了,擺著手笑著向李宏宇說道。
“東叔,你是趙亞元的長輩,也是在下的長輩,理應受這一禮。”李宏宇聞言面色一整,鄭重其事地沖著小胡子中年人再度行了一禮,他這次來是給趙欣撐場子的,自然會對趙欣的那些長輩以禮相待了。
否則的話,以李宏宇解元的身份,小胡子中年人要向他行禮才對。
“東叔,既然李解元都開口了您就別推脫了。”趙欣見狀笑著勸道,心中感到十分開心,李宏宇此舉可十分給她面子。
要知道別說解元了,就是隨隨便便一個舉人平時在百姓們面前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莫不以士大夫自居,根本就看不起小胡子中年人這種從事商貿的白丁。
“那在下就卻之不恭了。”小胡子中年人聞言笑了笑,高興地向李宏宇拱了拱手算是還禮,心中為趙欣感到開心,很顯然趙欣與李宏宇關系莫逆否則豈會對他這個陌生人以禮相待!
“快,快回去稟報老太爺,不僅三爺和少爺回來了,湖廣鄉試的解元郎也一起來了。”隨后,小胡子中年人想起了一件事情,連忙沖著立在身后的一名年輕人喊道。
那名年輕人聞言向趙德義一躬身,跑到拴在一旁樹下的馬匹前,解開馬的韁繩后翻身騎了上去,雙腿一夾馬腹就疾駛而去,回家報信去了。
寒暄了一陣后李宏宇和趙德義等人紛紛上了馬車繼續趕路,小胡子中年人自然上了趙德義乘坐的那輛馬車,向他稟報著趙德義離開后福祥號發生的事情,聽得趙德義不由得連連皺著眉頭。
這一年多來,福祥號不少勞苦功高的老人都被調回了清源縣的總號,給個虛職供養了起來,使得那些老人們私下里有不少怨氣。
雖說是“老人”但那說的是進入福祥號的時間,實際上那些人的年齡并不是太大,與趙德義的年紀仿佛,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趙德義既然失勢了那么福祥號里肯定有一些追隨他的人要跟著倒霉,這可謂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未完待續。。)
(https://www.dzxsw.cc/book/102229/531374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