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終于松口了
本來要問斬宇文承都,現在卻變成了關押,事實上這就是一種低頭,只不過性情高傲的楊堅不愿意承認罷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只是他依舊在自欺欺人罷了。
消息傳到徐茂公、郭嘉等人的耳中,讓他們為之一震,終于看到可以希望,終于松口了啊…盡管只是松了一部分,但只要他楊堅松開了一部分,不再死咬著不放,那么他遲早都會全部松開。
不過也只是有希望了而已,暫時宇文承都雖然沒有了性命之憂,但卻依舊被關在大牢中,他們想要的是救出宇文承都而不是保住他的命。
大興城的一萬驍果衛以及十萬守城士兵已經集結在了一起,似乎百姓們再不離開,就真的要暴力驅逐血腥鎮圧了。
這有點讓郭嘉的躊躇不決,若是再度跪在城外向皇上繼續施加壓力,雖然有可能救出宇文承都,但也有可能面臨大軍的鎮壓。
思前想后,幾個人經過一番周密的商討,最終決定還是先退避三舍,否則萬一真的觸碰到楊堅的底線,那可真的就柱害了數十萬百姓。
這一場斗爭已經獲得了一部分勝利,已經可以退去了,至少保住了宇文承都的性命,不必擔心他會被殺頭,也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去從容面對。
回到遼檸郡之后,一行人再度聚集在一起討論著事情,此刻的氣氛和上一次已經截然不同,雖然幾人臉上還是沒有太多的笑容,但也不像上一次那樣死氣沉沉,生離死別。這一討論就是整整一個下午,具體說了什么不得而知,只知道結束之后,薛仁貴和趙云以及岳飛三個武藝高強之人,在漆黑如墨的夜晚,身上扛著一麻袋不知名的東西,悄無聲息的消失在黑暗中,向著遼東城快速的飛馳而去。
遼東郡此刻已經被羅藝所接管,他奉朝廷之命鎮壓高句麗百萬之眾的叛亂,然而他在來到遼東郡之后根本就沒有展開過一場大戰,那些高句麗就在遼東城下,也不攻城,每天就是來騷擾一番之后從容退去,以至于他羅藝都來遼東城半個月了,雙方硬是沒死傷一個人。
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什么叛亂,無論是高句麗人還是漢人都沒有傷亡哪怕一個,就連朱全貴、吳洛兩人也沒有死,之所以給朝廷那樣一份仿佛天都塌下來了一樣的奏折,也只是為了施加壓力。
半個月后,趙云三人空手回到柳城中,隨后就從遼東城傳來羅藝軍大敗的消息,雖然沒有死傷,但遼東城已丟,羅藝不得不退避三舍,向后撤退到遼陽城中。觀其失利的原因竟然是將士們吃喝的水源被人下了瀉藥,而且藥效非常猛烈持久,將士們拉到身體脫力,好幾天站不起來,以至于又丟數城,現在已經退到了遼河城中,這已經是非常接近柳城了。
消息傳到大興城,氣的臥病在床的楊堅大罵羅藝廢物,一身征戰無數竟然是連高句麗叛軍這樣的烏合之眾都解決不了。
雖然說高句麗反賊有百萬之眾,但觀其戰力卻可以說是小的可憐,不說其中半數的婦女,他們都沒有像樣的武器裝備,通常就拿著一根棒子……
但就是這樣的反賊,羅藝依舊鎮壓不住,還不顯他無能?
又值屋漏偏逢連夜雨,通海關傳來急報,忠孝王伍建章兵敗被殺,其子伍云召率殘軍拼死抵抗,雖說已經穩定了局面,暫時不必擔心城破,但這也是遲早的事情。
相比于遼檸郡的高句麗叛亂,北方戰事就顯的極為重要,且不論突厥何其強大?能戰者無數,就說通海關萬一丟失,那可就大事不妙了,皆時無數突厥鐵蹄南下踐踏,勢必會生靈涂炭。
這一消息,徹底讓朝廷驚慌了,楊堅都不管不顧身上的病情,連夜召集一眾大臣議事。
仁壽宮,楊堅疲憊的半躺在床上,緊緊的盯著手中傳來的急報,久久不語。
一眾大臣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觸及他的眉頭。紛紛噤若寒蟬,眼觀鼻,鼻觀口,不敢言語。
“都是朕的老臣了,朕是什么樣的人,你們也清楚,不必這樣。目前情況極為緊急,大家都想想辦法,該如何打退敵軍。”
掃視了一眼畏懼如虎的大臣們,楊堅干咳幾聲,驅散喉嚨中的干澀,開口說道。
“皇上,為令之計只有釋放宇文將軍,讓其戴罪立功,他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若有他帶兵,區區突厥翻手可覆滅。”
見大家都不說話,這樣也不是一個辦法,高颎只能硬著頭皮,再次提起釋放宇文承都一事。說罷之后小心翼翼的看了楊堅一眼,仿佛明白他要說什么,直接打斷道。
“皇上啊,都這個時候了還顧忌那么多干嘛?事到如今也只有宇文將軍能夠力挽狂瀾。”頓了頓,他繼續說道,“陛下,其實這并不丟人,相反還對陛下聲望有諸多好處,前不久數十萬百姓聚集起來要求陛下放過宇文將軍,陛下雖然沒有同意,但卻免了其死罪。現在戰事緊急,既然宇文將軍已經不是死罪,那么戴罪立功之事也就有了可行的理由,這樣一來,即可以彰顯陛下不計前嫌,唯才是舉,又可以給百姓一個寬宏大量,順應民意的善緣,豈不是一舉得民心?”
高颎這一套歪理論確實說動了楊堅,事實上他從一開始就不想殺宇文承都,但迫于周邊小國的壓力,他不得不殺,后來就發生了數十萬百姓質疑他的事情,若一開始,他還真就順應了這個理由,直接就放了宇文承都,但那時問斬宇文承都的命令已經昭告天下,他作為一個一言九鼎的皇上又怎么能朝令夕改?一個朝令夕改的皇上,百姓會怎么看他?百官會怎么看他?
“高愛卿說的有理,為了保衛邊關百姓不受外族蹂躪之苦,朕決定做一回反復無常,朝令夕改的小人,順應著民意,命宇文承都帶兵抵抗,將功補過,若勝之就免罪,若敗則提頭來見。”
楊堅轉過身去,低聲說道,他之所以轉身,是因為他無顏面對眾臣,不想被他們看到自己羞紅的臉色。
求投票,求評論,求訂閱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00913/541126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