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代嫁童養(yǎng)媳 > 第十六章 福官

第十六章 福官


  劉五,乃是劉皇帝與賢妃所出的第五子,劉啟,被石頭趕出院子后,便一溜煙的就跑回去給他爹說稀奇去了,“父皇,太可樂了,哈哈…”

  皇帝正和賢妃品茶呢,微微笑道,“看來跑出宮一天,找到的樂子不小啊…”

  “給父皇請安,給母妃請安。”劉啟打了個千,嬉皮笑臉的請完安,道:“父皇,母妃,這事稀奇極了!

  “啟兒,”賢妃慈愛的笑著,“到底是稀奇還是可樂?”

  “又稀奇,又可樂!”笑呵呵道:“明兒不是放榜嘛,我就跟二哥去瞅今年錄中的人都咋樣,不是無聊嘛,我就想了,有連中三元的,那有沒有連中榜尾的?于是我就查了,哈哈,猜猜看,怎么著?”

  “怎么可能有連中榜尾的,”賢妃笑道,“院試榜尾的,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考中舉人的,更別說鄉(xiāng)試榜尾的考中貢生了…你這腦袋瓜子一天到晚的都在想啥啊…”

  “不知道了吧?他偏偏就有。 眲⑴牧艘幌掳驼,興沖沖道,“益州的,才17歲!

  賢妃奇了,“不會吧?”

  “千真萬確!”劉啟笑道。

  皇帝嚴肅了,這十之八九涉及到舞弊了…

  “父皇,沒舞弊,沒舞弊,”劉啟太了解他這父皇了,忙道:“我當時就給二哥說了,二哥一聽,就想到舞弊上了,和四位主考一起,調出這人的資料,詳細看了,說來還真奇,四位主考說,他院試的水平說實話,屬于可上可下,錄也可以,不錄也可以,錄是運氣,不錄是命,他鄉(xiāng)試的水準嘛,思路很寬闊,很是言之有物,只是文筆不佳,但是,那年他的主考官是劉守仁,劉大人,劉大人是最不喜歡華而不實的,看重的是立意,錄他倒也說得過去,換個主考,他肯定落榜,今年他的會試卷子,也是勝在破題的角度上,文筆也是平平,四位主考研究了半天,才定的錄取的,沒想到他竟然院試、鄉(xiāng)試都是吊尾巴的…”

  “喔,是嘛?”皇帝詫異極了,“還有這等事?”

  “是啊,奇怪吧?呵呵”劉啟笑道。

  “皇上,此人運氣可稱極佳,”賢妃笑吟吟道:“恭喜皇上,我大夏多了員福官呢!

  “更有趣的還在后頭呢!眲⑹治枳愕傅溃拔野崔嗖蛔,想去看看這個運氣極好的人是啥樣,按他登記的地址找去了,父皇,母妃,你們猜,怎么著?”

  “別賣關子,快說!被实坌Φ馈

  “比我高兩個半頭,身高起碼丈尺,虎背熊腰,好似個大鐵塔似的…”

  “這不是該習武嘛,怎么習文了?”賢妃抿嘴笑道,“真是稀奇。”

  “這還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他正在納鞋底,哈哈…”

  皇帝剛喝了一口茶,撲哧一聲,給全噴了,“怎么可能,你是不是弄錯人了?”

  “沒錯,我專門問了的,就是他本人,我還問了,你腳那么小啊?”劉啟背起手,跺了兩步,學了學石頭的神情,“給我媳婦納的。”

  然后皇帝氣息剛平穩(wěn),又岔氣了…

  賢妃也咳個不!

  皇帝對于人才還是很重視的。

  人才,一是有才,二嘛,得有福。

  天下懷才不遇的人多了,際遇這東西,還是讓皇帝很信的。

  因此,石頭在皇帝眼里便是個福官了,這運氣,幾十年怕也只出得了一個。

  于是,石頭便在皇帝面前掛上號了。

  放榜后,皇帝和大臣們嘻哈了一番,就今年的貢生質量自我吹捧了一番,給自己莫名增添了諸多名譽后,心滿意足了,這才將劉守仁給召進宮,“三年前你到益州主持鄉(xiāng)試,對一個叫石宜和的考生可有印象?”

  為了保險起見,皇帝打算探探石頭的人品。

  劉守仁微瞇眼,想了會兒,搖搖頭。

  皇帝又將石頭當時的考卷給他,“就是最后一名的。”

  劉守仁一聽最后一名,也不看卷子了,“有印象,皇上,此子見識過人,大開大合,格局很寬,更難得的是,看問題一針見血,只是深度有所欠缺,文采差了些,但放榜后,得知他才13歲,臣甚是吃驚,若好生加以培養(yǎng),實乃我大夏之福,本想在他前來拜會時,告誡他幾句,要沉寂下去好生讀書,不要急著赴考,若是過個三五年,他必為院試頭名,早早赴考,于他其實不好。”

  皇帝有些不悅了,看來這個人是沒聽進劉守仁的話啊,皺了皺眉頭:“他怎么說?”

  “臣未見到他,他父親在放榜日病逝了。”劉守仁道。

  皇帝沉思了,“確定是在放榜日病逝的?”該不是隱瞞了噩耗,以趕著考試吧,這等品行可是萬萬不能用的。

  “臣查了,確實是放榜日才病逝的,還和鄰居們吃了酒的,”劉守仁道:“他父親長年病弱,家中人口凋零,父子兩相依為命,后來又娶了個童養(yǎng)媳,家中只有三口人,在鄉(xiāng)試前一個月吧,他父親就臥床不起了,家中能當的都當了,和房伢子都談好賣房了,但沒找到房契,只好作罷,后來大概是誰給借了銀子,才熬過去的,依臣想,應該是他父親逼他去考的,若有個舉人身份,再年幼,也沒人去欺負他…臣打探到的消息是他父親對他讀書很上心,他媳婦專門給人洗衣裳,他到河邊幫忙,他父親還到河邊教他讀書的,他的學問是他父親教的,可惜未能有幸與他父親一見…”

  “小小年紀就為生計發(fā)愁,卻還能連過院試鄉(xiāng)試,難得,難得…”皇帝贊嘆道。

  “是啊,臣聽說,他隔幾天還擺攤給人寫字掙錢的,”劉守仁道:“忙得連府試報名都差點忘了,他府試的保人是當時益州巡撫佟大人,臣以為佟大人和他家熟,不想一問,才知,佟大人那日經過,見一少年在那著急,問了一下,怎么這么大的事都能忘,少年說忙忘了,他還詫異呢,卻聽周圍人說少年父親多病,想著應是伺候父親給忘了,便隨手給幫了一下,做了個保,連那少年叫什么名字都忘了…”

  “倒是運氣好!被实蹧]想到還有這么一碴。

  “皇上怎么想起問他了?”劉守仁納悶道。

  “他中會試了。”皇帝笑道。

  “什么?”劉守仁急了,“他守完孝又來考了?!糊涂!他的文筆必須還得好好練個七八載,他今年怎么就跑來考了呢?!哎呀,他若好生讀個十年書,屆時再來考,肯定是狀元啊!”

  皇帝深以為然,“文筆是尋常了些。”

  “他進了幾甲?”

  “第三甲,最后一名!

  劉守仁懊惱極了,不顧君前失儀,跺腳了,“他這簡直是自毀前程!哪個大學士是三甲同進士出身的!糊涂!糊涂!糊涂透頂!”

  皇帝倒無所謂,狀元三年一個,可這種運氣的,怕三十年都沒一個…“許是想早些掙俸祿,好還債吧…”

  劉守仁頗不以為然,中舉后,一夜暴富不可能,可錢財必定不會缺的,何況,也不會有哪個債主會找一個年輕舉子逼債,郁悶的劉守仁不好反駁皇帝,只好道:“皇上,他會試的卷子臣可否一觀?”

  這自然沒什么不可以的。

  等劉守仁看完了,方問,“你怎么看?是四位主考一起斟酌定的。”

  “要依臣說,可進二甲。”劉守仁道:“雖然文采不出彩,可這文章格局不是一般人能項背的。”

  “呵呵,劉愛卿啊,幸好你今年不是主考,否則,朕還發(fā)現不了這人才呢…”二甲進士,誰會注意啊,嗯,還得好好賞一下啟兒才行。

  不想劉守仁又道:“他的文章頗有點當初游才子的味道…”

  皇帝楞了一下,“朕怎么沒看出來?他的文章和軒塰差得遠了吧,軒塰的文章如行云流水般,透著股瀟灑勁兒,可他的文章,平實的很嘛!”

  “臣說的是他的文章的布局和視角…”劉守仁道:“鄉(xiāng)試的文章倒不怎么顯,可這會試的文章卻隱約有些游才子的洞察模樣!

  廢話,石頭三年來磨皮擦癢的將四書五經翻了遍后,就將他老爹的筆記心得抱來看,潛移默化自然長進不少…

  聽劉守仁這么一說,皇帝細一看,好像還真是那么一回事兒,唉,可惜,只是隱約有那么一點點味道啊…

  “臣請皇上破例讓他入翰林院再讀三年!眲⑹厝收埱蟮,“臣擔心他一門心思想早些入仕。”

  在大夏朝,一甲進士直接就授官,最低為從七品,二甲進士進翰林院讀書三年,三年后再按需分配,基本以一甲進士的標準來,但讀書期間,朝廷不負責生活費和住宿,而三甲進士則要憑考試,考得好的,才能進翰林院讀三年,否則,就從從九品做起,慢慢往上熬。

  別看從九品和從七品中間只隔了三級,可朝廷給一甲進士委派的從七品官,最次都是輔官,鍛煉人,也容易出政績,從九品,則是基層中的基層,辦的事兒不少,卻很難被關注到,因此,許多三甲進士都會努力考入翰林院,在翰林院讀三年書,別的不說,人脈就能積攢不少…

  “他的去處,朕再想想…”皇帝覺得這人的去處還真得仔細考慮一下,看看在哪個崗位上才能讓他最大限度的為大夏發(fā)光發(fā)熱…

  劉守仁本著為一個好苗子負責的態(tài)度還待在和皇帝磨磨嘴皮子,卻不想進來一侍衛(wèi),皇帝一看,立馬就揮手讓劉守仁撤了,讓劉守仁好不懊惱,打算過兩日再來磨磨。

  劉守仁走后,皇帝嚴肅了:“真有人去了?”

  “是,一男一女,男的估摸有十八九歲,女的大概只有十三四歲,兩人有說有笑的,還問是否有人知道胡俊是誰,但發(fā)現一個墓碑換了,一個墓碑沒了,那男的暴怒,一腳就將墓碑給踢斷了…”

  “備馬,出宮!”

  請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薦

  ;


  (https://www.dzxsw.cc/book/100761/53672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