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對手
“小姐,你好,我要住宿,這是我證件”,中年人胳膊上搭著西裝外套,身旁立著一個小巧的行李箱,從公文包里掏出一個小本子遞給小丫頭,掃了一眼,看到小本子封皮上有繁體字“護照”二字。
林維楨心里有些納悶,一個灣灣人怎么跑到佛山來了?
小丫頭顧不上跟林維楨搭訕,忙著給中年人辦理入住手續,林維楨轉身回了房間。
在床上躺了一會兒,突然聞到一股淡淡的芳香,伸手將床頭的藤箱扯了過來。
這個藤箱是陳廠長贈送的禮物,里面還裝著幾件小工藝品,在手里把玩了一會兒,拿過背包,將昨天買的藤制品一股腦倒在床上,仔細的比較了一番,發現藤器廠的東西確實更勝一籌。
正打算將東西裝進藤箱,聽到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那個臺灣人笑容可掬地站在門口。
林維楨疑惑道:“是你?你找我?”
中年人態度很客氣道:“林先生,啊不,林同志,你好,剛才咱們在樓下見過,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來自香江的商人,姓楊,這是我的名片,請笑納”,說著,雙手奉上一張名片。
林維楨接過名片掃了一眼,楊道仁,跟丹尼爾是同行,也是搞進出口貿易的。
名片印刷精美,但上面并沒有印上公司業務范圍,林維楨一時之間竟搞不清對方的目來意,抬頭問道:“楊先生,你找我有事?”
楊道仁道:“林同志,我確實有點事情想向你請教,你看,到飯點了,如果林同志方便的話,我做東,咱們邊吃邊聊”。
看他一副上桿子的模樣,林維楨的好奇心被勾起來了,稍作猶豫,笑著道:“楊先生這么一說,我的肚子倒是餓了”。
附近并沒有什么像樣的餐廳飯店,兩人隨便找了一家云吞面館,點了兩碗鮮蝦云吞面,又各要了一份話梅豬手。
面上來后,楊道仁贊道:“賣相不錯”。
這家店的云吞很正點,皮薄餡嫩,透過晶瑩剔透的外皮,可以看到包裹在肉里的粉紅色蝦仁。
林維楨在小碟子里倒了點醋,將云吞過了醋,咬了一小口,道:“味道也不錯”。
兩人一邊吃一邊天南地北的聊著。
吃了兩個云吞,楊道仁用手絹擦了擦嘴,道:“好吃是好吃,只是味精放的有點多”。
林維楨停下筷子,道:“只有吃飽了飯,才有心思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楊先生覺得呢?”
楊道仁頷首道:“林同志說的是。聽你的口音,你是北方人吧?”
林維楨用勺子舀了一塊豬腳,笑著道:“我也不知道我算不算北方人,我祖籍首都,不過初上在徽省宜城。楊先生的國語說得不錯,下午在招待所前臺,我還以為你是臺灣人呢”。
楊道仁道:“林同志好眼力,不瞞你說,我確實是臺灣人”。
看林維楨一臉困惑,楊道仁笑著解釋道:“大陸開放后,我去了香港發展,主要做大陸和臺灣之間的轉口貿易”。
林維楨恍然大悟,這才仔細打量了他一眼,這人的眼光倒是不錯。
目前兩岸關系仍然晦暗不明,是打是和誰也說不準。
雖然現在的香江還沒回歸,但在改革開放之前卻是大陸跟外部交流的唯一窗口,不管從地理還是從政治傾向上,香江跟大陸的關系都要比臺灣更近一步。
從79年開始,大陸首先單方面向臺灣開放市場,但這一政策顯然是給瞎子拋媚眼,一廂情愿。
對岸政府在堅持“三不政策”,即不談判、不妥協、不接觸的前提下,不僅沒有積極回應,反而用消極的態度為兩岸貿易設置了很多障礙,嚴格規定兩岸貿易不能直接進行,而必須經過第三個國家或地區進行。
所以,具有獨特地理位置和政治環境的香江,自然而然地成了兩岸貿易中轉站,占據地利的香江商人趁機做起了掮客,借此發家的不在少數。
“楊先生主要做什么生意?”
“我是什么賺錢做什么,只是”,說著,楊道仁苦笑一聲,“只是這兩年都是小打小鬧,操心不少,卻沒賺到錢”。
林維楨對他的話卻不以為然,看了他一眼,笑著道:“楊先生太謙虛了吧?”
楊道仁繼續苦笑:“當然,剛才說的有點夸張,不過生意確實不太好做。過去的兩年還算可以,至少大陸對臺灣商人有各種優惠政策,可自打今年5月份,一些優惠政策取消了,這生意就不好做了”。
林維楨還真不清楚這里面的道道,于是問道:“以前有什么優惠政策?”
楊道仁道:“最主要優惠政策就兩點,一個是持有臺灣產證明的商品,視同國內貿易,免征關稅,另一個是臺灣商人購買大陸商品,不但優先供應,而且還有至少八折的優惠”。
林維楨不禁咂舌,感慨道:“真是下血本啊”。
楊道仁聽他說的有趣,點頭道:“是啊,優惠力度確實相當大,當初聽到這個消息時,我根本不敢置信。唉,如今這些優惠沒了,兩岸的生意不好做了”。
林維楨不置可否地笑笑,道:“不見得吧?”
楊道仁一臉無奈道:“我沒必要騙你”。
林維楨道:“那楊先生這次來佛山有何貴干?”
楊道仁臉色一僵,隨即呵呵笑道:“林同志,你真是……,呵呵,什么都瞞不住你。好吧,我這次來佛山,其實目的跟你一樣”。
“哦?”,林維楨挑眉道:“跟我一樣?哈哈,楊先生知道我來干什么?”
楊道仁有些不好意思道:“下午你打電話的時候,我在門口聽了幾句,不過我聲明一下,可不是故意偷聽的”。
林維楨不動聲色道:“原來如此。楊先生猜得不錯,我在一家外資進出口貿易公司工作,這次來佛山是考察藤器生意的。怎么,楊先生也對藤器有興趣?”
說完,林維楨微瞇著眼睛看著楊道仁。
楊道仁輕笑著搖搖頭,道:“林同志,你誤會了。佛山的藤器雖好,但臺灣的藤器也不差,我沒必要舍近求遠”。
林維楨啞然失笑,不得不承認,在藤器制作方面,臺灣的自然條件要比大陸優越得多,恐怕在技術上也不弱于大陸,楊道仁確實沒必要來人生地不熟的大陸做藤器生意。
他真的不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難道自己多心了?
(https://www.dzxsw.cc/book/100741/53618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