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要立即斬斷“六大名校”生源
“紫華教育改革再難我們硬著頭皮也要改,不管觸及什么人的利益,不管下多大工夫付出多大代價,教育必須實現平公,師資必須均衡,每個學生都必須接受公平的教育資源,必須讓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頂 點 小 說 X 23 U S.C OM‘六大名校’通過市場手段挖掘和引進優秀教師的做法,完全是把教育當成了生意,把培養人才當成了做買賣,雖然‘六大名校’每年都會向名牌大學輸送優秀生源,但是他們卻以是破壞紫華教育環境為代價的,完全擾亂了教育生態系統。損害了絕大多數學生的受教育權利。同志們,我們的態度是非常明朗,就是要以雷霆手段和果斷措施,立即斬斷‘六大名校’對生源的掠奪。
會場一片唏噓,大家面面相覷。在座的所有人都很清楚“六大名校”是紫華教育最敏感的神經,冷兵局長在任時也曾多次開會探討“六大名校”對紫華教育的損害和貢獻,曾會同市政府法制辦一起分析民辦教育機構在招生和管理方面的合法性,最后的結果是,為了遏制“六大名校”的野蠻發展和無序競爭,才史無前例地推出了全市的5.20小升初統一考試,給學生提供一個公開公平的考試入學機會。然而令教育局始料不及的是,這件事應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句話,“六大名校”居然搶在全市小升初之前,將觸角伸向了補習學校和小學名校進行點報和校招,一條灰色地帶迅速形成,愈演愈烈,全市小升初考試成了聾子的耳朵,形同虛設。
“卡住‘六大名校’的脖子遏制不正當競爭是教育改革的第一步,也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六大名校’掠奪生源的主要途徑是點招和校招,我們要出重拳打擊點招和校招這種畸形的招錄模式,把這些學校的招生途徑徹底從紫華教育歷史上抹去。無論公辦民辦也不論名校普校,都必須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無條件接收生源,絕對不能容忍以考試的名義惡性競爭。”唐大智說。
“下面,請各處室負責人說一下各自分管的工作情況,特別是基教處和法規處要率先拿出截住‘六大名校’掠奪生源途徑工作思路。說穿了就是要斬斷‘六大名校’與補習學校及名小學之間的利益鏈。辦公室負綜合各處室意見,負責起草《紫華市教育改革方案》,在接下來的會議上我們再反復討論,直到最終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呈報市政府。”一連說了一大堆,唐大智這才將話語權交給各個處室輪流發言,他端起茶杯喝起水來。
基教處處長正要發言,唐大智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呸!呸!”他將沾在舌尖上的茶葉吐出來搶在處長前面說:“我還忘了說,紫華正在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新一屆市委班子對此決心非常大,萬億級的經濟總量一定會實現,過不了幾年,紫華將是祖國大地上一顆耀眼的明珠,會熠熠生輝光彩奪目。對于教育改革而言有道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如果我們的教育政策出現偏離,那么會對非常多的學生和家庭帶來負責影響,這是不公平的,教育不比任何一個事業,學生錯過了最佳的受教育時機,他們的人生就不可逆轉,要想再實現對未來的夙愿就得再等一代人,同志們,我們身上的擔子不輕啊,我們要么譽滿天下,要么謗滿天下啊……。
紫華的天空跟患了病一樣精神萎靡,臉色黃不拉幾,旋風偶爾騰空而起,直戳戳立起來,頗有大漠孤煙直的氣勢。
“管不好教育我們就對不起學生也對不起國家,我們就不是稱職的教育工作者。大家都是食國家俸祿的,你們想過沒想過,當我們垂垂老矣時,我們會為曾經的我們而后悔,我們就有愧于這個時代。”唐大智說,“教育是一座城市的氣質和魅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在座的各位在局黨委的領導下,能高度重視教育改革,用責任、魄力和擔當開啟紫華教育的新局面。”
現在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唐大智環顧四周,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幾秒后示意大家停止鼓掌。
“基礎教育處承擔著全市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宏觀管理工作,肩負著指導教育教學改革、教材建設和教學研究、現代技術教育的工作職責,這次在指導普通中小學招生制度改革中,要把基礎教育學籍管理工作作為一種手段和策略,為我們的教育改革服務。”唐大智看了看手表說,“下面還是從基教處開始,大家都談談想法吧……”
遍及紫華市各個角落的教育培訓機構,跟旋轉著的陀螺一樣依舊按自身的軌跡運動著,每天放學后,大量的學生依舊會潮水般涌向這些補習學校,紫華多年的教育規則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不管教育怎么改革,學到知道才是王道。“六大名校”小升初點招校招迫在眉睫,沒有哪位家長會再去關心教育改革,市高官提出的“四大名生工程”很快就被學生家長和市民被遺忘。狼來了的故事每年都在紫華上演,從孩子上幼兒園到高中畢業,這樣的改革天天喊年年喊,但改來改革還是萬變不離其蹤,考試擇校!
為了淡化考試帶給學生和家長的焦慮,逐步解決“六大名校”掠奪生源的問題,冷兵在任教育局局長期間曾多次調研,不斷地探索著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破解難題的路徑,曾經推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當時紫華教育改革都成了全市改革的一面旗幟,長時間占據著媒體的顯要位置。
在那次聲勢浩大的改革中,市教育局首先圍繞著公辦學校給全市適齡的受教育學生劃定了學區,要求學生必須就近入學,原則上不準擇校。此外,結合上級有關規定廢除了學生考試成績,取而代之的是將學生學習的好壞,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來區分,同步推出了《素質教育報告手冊》,每學期要將學生的等級填進表格,而小升初時這份《素質報告手冊》就成了一個評判學生在小學六年時間里綜合表現的重要依據。
全市每年被評為“優秀”等級的學生數以萬計,而“六大名校”自主招生時,除了首先要求家長提供《素質報告手冊》外還不得不另行組織招生考試。達到教育局“優秀”等級的學生并不能代表學習中學階段知識的潛力,而真正能代表學生潛能和思維模式的是學生的奧數成績。
“得奧數者得天下”是每位家長不會動搖的信念。改什么改?家長和老師對此都嗤之以鼻:哪個朝代求學還不得考試?
(https://www.dzxsw.cc/book/100723/535519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