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諸葛亮獻計
當周瑜醒來的時候卻是發(fā)現(xiàn)自己身處一艘樓船之上,雙眼有些迷蒙的從床榻之上掙扎著爬起來,讓那一直是守在周瑜身邊的兵士大喜,連忙跑出去大聲喊道“大將軍醒了,大將軍醒了。”
望著那兵士跑出去的身影,周瑜面無表情,環(huán)視四周,等到一會兒之后便是有著數(shù)人進入了這間房中,但是看著這逐漸到來的幾人,周瑜一邊與這些吳國文武寒暄,另一邊眉頭也是皺了起來。
此時周瑜身旁可以說是聚集了吳國這次攻打荊州的所有文武,包括杜伏威、劉仁軌、杜預、陶侃、太史慈、陸文龍、桓溫、輔公祏、周泰、張順、韓當、祖逖、孫承宗、吳漢、王雄誕等人,但是其中卻是少了幾人,那杜壆、吳三桂、孫安等人都不在。
而最重要的,孫策不在。周瑜清楚的知道,以孫策和自己的關(guān)系,若是孫策知道自己醒來,那絕對會第一個跑來看自己,但是現(xiàn)在孫策卻是不在此間,這讓周瑜心中是有了一些不好的想法和猜測。
“大王呢”不過周瑜心中還是存有一絲希望。
而面對這周瑜的提問,房中的氣憤卻是逐漸安靜了下來,讓周瑜心中那股不好的感覺更加的濃重了起來。
“快說。”周瑜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有些發(fā)怒了,而周瑜這些年幫助孫策平定江東,官居吳國大將軍,那是積威甚重,讓此間眾人都是有些不敢直視周瑜的目光。
最后還是太史慈站了出來,對周瑜說道“大將軍,大王數(shù)日之前命我等將大將軍送回,與杜將軍的水軍會合,而大王則是率領(lǐng)殘兵與迎戰(zhàn)項羽,最終不敵身死。”
“伯符”周瑜聞言就是吐了一口鮮血,隨后整個人又是倒了下去,昏迷不醒。
而周瑜的這再次暈倒那卻是讓房中眾人都是大驚,連忙是去外面叫來醫(yī)官,而這樣一番急急忙忙之后,醫(yī)官方才是趕到一頓望聞問切之后方才是下手將周瑜弄醒。
在聽了那醫(yī)官的一些囑咐之后太史慈小心翼翼的走到周瑜身旁,問道“大將軍,你好些了嗎”
周瑜此時還在有些發(fā)愣,沒有從那孫策已死的打擊之中回過神來,喃喃道“我沒事,子義,我們現(xiàn)在在哪里了”
太史慈道“我們與杜將軍還有劉將軍的水師會合之后本想接應大王,但是怎料大王竟是身死,那個時候向羽領(lǐng)兵殺來,大將軍又是昏迷不醒,所以我們與幾位將軍商議之后便是決定撤兵,如今已經(jīng)到廬江郡了。”
周瑜此時伸手撫了撫自己的額頭,開口道“在廬江留下一支水軍,向羽如今斬殺大王,將我軍殺潰,正是軍心鼎盛之時,必然會領(lǐng)兵殺來,若是一個應對不好恐怕會讓向羽趁勢殺入江東之地,所以子義,你與劉將軍一同率領(lǐng)一萬水師留守廬江郡,那向羽一旦有著渡江攻打江東的打算就要靠你們二人了。”
劉仁軌與太史慈二人對視一眼,齊聲道“請大將軍放心,我二人必定齊心協(xié)力,守住廬江,不讓向羽度過長江。”
而在讓劉仁軌和太史慈二人留守廬江之后周瑜便是和杜伏威等人著手返回建業(yè)。如今孫策身死,對于吳國來說最大的問題那就是群龍無首,如今吳國最重要的就是趕緊選出一個新的吳王來,不然吳國必然大亂。
只是按道理說孫策身死那吳王的位置應該是孫策之子孫紹坐上才是,但是孫紹如今才是個四五歲大的孩童,如何能夠坐上那個位置,而且更重要的是孫策之子孫權(quán)天生碧眼,胸有韜略,或許領(lǐng)兵作戰(zhàn)孫權(quán)不如孫策,但是要論起執(zhí)政韜略,孫權(quán)卻是能夠?qū)O策甩出幾條街去。
而且更重要的是周瑜知道這孫權(quán)對吳王的位置也是有著覬覦之心,當初孫堅得到傳國玉璽之后孫權(quán)就是不止一次的找借口去看那傳國玉璽,野心可見一斑。
想到那孫策之子孫紹如今不過四五歲,再想想這些年孫權(quán)在吳國朝廷之中的動作,周瑜只覺得是眉心一陣刺痛。
不過車到山前必有路,現(xiàn)在想著這些都還太早,說不定那孫權(quán)根本就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呢大家一起其樂融融的不是最好嗎
而在江夏城內(nèi),卻正是有著一場宴席開始,項羽居于主位之上,其下有著諸葛亮、徐庶、黃忠、文聘、虞子期等人,俱是這次擊敗吳軍的功臣人物。
如今的楚國大致可以分為老一輩和年青一輩,其中老一輩人便是那范增、項梁、龐籍、黃忠等人,而年青一輩則是以諸葛亮、徐庶、馬良等為代表。
宴席之上一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項羽一雙大手輕輕把玩著那酒樽,對一旁風度翩翩的諸葛亮問道“孔明,如今孫策已死,吳軍大敗,你說我們是不是可以率兵殺入揚州了”
諸葛亮卻是搖了搖頭,對項羽道“大王,如今還為時尚早,孫策雖說已死,但是吳國主要支柱都還在,如今吳國雖說群龍無首,但是文有張昭、張纮等人,武有周瑜、杜伏威等人,若是我們此時強行出兵攻打揚州,恐怕是會讓這些人齊心協(xié)力共抗我大楚兵鋒,這對我們來說是很不利的。”
項羽此時眼中玩味,對諸葛亮道“那依孔明你的意思呢”
諸葛亮輕搖鵝毛扇,侃侃而談“如今孫策已死,對于吳國來說自然是要選出一個新的吳王,可是孫策之子孫紹年幼,擔任吳王自是不行,而孫策之弟孫權(quán)如今二十余歲,在吳國士林之中頗有聲名,而且與吳國文臣一方的張昭、吳景等人交好。可是自古以來王者死后那王位都是由其子嗣繼承,若是孫策沒有子嗣這孫權(quán)倒是有著機會,可是孫策之子孫紹雖說年幼,但是也是在世,而且這江東吳國基業(yè)可以說是孫堅、孫策兩父子打下來的,孫策雖說已死,但是其舊部在吳國之中勢力不小,若是他們要將孫紹送上吳王之位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聽了諸葛亮說了這么多,項羽只覺得自己什么都沒有聽懂,看著那諸葛亮好像還有再說下去的意思,當即一擺手,對諸葛亮道“孔明,多余的你不用多說了,你只要說說我們要怎么對付這吳國就行了,如今孫策已死,正是攻打吳國的大好時機,可不能就這么放過。”
諸葛亮道“大王,簡單來說,孫策死后吳國必然會為了吳王之位的人選而爭執(zhí),應當是以周瑜為首的軍方實力和孫策舊部,想要將孫紹推上吳王之位。而另一方則是以張昭為首的吳國文臣勢力,他們的人選是孫權(quán)。而若是大王此時舉兵攻打吳國,會讓這兩股勢力暫時摒棄前嫌,齊心抗敵,這對我們是很不利的。所以此時我們不宜舉兵攻打吳國,應當緩一緩,讓那吳國兩方勢力內(nèi)斗起來,那時才是最好的時機。”
項羽此時有些聽懂了諸葛亮的意思,但是心中也是有著一個疑惑,問道“那萬一那兩方勢力沒有斗起來要怎么辦,我們此時不進攻不是放過了這樣的大好時機嗎”
諸葛亮此時自信一笑,對項羽道“大王放心,亮有一計,此計一出,那吳國內(nèi)部兩方勢力不想斗也得斗了。”
項羽此時一聽,頓時來了興趣,身軀坐正,開口問道“孔明快說是何計”
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100720/535442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