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 林毅
以下是:為你提供的《》小說(作者:云中誰寄)正文,敬請欣賞!
() 冬天山里天亮得晚,火工道人睡得還迷糊糊的,就聽到哪里好像有孩子哭的聲音,不禁被嚇得從被窩里蹦了起來,汗毛都豎起來了。
畢竟如果是村子里,有孩子鬧夜哭是很正常的,不過這里四下不靠,幾里地內(nèi)就是自己這兩間房,和當初那幾間早幾年被村里當成豬圈養(yǎng)豬的偏廈子,也沒誰會來這里,怎么可能會有孩子哭呢?
要說早些年還好,那時候山溪尚在,這溪水清澈,倒是有很多娃娃魚在水里,這東西叫起來倒像是小孩子哭,不過這娃娃魚要住在清澈的活水里,靠著水里的魚才能活下來的,這水壩淤了以后,上游的水自己都改道了,附近幾座山的泉眼也全都干了,這水壩里除了下大雨時候的控山水能流到里面,根本就沒個水源的。再說縣里當年大力推廣在水塘里種植水葫蘆養(yǎng)豬,任務也派到村里,村里就把原先道觀沒燒毀的幾間偏廈子給清理出來,當成了養(yǎng)豬場,在水壩里種上了水葫蘆,結(jié)果連著養(yǎng)了幾次豬,一頭都沒長成過,水葫蘆更是蔓延到了整個水壩里到處都是,原本就沒多深的水,這下子更是變成一潭死水了,每年夏天都臭烘烘的,根本就沒人愿意往旁邊湊,,可以說從大壩修上以后就沒看到別說娃娃魚了,就連命最賤的泥鰍都沒誰見到過了,再說了,這就算娃娃魚冬天也都休眠了,等著山上淌下桃花水才會出來找食兒,大冬天的怎么可能出來。
再后來聯(lián)產(chǎn)承包分隊的時候,那幾間當養(yǎng)豬場的偏廈子沒人要,加上也是當年道觀的舊房子,所以村里也沒人有心思占為己有,就都還給了這老道,算成是他的私人財產(chǎn),不過他就那幾畝地,也就清出來一間當成倉房裝點糧食就夠了,也沒再管別的幾間。
故老傳說山里面有些東西修煉成jīng了,會出山來魔人,畢竟這荒山野嶺的,再加上這四下不靠的山里面,所以老道也有些心驚膽顫的,生怕是自己招到了什么不干凈的東西。
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想著是禍躲不過,老道咬咬牙,套上衣服,拉開燈左右打量一番,也沒看到屋里有什么東西,這才反應過來,這哭聲還真是從外面?zhèn)鬟M來的。
不過等著老道從炕上爬起來,打開房門才發(fā)現(xiàn),這哭聲是從自己腳底下傳出來的,低頭去看,就見到門前臺階上面放著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小襁褓,老道這才反應過來,這是一個棄兒。
要說棄兒現(xiàn)在都不多見了,早些年父母生了孩子,卻養(yǎng)不起,只好去送人或者丟棄,這些年計劃生育再加上都聯(lián)產(chǎn)承包了,生活條件好起來,也沒誰會扔孩子了,再說這扔孩子也不能扔到自己這兒來呀,畢竟這里也不是道觀,而他自己也沒有再招一批道士,將道觀延續(xù)下去的意思。早些年養(yǎng)不起孩子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寺廟、道觀是很平常的事兒,但是現(xiàn)在應該也沒這樣的了吧,更何況自己都土埋半截了,這孩子得怎么養(yǎng),老道也不知道。
冷冰冰的早上,就算老道自己這么大年紀冷丁地被折騰起來,也有些受不了,更何況一個孩子,老道四下打量一圈兒,也沒看到周圍有什么人,罵了兩聲這缺德的父母,也就把孩子給抱了起來。
不過想了想,老道也知道,有些孩子是因為身有殘疾才被父母給扔掉,由其自生自滅的,所以掀起來襁褓上蒙著臉的被子角,想看看孩子咋樣,卻只看見孩子已經(jīng)凍得臉sè白里透著青了,估計扔在這兒有段時間了。
看到這樣,老道也顧不得別的,趕緊抱著孩子,帶回屋里打開襁褓,沒缺胳膊少腿兒,還長著小,更是搞不懂為啥這父母缺心眼兒地把這大胖小子給扔這兒了?纯礇]拉屎撒尿啥的,就趕緊把孩子放進自己剛爬起來的被窩,再去灶臺上給鍋里添了兩瓢水,升起火,把火炕再給燒熱了,就小心翼翼地坐在炕沿上一直守到天sè大亮。
看著孩子臉sè紅潤起來,也不再哭鬧,這才胡亂吃了點東西,準備帶下山去,這總得找人去給自己做主吧,要不過段時間自己這兒多個孩子,沒準兒人家還當自己是從哪兒拐騙來的孩子,自己這是黃泥掉進褲襠里,說也說不清。
不過在包孩子的時候,老道才發(fā)現(xiàn)這孩子身下有張紙頭,上面寫著幾個字。
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老道也不知道上面寫的啥,只好帶著這紙,用個竹背簍裝著孩子,磕磕絆絆地回村,找到村長。
村長看到孩子,也嚇了一大跳,尋思著自己村子就這么幾口人,肯定不是誰家生養(yǎng)的,看紙頭上面就一個叫林毅的名字,在下面寫著一個差不多兩個月以前的rì期,再看看孩子的大小,猜測這個是孩子父母留下來的孩子的名字和生辰。
這既然不是自己村的,那還得自己去附近打聽一下,這肯定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就讓老道先把孩子放在自家,先回去等信兒。
畢竟一個大男人,腿腳也不好,再加上沒結(jié)過婚,粗手笨腳的,怎么可能帶得了孩子。
自家孫子都會走路了,家里也沒nǎi粉,村里有一家小賣店,不過也就是賣些油鹽醬醋,針頭線腦啥的,nǎi粉這玩意兒肯定是沒有的。
讓老婆去村里有孩子的人家找來半袋nǎi粉和一個nǎi瓶,沖上半瓶先給喂著,自己也裝扮個齊整地,準備著出去四鄰八鄉(xiāng)打聽下,是誰家的,讓他領(lǐng)回去。
不過忙了幾天,也沒聽說誰家扔過剛生下來的小孩,正好老道又來問信兒,所以村長就半真半假地開玩笑說這孩子只怕是天老爺送給老道的,要不就讓老道自己養(yǎng)著算了。
其實他也知道,這老道已經(jīng)土埋半截的人了,再加上腿腳也不利索,除了山下那幾畝地,也沒啥營生,也就勉強著養(yǎng)活自己就不錯了,哪里有條件來收養(yǎng)這孩子。
不過讓村長沒想到的是,這老道只是略作猶豫,竟然直接就點頭應承下來了。
盡管從民政角度而言,這樣做的話,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是別說這太平鄉(xiāng)里,就算整個縣里面也沒一家正規(guī)的兒童福利院。真的把孩子送到民政局,也只能是民政局直接在那些登記過想要領(lǐng)養(yǎng)的符合條件的人家里挑一家人把孩子送出去。
這要是落到好人家還行,聽說有人領(lǐng)養(yǎng)孩子后,不知道是心情好了,還是機會好了,自己又生了孩子,結(jié)果這領(lǐng)養(yǎng)的孩子都沒個好結(jié)果的。萬一攤上這種人家,這孩子算是倒了八輩子霉了。
這老道窮一點兒,也沒還俗結(jié)婚生子,不過為人畢竟老實肯干,也沒哪個人說過他有什么偷雞摸狗之類的劣跡。這十幾年下來,仍然一個人單身住在觀里,除了賣糧,或者買些油鹽什么的,一年下山都沒幾回。村里面有些小孩子不認識他,每次見他跩著瘸腿,還沖他“瘸子,瘸子”的叫,也沒看這人惱了什么的。
這也算是知根知底,孩子給他養(yǎng)也放心,更何況還是他撿回來的,這要不安好心,看著沒誰知道,沒準兒就直接包了孩子,往山里面走遠點,直接往雪里一扔,誰能知道?
看著老道現(xiàn)在還行,不過跟他說幾次,他也不答應回村子里來,畢竟以后總有年紀大的一天,那時候身邊有個人,也能照看下。
這不過就是一碗飯的問題,只要別學壞就行,看著電視里面說外面各種事兒,講得熱鬧,不過這王家屯上下老少大多數(shù)都沾親掛拐的,地點也還算偏僻,風氣倒也沒像外面那么差,不說路不拾遺,但是至少也還算是夜不閉戶,這孩子如果就在村里面的話,那也沒啥大問題。
趁著這機會,村長又動員了下老道,不過他還是不答應出來到村子里住。
不過想也知道老道手里沒啥余錢,村長干脆就想著找個時間開了個村民大會,跟村民通報了下這事兒。
當然這就算是不通報,這王家屯在村東頭兒咳嗽一聲,在村西頭兒都能聽見,這有幾個人還來看過這孩子,見這孩子長得周正,也沒啥殘疾,有人就說哪村哪村誰家沒孩子,要不抱去送了算了,不過村長沒答應,畢竟當時還沒找完,這是存著還給孩子親生父母的心。
這下老道想要養(yǎng)著了,這也算是村子里的人了,看著馬上到了孩子的百rì,就把村民都叫來,隨便弄了點兒吃的,大家吃了一頓給孩子慶生,才就讓老道正式抱回去。
問過村民,也沒誰反對,就以撫養(yǎng)費的名義從村上這些年攢下來的不多的提留款里面支取了幾百塊錢,差人帶著錢去鄉(xiāng)里面買了幾箱nǎi粉,順便買了幾尺布,讓自己婆娘給孩子做了幾身小衣服、小被子,又在村里面找了了一些舊衣服什么的,扯了尿布,一道送了過去。
(https://www.dzxsw.cc/book/100710/53515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