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戶口和糧食
漫長的冬季總算是過去了,山上的鳥開始活躍起來,家里的豬雞鵝狗什么的也都有了精神。
積雪消融,河水破冰,遠山看過去朦朦中透出一股子綠意。
堡子里的人也紛紛走出屋子,貓了一個冬天都想出來透透氣,山坡上地頭上水溝邊全是人,女人在找野菜,皮孩子就絞在一起瘋,雞鳴狗叫的好不熱鬧。
地里也開始干活了,打茬子燒荒運肥,一年的春耕就要開始,張清之的安置命令也被郵遞員送到了家里。
本溪市立新區南墳人民公社,本溪鋼鐵廠南墳選礦廠。
……
本溪有三座古墳,東墳,西墳,南墳。解放后統一變墳為芬。
東墳埋葬的是清和碩穎親王薩哈廉,1672年康熙帝曾在此立碑誦揚這位****之子,他的父親是清正紅鑲紅兩旗之主努爾哈赤的二兒子,和碩禮親王代善。
后日本人在修建太子河鐵路的時候因大墳礙事把它‘遷移’了。
西墳是一座荒棄了的古墳,因與東墳東西相對而得名。
南墳埋葬的是唐代一位公主,但只有傳說,具體已無法考證,地名就此形成。
南墳歷史上就有三大廠,廟兒溝鐵礦,郭家選礦和東溝機器修理廠,是本鋼的主要礦源之一。
解放后,廟兒溝鐵礦更名為本溪鋼鐵廠南墳露天鐵礦,選礦廠就是南墳選礦廠,機器修理更名南墳機修廠。
南墳在解放初期是區建制,歸本溪縣管轄,52年本溪市人民委員會成立接管了南墳區。
56年撤銷橋頭南墳兩區成立南墳礦區,58年建南墳鎮,重新劃歸本溪縣管理。66年恢復南墳礦區,到68年再次撤銷,成立南墳人民公社,劃歸立新區管理。
1984年,南墳恢復區建制,成為本溪市的市轄區。
本溪是著名的山水之城,南墳的地形更是多山夾一溝,像個口袋一樣,只有一個進出口。
……
1971年五月,張清之和劉桂新懷著激動喜悅的心情告別了張家堡,拿著報到通知來到陌生的南墳。
張清之拿著報道通知去了廠子,被分配到第二選別車間,住處暫時給安排在一戶姓魏的人家借住。
剛安頓好,張清之和劉桂新的大兒子就迫不及待的出生了,因為懷念戰友,張清之給大兒子取名軍。
喜事接連不斷,劉桂新的內心充滿了喜悅,感覺自己的苦日子終于熬到頭了,從此將開始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她在給張景義的信里寫道:“媽,我感覺我的命從這里就要改變了,充滿了希望。我現在進了城,有了自己真正的家,也有了兒子,清之進了鋼廠,他說很快我們就會有屬于自己的房子,我也會有自己的工作。
以后,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你們不用惦念,等我們的房子分下來,我也有了固定的工作掙了工資,我就回去把你們接到這里來享福。”
然而,事情的展并沒有像劉桂新期待的,或者說想像的那么美好,那么順利。
張清之由國家安排,順利的落下戶口成為了選礦廠的全民職工,并且成為第二選別車間檢修組的副組長,月工資二十一塊二毛錢,另外還有許多福利,這讓兩個剛剛接觸社會接觸生活的人喜從心生,高興了好幾天。
可是,接下來就出了問題。
劉桂新的戶口落不下來。這會兒的戶口遷移有兩個嚴加,從農村向集鎮適移要嚴加限制,從集鎮向城市遷移要嚴加限制,她正好在坎上。
張清之找廠里,找公社,找武裝部,來來回回跑了幾個月也沒蓋上章。
在這個時期,辦戶口的難度后世的人根本無法想像。
有多少人因為戶口限制夫妻兩人分居兩地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有多少人為了團聚跑細了腿磨破了鞋,一跑就是幾年仍然毫無結果。
因為這個時代,戶口還關系著糧食,落不上戶口你在這里就沒有糧食關系,就沒飯吃,買都買不到。
如果只是一個人還好辦,總有辦法,可是孩子的戶口隨媽媽,多一張嘴出來就多出無限的困難,何況在這個時候還沒有計劃生育,家家三四個四五個的生。
兩個人一下子被現實從喜悅中擊打出來。
“我還是回去吧,這么捱著也不是個事兒,等孩子大大吃飯都是問題。我去我媽那,等以后戶口辦下來了我再來。”劉桂新把兒子哄睡了放到一邊,靠到張清之身上輕聲說著。
“不用,孩子小呢,先不用急著定,我再想想辦法跑一跑。實在不行,我去部隊上找找,看那邊能不能管管。”張清之摟住劉桂新安慰著,眉頭也是緊緊皺起。
“你還得上班呢,咱剛來,別在因為這個耽誤了工作讓領導有啥想法。”
“不會,好歹我也當了六年兵,有些優待政策。對了,廠子說要調我去什么調查小組,以后可能要出差,到時候你自己在家小心著點,沒事別上街。”
劉桂新點點頭。兩個人來了這邊幾個月了,對這邊的情況也了解了一些。城里的運動比農村要嚴重的多,各個廠都有不同的派,相互之間時有打斗,而且就算一個廠也有山頭,也不是那么平靜。
整個鎮上到處都是標語,大喇叭,每天都能看到一群一群的人戴著紅袖箍舉著紅寶書喊著口號游行。
“不會牽扯到你吧?會不會要求你加進去?”劉桂新扭頭看著張清之問。
張清之搖搖頭:“不會,我是轉業兵,歸武裝部,不用參加什么派。”
劉桂新嘆了口氣:“以后怎么辦哪,到哪里弄糧食?”
張清之說:“沒事,到時候我回堡里去扛吧,把你的糧份扛過來,怎么也把日子過了。你就帶好孩子就行,慢慢總能落上戶。”
劉桂新點了點頭,抬手在張清之的臉上摸了摸。扛糧食說的輕松,就家里那邊的交通條件能想像出該有多累。那可不是十幾二十斤的事情,那是幾百斤啊。
“咱倆一起去扛。”
“不用,你帶孩子就行,我有勁呢,老有勁了,不信你試試。”
“不試。啊哈哈,不試不試。啊。”
“哼哼,熊我。啊~,信了信了。”
(https://www.dzxsw.cc/book/100704/2902875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