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社會人
“大劉啊,快去看看吧,你家大軍把人打了,一地的血呀。”
“在哪?打挺重啊?”
“在醫院門口,六號樓樓頭那塊兒,可不挺重,滿地都是血,瞅著都嚇人。”
“你就夸張,打個架還滿地都是血,噴泉哪?”劉桂新笑著看了一眼報信的老太太。這時候大人根本就不把孩子打架當回事兒。
“可不敢說假,你家大軍動了刀的呀,快去看看吧。”
“啊?動刀了?”劉桂新這才慌了:“他關姨,幫我看下攤,我去看看。”拿起錢兜子就往醫院那邊快步走了過去。
“這孩子打架從來都不動家什啊,這怎么突然動上刀了呢?從哪來的刀?”劉桂新還是有點不太敢信,自己兒子自己了解,打了這么些年架,連磚頭都拿的少,更別說刀了。
“鐮刀,我看的真真的。這死孩子呀,膽子也大,手也夠黑的,也不怕出事兒。”
老太太是劉桂新的朋友,平時相處的挺好,沒事兒經常過來和劉桂新拉拉話,也是個熱心腸,看這架打的,到把她急夠嗆。
到了這邊,已經沒人了,地上到是有幾塊血跡,看樣是沒少流。
“大哥,打架的人呢?”劉桂新問邊上的小賣店老板。
“去醫院了,挨打那個是尿罐子,他爸不就在醫院上班嘛,打人的走了,興是回家了,你家孩子啊?”
“嗯,打人是我兒子,你看著他走了呀?”
“走了,拎個筐拿了把鐮刀。不怪你家孩子,回去也別說他,打的對。”
尿罐子叫崔士林,是張興隆小學的同班同學,關系還可以。初中在八班。他爸是醫院化驗科的大夫。
崔士林這人本性到不是太壞,不過挺能作的,小學就和社會上這些混混什么的天天混在一起,偷鐵打架抽煙喝酒,擠公交車掏包這些事都干。
他爸也管不了他。
他打架一般,經常叫人揍了他爸也當沒看著。管不起。
東北這邊的人愿意動手,除了孩子沒人在意幾個小混混,經常在公交車上掏包讓人看著了就踹一頓,他們也打不過,人家成年人力氣在那擺著呢,誰小時候還不是打過來的?
今天不知道為什么和張興軍干起來了。
劉桂新想去醫院看看,走了幾步又感覺不對,拐個彎急匆匆的回家去了。
“小軍,小軍。”開了門劉桂新就開始喊。
“啊,在屋呢,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你打完架沒事啦?擁護什么打的呀?”
“他討嫌,我和他好說好商量和我盛臉,不打留著干什么?”
“那你就動刀啊?砍哪了?”
“屁股。那肉厚,沒事兒。當時氣頭上就沒多想。怎么了?他家去找你啦?”
“沒,你黃大娘看著了去找的我。傷怎么樣啊你就跑回來了?人家說去醫院了。”
“去唄,你不用管,等他家來找。”
“那能不管嗎?巴掌撇子打幾下也就算了,你動刀了你不知道啊?這能是小事兒嗎?萬一人家要去派出所呢?”
“不能,誰打架還找派出所啊,他有那臉嗎?以后不混啦?”
“哎呀媽呀,鬧了一規遭,你現在是混的呀?啊?你現在這是混上了唄?成社會人了是不?啊?”劉桂新臉色都變了,聲音也尖利起來。
“準備也去巴籬子蹲幾天鍍鍍金,在街面上立個號唄?是不?咱家也出個名人。”
“不是。”張興軍低下頭站在那:“我沒混。”
“不是?我看就是,這小話說的多漂亮,多帶勁兒,啊?你現在真是越活越出息了,咱們家要出社會人了。”
“真不是,我不混。”
劉桂新舉手在張興軍頭上就是一巴掌:“出息了,要混社會了。”
“媽,”張興軍硬挺著挨了幾下子,也沒躲,要是張清之打他早就跑了。
“我說錯話了,我真不混,我就釣個魚他就撩巴我。”
劉桂新嘆了口氣放下手,想了想:“你就在家老實兒呆著,聽見沒?哪也不準去。”
“嗯,我不走。”
轉頭出來,劉桂新低著頭往市場走,到市場看了看沒什么事兒,對關姨說:“老關,你幫我看著點,我去趟醫院。”
“怎么了?”
“俺家小軍把人打了,我去看看。”
“打就打了唄,半大小子哪有不打架的,人家沒來找你自己送上門啊?”
“化驗科老崔家的孩子,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都是熟人,和俺家老二還是同學。我去看一眼。”
“那個小子?啥尿罐子是不?一天就討貓嫌,偷雞摸狗的,你搭理他家干什么呀?前兩天就在這還讓人家踹了一頓,我看他聲也沒敢吱。就選廠工人。”
劉桂新皺著眉頭想了想:“我還是去看一眼吧,心里不踏實。”
“打挺重啊?”
“說是拿鐮刀砍屁股上了,我看那邊出了不少血。”
“媽呀,你家大軍沒看出來,手挺狠哪。這下好了,屁股變三瓣,以后上廁所可得勁了。”邊上幾個賣東西的女的都跟著笑起來。
有人過來買菜,劉桂新心慌意亂的把人答對走了,把東西收拾了一下擺好鋪平:“我還是得去一趟,這心就在半空懸著的,我去看看傷怎么樣。”
大伙也沒再勸,劉桂新匆匆忙忙的到了醫院。
結果沒找到人,崔大夫也沒在,這事兒又不好打聽,轉了一圈就回來了。
一直到黑天收攤也沒人到攤子上來找,劉桂新的心稍放下了一點兒,和過來幫著收攤的張興隆一起收攤子回家。
一邊過了幾天,風平浪靜的,這事兒也就這么過去了,崔家還真沒過來找,也沒去派出所。估計他也不敢去,都是在派出所掛了號的名人,去了也是挨呲。
張興軍繼續每天的生活,替換劉桂新,自己擺攤,要不就是去西溝釣魚或者采山菜,閑著的時候就坐在侯家賣店里,到是和侯家一家關系處的不錯。
侯家有個丫頭,比張興軍大幾歲,說話細聲細語的,沒事兒就喜歡和張興軍說話。
轉眼九月,學校開學了。
今年夏天,南芬從南山到街里修了人行天橋,橫跨在鐵道線上,從此以后過鐵路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心驚膽顫的在鐵道線里穿。
天橋是一個日本人出錢修的,據說他在這里出生成長,后來被統一遣送回國,但對這里還是相當有感情,捐了六十萬日元建了這座天橋,在天橋頭上立了塊碑。
(https://www.dzxsw.cc/book/100704/289860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