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女人,花 > 第305章 天要下雨

第305章 天要下雨


劉桂新收拾收拾一個人去了丹東,那邊西紅杮產(chǎn)量大,品種好。。

        從家里出來到坐上火車,劉桂新心里有點忐忑,也有些興奮,但更多的是希望。

        對這個家的未來的希望。

        五個多小時,火車到達丹東。

        西紅杮的種殖在這邊已經(jīng)形成了規(guī)模,城邊上一大片一大片的農(nóng)田,紅彤彤的西紅杮一顆一顆掛在枝秧上,遠遠看去就像一片小燈籠,充滿著喜慶。

        這些都是沒有‘主’的東西,價錢合適先到先得,農(nóng)民幫著摘了裝筐,按筐收錢。他們不管你是誰,給錢就拉走。

        劉桂新都已經(jīng)打聽明白了,大概的價錢,車從哪里雇多少錢,筐從哪里買多少錢,摘果裝筐多少工錢,但還是有點不放心。

        去雇車的地方看了看,談了幾輛車,又去找賣柳條筐的地方看了看,挨家打聽了一下價格講了講價,這才心里真正有了底。

        在城邊找了個小旅店住下來,在路邊隨便找了點吃的糊弄一下肚子,她這才出城去看果子。

        東北這邊管西紅杮叫洋杮子,類似這樣的稱呼有很多,洋火,洋釘,洋槍,洋煙,概括了所有從國外傳過來的東西。

        只有葵花籽沒這么稱呼,而是叫‘毛嗑’,毛子嗑的。緣于蘇聯(lián)老毛子那邊的人喜歡吃這個東西,國內(nèi)的原種,包括原產(chǎn)地北美那邊實際都是從俄國引進的。

        這會兒的西紅杮還不是后來那種‘堅果’,可以隨便運輸折騰。

        這時候的西紅杮還都是東北老原種,果實大而多汁,酸甜適中軟糯易化,是完全可以當水果吃的,不好的地方就是不好運輸,熟透了就是一個大水泡,不耐壓也放不久。

        所以采摘的火候就非常重要,裝筐也要格外小心,不能弄破了。

        劉桂新背著兜子順著一望無際的農(nóng)田逛著看,熟透的果子只適合在本地銷售,拉長途要選剛成熟的才行,太輕的泛青,太熟的就軟了。

        一直到了下午,她才終于下定決心選好了一塊地。

        逼著她下決心的是另外過來收貨的人,這大半天她已經(jīng)遇到四五伙了,有男有女,都是兩三個四五個人一伙在到處看,好在這個時候的農(nóng)民淳樸,不會坐地起價,誰先給錢就是誰的。

        一塊地,不可能成熟度完全一樣,有熟的早的,有熟的慢的,挑地就是找那些普遍適合的,其實也是撞運氣,一片地有那么大,不可能一株一株去看。

        選好了,交定金,然后去聯(lián)系車和柳條筐。

        忽然感覺做柳條筐這個生意真的不錯,不用出來跑不用推銷,也不愁賣。

        筐的數(shù)量是地主給估的,人家年年賣年年裝比誰都有經(jīng)驗,劉桂新也信。他沒必要騙人。

        車定好,柳條筐買妥,劉桂新就像打了一場仗一樣,心里一下子就落底了,充實了,沒有了忐忑和疑慮,回到小旅店洗洗倒下就睡著了。

        太累了這一天,從昨天到這會兒還沒睡個囫圇覺呢。

        第二天一早,她早早就起了床洗漱,隨便在路邊吃了盤子就趕往包下的菜地。

        到了地頭,地主已經(jīng)在這里了,正指揮著幾個人清貨場:就是在地頭路邊清理出一塊停車擺貨的地方,把這塊地方的西紅杮連根拔了,把地面平整一下。

        “大哥,連摘帶裝得什么時候?”劉桂新走過去問地主。

        “時間哪?得一兩天,我盡量讓他們快吧,你這兩大掛呢。放心吧,我給你催著點,肯定幫你整規(guī)矩了。”

        “嗯,謝謝你了呀大哥,我頭一年整,心里一點底也沒有。要是行我以后年年來拉你家貨。”

        “那可挺好。”地主笑起來,臉上的禢子一道一道的:“那我也就有底了。種的越多心里越?jīng)]落啊,從地里刨食就沒個譜,什么都...是老天爺給才行,刮陣風都擔心好幾天。”

        “那到是,我也是從山里出來的,我爸媽也是靠種地活著,從小沒少在地里折騰,這些都明白。”

        “你呀?”地主打量了劉桂新幾眼:“不太像了,出來有年頭了吧?”

        “嗯,一晃這都,哎呀,快二十年了,我是70年從山里出來的,俺家那個是當兵的,跟著他進的城。”

        “那你是個有福的呀,這年頭,混日子還是得進城,當城里人,什么政府都管著,有靠。丫頭老家哪的?”

        “我老家就在這邊,我在莊河出生的,在這邊呆到差不點十歲去的本溪。那會兒我爸走了,我媽拉扯著我和我哥,也沒個靠兒,沒房沒地的,后來就給進公社了。”

        “哎呀,那可是不容易,那幾年,嘖。”地主搖了搖頭:“這邊還有什么人沒?”

        “有呢,我老家房子什么的都讓親戚給占了,還有個舅在青堆子,這會兒都六十多快七十了。那些年活著都不容易,平時也不怎么聯(lián)系,就這幾年才走動走動。”

        “那可不是,那些年哪,能活著就不錯嘍,哪有心思走親戚,別說還離著上百公里呢。出趟門那么容易?”

        邊上一個幫活的跑過來:“哥,我看這天怕是要下雨啊,怕是摘不上。”

        “啊?”劉桂新扭頭看了看天空:“看準了嗎?”

        這些長年和泥土打交道的人吃的就是老天爺給的飯,對天時有著格外的敏感,可不會拿這個開玩笑。

        “八成。弄不好上午就得下,好一好也是下午的事兒。敢摘呀?”這個人扭頭看了一眼西邊天空,從兜里掏出個褶褶巴巴的橋牌煙盒出來,小心的抽出根黑桿遞給地主。

        汽車喇叭響,送柳條筐的過來了,滿滿一大車。

        “給弄些板子什么的墊墊,鋪上苫布,碼齊整。”地主吆喝著指揮大家卸筐,整齊的碼在空地一邊。

        柳條筐不像竹筐,只要不拿火燒它一點雨水什么的都不怕,柳條筐泡了水就得變型。

        這邊不長竹子,竹筐老貴了。

        “看樣是要下雨呀,你這可別急著摘。”送筐的是個女的,對劉桂新說了一句。

        劉桂新去數(shù)了數(shù)付筐錢:“我也正愁呢,你說這幾天好模好樣的,我這要摘了下雨。”有點愁。


  (https://www.dzxsw.cc/book/100704/2782503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