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全民皆商的時代來了
“怎么樣?累不?”汪玉剛問張興隆。
“還行,沒感覺累,就是我那皮帶有點高,往上扔礦石有點費勁。”張興隆比劃了幾下:“膀子扯的疼。”
“習慣就好了,你那邊是有點高,可能是車間里最高的皮帶了吧?”
“不是,劉三子說不是,我也不知道哪個更高,那還能干活了嗎?”
“那不也都干著呢,也沒聽說哪個崗位停了的。你上三十戶還是回家?”
“回家,明早起來上去。”
“你和趙爽真能結婚哪?”
“怎么了?處對像不結婚哪?”
“沒事兒。”
最后贏的那些雞蛋兩個人也沒真全拎走,再說也沒法拎。沒多少錢的事兒。
那些老工人也沒說真的就認賭服輸,都默不作聲的拎著雞蛋匆匆走了,就徐廣利是真輸了。他那籠都吃了。
汪玉剛去坐車走了,張興隆拎著雞蛋也回到家里。
張興兵現在復讀,白天變得孤零零的,以前的同學小伙伴都分開了,不過一到晚上家里就熱鬧了,毛軍孫小東應明王志龍這些小子一個不落,天天跑過來。
還有張興軍的幾個戰友,晚上吃了飯就溜達過來坐一會兒聊聊鳥網魚桿什么的,整的家里全是人。這叫一個熱鬧。
張興隆開門進屋,屋里鬧哄哄的說笑聲迎面撲過來。
張清之在廚房做飯,現在家里不賣蔬菜水果了,廚房里空了不少,顯得挺寬敞的。
劉桂新在屋里,陪著吳姨說話。好像張興隆一家都比較容易招人,每天都有人過來串門。
把雞蛋和飯盒兜放到廚房。
“下班啦?分的雞蛋?”張清之扭頭看了一眼。他們選別長白班沒有這個待遇,一年也就分個一兩次。
“嗯,說是以后月月都有,一個人五斤。”
“你哥那邊有信了沒?你丈母娘不是說給問嗎?”
“我明早上去,這幾天沒說。說給問就肯定能給問。”
“嗯,上點心,這是大事兒。”
“明天我問問,都誰在屋里了?我聽著不少人。”
“還能有誰,小兵那一伙子,你哥戰友,還有誰?你二哥和對像也在這呢,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放回來的,沒聽著信兒。人家真能耐,回來就找個對像,長的還行。”
“我二哥長的也不差呀,還能打架。”
“打架能當飯吃啊?不打架能三天兩頭的進去嗎?這孩子啊,將來夠嗆。你孫娘那邊倒下了,你媽說夠嗆能撐過這個冬,還不是跟著你二哥他們窩氣。”
“我孫娘不行啦?”
張清之點點頭:“老太太身體一直都那樣,歲數也大了。”
“她比你和我媽大不少是不?”
“那可不,你媽和佩蘭歲數差不多,按理我都得叫聲叔嬸,我都四十多快五十了,你想唄。”張清之比劉桂新大了六歲,今年已經四十八了。劉桂新是五零年出生的。
進到屋里,嚯,滿滿當當的全是人。
上下鋪的下鋪,幾張小凳子,張景義那邊的床邊上,全坐滿了,窗臺邊上還挨著暖氣站著倆。
小蛟看到張興隆,從人堆里擠過來,直立起來把前爪搭在張興隆肩膀上,像擁抱似的。
張興隆抱著小蛟挨個叫人,這個哥那個哥的,張興兵這邊的小豆子們就叫二哥。這就是這邊的禮節,看到比自己年長的要主動打招呼,小的就不用理他。
孫佩力比以前瘦了,也黑了,理著短發,呃,是出來以后頭發還沒長起來。
他對像就靠在他懷里坐在他身邊,張興隆認識,街面上的,姓代,長的確實挺漂亮的。
從八幾年到這會兒,漂亮的小姑娘幾乎全是這些社會人士的對像,沒有幾個能逃脫的。
他們能豁出臉皮去磨去糾纏,連唬帶嚇的,不混社會的也不敢和他們爭搶,都躲的遠遠的。而且,這個時候能打架打架厲害本身就是少男少女們心里的偶像。
這是個該死的年代。
有些混混到了年紀就琢磨著掙錢了,或者上班或者倒騰什么生意,算是改邪歸正,跟著他的女人算是熬出頭了,但也有不少就是瞎混等死那種。
他們處對像完全就是為了那幾秒鐘,其他的根本不想,也沒那本事,一天一天兜比臉都干凈,小丫頭連坐個車都得自費,還能有什么希望?
即使這樣一個一個還牛逼哄哄,整天七個不服八個不憤的,所以張興隆感覺嚴打真的是好事兒,都應該把他們弄起來,最好永遠也不要放出來。
等到了飯點兒,客人們忽忽隆隆全都走了,回家吃飯。屋里一下子清凈下來。
一家人到廚房吃飯。
這會兒,張清之和劉桂新的生活才真算是要熬出頭了,看看那些瞎混的,再看看自己家,三個兒子兩個大全民,未來充滿了陽光。
今年秋天的時候,區城建局在郭家堡市場大門外面,順著馬路蓋了一排門市房,從市場大門左側往上排到派出所那棟新樓樓頭。
房子后面原來是姜澤喜家那片平房,這會兒都已經拆了,蓋了備件庫,門市房就貼著備件庫的圍墻。
劉桂新和張清之商量著也買了一間,正對著當初,他們兩個人剛來到南芬那會兒借住的老魏家的院子,不過那時候他們倆住的那間小房子這會兒早就已經沒有了,蓋成了大瓦房。
這也算是個巧事兒,買的時候并沒有想這么多,等買完了收拾的時候才發現,兩口子都挺唏噓的,一晃兒,這都二十多年過來了。
買門市房的都是那幾個和劉桂新比較熟的,當初一起站在街邊擺攤的那些個人,大家買了門面選擇的買賣也各不相同,有繼續賣菜的,有蒸饅頭的。
劉桂新賣了服裝鞋帽小百貨。
更多的是原來沒做賣賣的人家,這會兒也都摻合進來了。
92年這會兒,人們的思想已經轉變,從看不起做生意的到都想做點生意,一切向錢看已經成為主流,全民工人的地位有所下降,開始看誰家有錢。
人們見面討論的話題也不再是東家長西家短,都在說著誰家干什么發了,誰家誰家有多少錢,羨慕嫉妒兼而有之。
所有人都打著小算盤,盤算著自己能干點什么,能多掙點錢。
政府單位上的,廠里的工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家里多多少少都做起了買賣,有錢有勢有資源的做大生意,去市里折騰,啥也沒有的普通人家就支個小賣店擺個小攤。
(https://www.dzxsw.cc/book/100704/270962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