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女人,花 > 第419章 二馬路

第419章 二馬路


隔了兩天,張興隆和陳得剛來了沈陽。

        兩個人都有班要上。

        張興隆這會兒已經(jīng)換了崗,從宿舍調(diào)到露天礦辦公樓這邊,在廠辦后面小食堂打更,長夜班。

        小食堂是礦上領導日常用餐還有接待客戶的地方,都是雅間,沒有大廳,菜也都是小炒,其實就是個不對外的飯店,檔次還相當不低。

        礦上有幾個這樣的地方,上面宿舍的大食堂主要是對職工的,不過也接待招待所那邊的客人,大鍋菜小炒都有。

        招待所是接待設備配件廠家常駐或辦事人員的,不對外。

        礦辦小食堂只接待領導和領導的客人,還有專家樓上的專家。

        從礦辦上去往太陽溝方向走還有個礦山賓館,是集住宿和餐飲一體的對外營業(yè)的地方,是接待團體或者高級人士的地方。

        像李光曦句號還有殷秀梅他們來礦上慰問演出就都住在礦山賓館,不過吃飯是在趙爽家飯店吃的。

        在小食堂上班只有夜班,就是晚上五點多上去睡個覺,第二天早晨七點起來走人,什么事兒也沒有,相當輕閑。

        “咱們直接去二馬路?”陳得剛抬頭看了看天,問了一句。

        “那你還想去哪?”

        “不去十三緯那邊轉(zhuǎn)一轉(zhuǎn)啊?”

        “先去二馬路吧,那邊都是設備,咱們現(xiàn)在也買不起。”

        兩個人從車站往二馬路走,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著,大馬路上熱氣蒸騰的,一棵草都沒有。

        “沈陽比咱們那熱不少,感覺太陽都不一樣。”

        “城市大了唄,全是柏油馬路高樓大廈的,連棵樹都沒有,這么多車和人,能不熱嘛。”

        從火車站廣場過來,順著民主路斜著向東南,走過來有兩百多米,馬路兩邊的店鋪從什么線纜機械水泵配件變成了添加劑食品包裝食品機械。

        話說這一條路的生意大多都是浙江人的,后來整合起來建了溫州城。

        這會兒還沒有溫州城,不過小食品城已經(jīng)在建了。

        這邊眼鏡配件批發(fā)商店還有什么美容美發(fā)用品商店也挺集中的,不過沒有浙江人多,沒上規(guī)模。

        美容美發(fā)大多是本地人或者廣州人干的,眼鏡基本上被江西人壟斷,鷹潭人比較多。

        做為關外幾省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交通咽喉,沈陽有著先天上的商業(yè)優(yōu)勢。

        可惜……

        “這么多?你說鄭小東那個傻子,還以為這東西有多神秘呢,人家說什么他就信什么。”

        “沒出過門唄,咱們以前還不是不知道。沈陽我來過無數(shù)次,也是才到這邊來。”

        “你以前總來沈陽?”

        “嗯,五愛,南塔,大西門,故宮,太原街中街,北陵,鐵西,東陵,反正差不多都去過了,這邊其實也來過,我還在前面這住過半年呢,那時候不搞這個也沒注意。”

        “前面哪?”

        “文化宮,我在這考的廚師票。”

        張興隆指了指幾十米外的文化宮:“看來以后走到哪得多看看,多觀察了解一下,說不上什么時候就用上了。”

        “你們城里的孩子真特么幸福。”陳得剛感嘆了一句。

        “南芬算個屁城里呀?我小時候還不是在農(nóng)村,那時候還羨慕你們呢,感覺小市好大好牛逼。”

        “我操,真的?”

        “嗯,我小時候在張家堡,法臺那邊,知道不?”

        “不知道。”

        “歸偏嶺管,偏嶺公社。”

        “哦,知道,我不少同學是那邊的。那你家怎么跑南芬來了?”

        “我爸當兵分配過來的,我爸哥六個就他自己出來了,我五叔也當兵,還上過戰(zhàn)場,我爺沒讓他出來,那會兒城里吃不飽。”

        “真的?那你五叔現(xiàn)在不得把你爺恨死。”

        “那就不知道了,我爺死了好些年了。這家,這家有包裝。”說著話兩個人走到了地方,張興隆看到櫥窗里有包裝盒,拽著陳得剛走了進去。

        店里有點大,門口這邊擺著一排柜臺,擺著嘴子小工具,小包裝的添加劑色素什么的,里面墻邊堆著成箱的東西,屋里一股濃重的添加劑揮發(fā)的酸嗆味道。

        這家店就在文化宮側(cè)面,樓上就是張興隆原來住過的宿舍,不過那會兒還沒有這家商店。

        這邊已經(jīng)和91年那會兒完全不一樣了,飯店沒了,改成了中國銀行,正門這邊是李先生牛肉面,側(cè)邊就是這家添家劑商店,三家把原來的飯店的地方給分了。

        物是人非,短短幾年,文化宮周邊的變化不是一般的大,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包括太原街那邊,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整體改造了,原來的老街老巷都不見了,代之的是高樓大廈,平民小店全都搬到了地下去了,已經(jīng)沒有了原來的那種味道。

        90年代中期,這邊的房價就已經(jīng)達到了五六萬一平米。

        可惜豪華升級以后,人流量不斷的下降,老百姓寧可走遠點都去了中街。

        張興隆有點搞不懂管理部門是怎么想的,花著巨資干的全是和市場需求相反的事兒,好好一個中華第一街直接自廢武功,除了把房價抬起來了其他什么都沒了。

        這會兒太原街甚至都不如鐵西夜市熱鬧。

        仔細想想,好像全國都這樣,管理部門只會取卵,不斷的抬高地價房價拉高經(jīng)營者的成本,硬生生的把物價不斷的上提,最后潰塌終場。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這套嘴子能看看嗎?”

        屋里一片繁忙,幾個售貨員忙的腳打后腦勺,各地來拉貨的擠了一屋子,各種奶油面糖添加劑配料成箱成件的往外搬。

        “哪個?這個?你們開蛋糕店的?”

        “嗯,開了個小店兒。”

        “那你看看這個,那個你用不上。”售貨員拿了另外一盒嘴子遞過來。

        “為什么?不一樣嗎首發(fā)

        售貨員愣了一下:“你們用的什么?不是奶油嗎?”

        “是,奶油,黃奶油。”

        “那就是這個,那個是鮮奶用的,不太一樣。”

        “鮮奶是什么?”

        “那邊,冷柜里就是,自己看吧。”售貨員轉(zhuǎn)身去接待別人去了,人太多,七嘴八舌的,店里吵雜無比,耳朵都嗡嗡的。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還得聽清楚顧客的話,回答每個人的問題,把單子開準確不能出錯。

        干什么都不容易。

        添加劑是相當零散的,大件的還好說,小件散貨特別多,蛋糕上用的小東西都是論個數(shù)算錢的。

        ()


  (https://www.dzxsw.cc/book/100704/2637853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