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
三。
二。
一。
春晚直播正式開始!
先是一個兩分鐘的宣傳短片插播,短片拍攝得很華麗,也很傳統,各行各業的一線工人都身著各崗各業的服裝出現在短片中,最后集中在了一節春運的火車上,眾人一抱拳,屏幕出現幾個字——春節聯歡晚會。
舞曲響起,是民族音樂,在音樂聲中,演員們披紅掛綠地登場了,有跳維族舞的,有跳傣族舞的,也有跳蒙古舞的。
“呃。”
“我怎么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我也是。”
“大雜燴?汗。”
“人員構成太復雜了啊!”
“這個開場舞,真的太‘春晚’了!”
“每年不是都這樣么,快,找槽點啊!”
“段子手們,上!”
已經有段子手登場了,不過晚會才剛剛開始,大家還沒進入狀態,也沒找到什么太好的切入點,有兩點的吐槽一個也沒有。
這時,蒙古舞的演員們輪換到了前面,后面的大屏幕上還播放著內蒙的各個地名,每到一個地名的時候,都有當地人穿著蒙古袍騎著馬,或守著蒙古包,或在學校里,都是一張張拜年的照片。
“段子手吶!”
“人呢?”
“上啊!”
“大家的戰斗力呢?”
“誰來打響春晚‘首槽’啊!”
驀然,微博上出現了一個吐槽:“我來自內蒙古。我在********,我想,我對外地朋友解釋了這么多年我們不住蒙古包。不騎馬上學,不用牛奶洗澡,不穿那些蒙古袍,結果春晚一播,我這么多年的努力白費了。”
這個吐槽一出,所有人都樂瘋了!
“啊哈哈哈哈哈!”
“噗!太逗了喂!”
“這你媽是專業吐槽選手啊!”
“一看就是專業的!”
“太牛了!”
“吐響了新年第一槽啊!”
“哈哈哈,笑抽我了!”
“哎呦這是哪位大能啊!”
“我看看這是誰發的。太逗比了!”
結果友們一看到這人的名字,一時間更是笑成了一團!
“噗!”
“是張燁!”
“我草是張燁尊!”
“笑噴!”
“哈哈哈哈哈!”
“原來是張燁,我就誰的戰斗力這么猛啊!”
“快來看啊!張老師又對春晚開炮啦!”
“我就春晚節目組剛發了一個針對性這么強的聲明。基都是指著鼻子張燁了,張燁不回擊一下絕對不是他風格啊!”
“張老師也加入段子手大軍了!”
“張燁威武!”
“張老師好樣的!”
張燁這一加入,段子手大軍登時異常振奮!
如果是其他段子手的吐槽,或許傳播的還不會這么快。但這個吐槽是出自張燁之手。傳播速度自然可想而知了,張燁的微博粉絲可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量,足足有一千萬還要多一點點,一時間,電視上的開場舞還沒結束,這個吐槽就已經被傳遍了絡!
……
姥姥家。
三妹妹喊道:“哈哈哈,哥你太損了!”
二妹妹大笑,“哥。你還真去吐槽了啊?”
“太經典了!”大妹妹也看著微薄掩嘴笑個不停,“還是咱哥嘴皮子厲害!這吐槽太專業了。切入點又準又狠!”
張燁卻渾不在意。這都是他那個世界的友和段子手們總結出來的精-華,能不準嗎?能不狠嗎?
……
開場舞結束。
主持人開始串場了!
陳野一身大紅色衣服,“一年一度迎佳節!”
旁邊的女主持人大聲道:“舉國歡慶過新年!”
幾個主持人的臺詞都沒有什么新意,是比較老套的新年賀詞,和以前春晚唯一不同的就是舞臺變了,比以前更加華麗,科技元素更多。
很快,第二個節目開場了。
還是歌舞類的節目,以歌唱為重點。
一個大牌歌星出場,唱道:“祖噢國,新氣象!”
一個影視明星登臺,“年年啊,新樣子。”
一個老歌唱家高歌,“老百姓,很幸福。”
一個女高音,“齊夸啊,共-產-黨。”
這是首新歌,也不知是誰作詞作曲的,往年倒是沒聽過。
友吐槽:
“這個詞,太正能量了啊!”
“汗,沒有別的節目了嗎?”
“我已經快睡著了。”
“能不能別這樣啊?今年春晚怎么好像比往年還要枯燥啊!”
“槽點太多了,我竟然不知道該怎么吐了。”
“品來了!”
“期待語言類節目啊!”
第三個節目終于迎來了今年春晚第一個品。
可是觀眾一看,更暈了。
品叫《這是新政策》,講述的是一對兒農村的家庭因為出門辦事而遇到的一些問題和阻礙,最后因為國家批下來的新政策而順順利利地將事情辦成了,品結束前的收尾,大家齊夸政策好。
友褒貶不一。
“還湊合吧。”
“就前面那一段還有幾個笑點。”
“扯淡,哪兒來的笑點啊?我程都在無語!”
“太無聊了!一點也不好笑啊!”
“這什么品啊?”
“暈,跟我期待的不一樣啊!”
然后又是歌舞,又是喊口號,終于,第一個相聲作品也來了。正是唐大章相聲團體的六十人大群口相聲《闔家團圓》!以前好像這個節目出場比較晚,接近零點附近的,不過后來因為輿論壓力太大。大家的質疑聲太多,所以導致春晚節目組做出了臨時調整,將唐大章的相聲提前了。
語言類舞臺現場。
唐大章攜眾師兄師弟和徒弟們大步登臺。
一上來,唐大章就笑著跟觀眾們揮了揮手,“觀眾朋友們,咱們又見面了。”
下面掌聲稀稀拉拉,好多人一聽就樂了。不是這句話有多搞笑,而是很多人想起了張燁那《我要上春晚》的段子里對唐大章的諷刺。
“在這里,我們先給您拜年了!”
六十人齊齊鞠躬。異口同聲道:“過年好!”
“今天是個好日子。”
“對。”
“一年就這么一天。”
“沒錯。”
相聲開始了,最先是兩個人,后來進入到了唱曲的環節,剩下那五十多個相聲演員就都一起加入了。有拉二胡的。有彈弦兒的,還有幾個唱大鼓書的女同志也陸續加入了,一場相聲弄得聲勢浩蕩,歡歌載舞!
友都看傻了。
“這是相聲嗎?”
“怎么感覺是歌唱節目啊?”
“好無聊啊!”
“里面唯一的幾個笑點,還都是好幾年前的老梗,有一個梗似乎還很熟悉,好像是張燁姚建才曾經用過的一個梗給改動了一下!”
“這還真是闔家團圓啊!我都聽尿了!”
“口號喊的真亮,比我期待的還要差啊!”
“唐大章歲數大了。現在已經來不行了,跟時代脫節了。”
“今年的春晚好像就跟咱們不在一個時代的。如果有人告訴我它是五年前的春晚,我都深信不疑!”
“我終于知道張燁和姚建才今年為什么上不了央視春晚了,張老師姚老師倆人顯然不可能有唐大章這幫人的政-治覺悟啊!”
幾個節目過去,很多民眾都已經徹底沒脾氣了!
段子手們紛紛發威。
連張燁粉絲團團長大刀兄都參與了。
范映蕓:“這個夜晚,國人民都可以安然入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失眠的問題了!”
可是從上到下的所有吐槽中,有一個吐槽聲卻格外顯眼,“精彩,太精彩了!今年的春晚,這是我活了二十多年看的最好的一次新聞聯播。它摒棄了慣常新聞聯播單一的口播加圖像形式,集歌曲,舞蹈,品,vr等形式于一體。深入淺出的宣傳了黨的好政策,國家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是新聞宣傳的又一次創新型突破,入腦入心,深刻踐行了三貼近原則,值得所有新聞宣傳戰線同志們學習領會!”
微博發布者:
——張燁。
段子手們一看之下,都驚為天人!
“我草這才是吐槽啊!”
“張老師又亮了!”
“新聞聯播?”
“哈哈哈哈哈!”
“人家好好一個晚會,怎么讓你成新聞聯播了喂!哈哈!”
“這吐槽,真他媽神了!”
“今晚,張老師又得得罪一批人了!”
過了幾分鐘,主持人開始玩上對對聯了。
這個主持人出題,“國家欣欣向榮。”
陳野對下聯,“百姓安居樂業。”
就在這時候,張燁又發微薄了:“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能堅持看完今年央視春晚的同志們,明年絕對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哈哈哈!”
“笑死了!”
“讓你們得罪張燁啊!看!”
“噗哈哈哈,我決定不看春晚了,我就張燁的微薄過年了!”
當下一個節目結束后,主持人團隊又出來了,感謝領導,感謝觀眾這么多年的不離不棄,又感謝了一下春晚節目組的辛勤付出。
幾乎是同時,張燁的吐槽又出來了,“感謝,大家都應該感謝今年的春晚節目組,是你們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今晚,我們欠上屆、上上屆、上上上屆春晚一個深深的道歉——對不起!”
“對不起?噗!”
“哎呦我不行了!”
“張燁太損了啊!”
“已經笑暈在電腦前!哈哈哈哈!”
“是的,咱們都欠上屆春晚一個道歉!當初不應該罵他們的啊!”
“你們要不要這么逗啊!”
“看看人家張老師損人的水平,你們真不行啊!”
“廢話,論損人的功夫,誰能跟張老師比?”
“牛-逼!關鍵時刻,還是得看張老師的啊!”
很多段子手們這下都心服口服了,“果然是張燁,文筆和口才都是專業級的,跟咱們這些業余的段子手完不是一個水平的啊!”
段子一出,高下立判。
今晚,張燁與民同樂,搖身一變加入了吐槽大軍,并且直接成為了段子手們的領軍人物,將吐槽發揮的淋漓盡致,吐出了新高度,吐出了新境界!
春晚直播繼續。
張燁的吐槽也在繼續!
主持人的每句話都能被他抓住槽點,每一個節目每一個細節都能被張燁翻著花兒地吐槽。無數段子手們早都已經“停工”了,就看張燁在那里從春晚開始的第一秒鐘,吐槽到了春晚結束的最后一秒鐘!當然,也有張燁沒有吐槽的,比如章遠棋,比如張霞,比如慈秀芳的品節目,但凡是張燁認識的關系不錯的,他都沒有任何話,這廝一直以來都是這么的……對人不對事!
民眾笑得前仰后合!
張燁的家里人也哭笑不得。
老媽道:“兒子,你連餃子都不吃就顧著發微博啊?你怎么這么無聊?”
張燁卻精神抖擻,“您剛知道啊,我一直都這么無聊!”
三妹妹唯恐天下不亂,“哥,再來一個!再來一個!”
張燁道:“又發了一個,去給我點贊!”
“收到!哈哈哈哈!”
……
春晚結束了。
當導演組的人想上看一看友和民眾對這次春晚的反響,打開微博的那一刻,連總導演和徐一鵬等幾個副總導演與工作人員……都傻了!!
這是什么?
這都是什么?
眾人差點吐出一口老血!
張燁!我-草-你-大-爺-啊!
你他媽也太缺德了啊你!
張燁這一連上百條的吐槽和微博刷屏,真的把春晚導演組的人給驚到了!一百多條啊!明明你明天就去參加京城春晚的直播了,明明你丫一堆事情要忙,你一個這么大牌兒的明星,他媽大年三十兒晚上竟然這么有閑心地守在電視機前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吐槽我們春晚?春晚導演組的人都一個個罵起娘來!!
這就是個臭-流-氓啊!
娛樂圈里最坑人的一個流-氓啊!
……
飛機改簽了,只能明天回北京,回去后好好寫!
……(未完待續。)u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pluralapp.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