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天還未亮的清晨,宿舍的鼾聲還在此起彼伏,林茂才在食堂買了碗清粥便依舊像平常一樣早早地來到了教室準備早讀。
就在昨天晚上,宿舍里的人無不都在討論著自己和李沁芳的關系,自己就像一個正在接受媒體評說的公眾人物一般,不能發表任何自己的意見,亦不可忍受著種種猜疑。
林茂才心里想著,自己以后一定不再過多理會這個一直讓自己感到煩心的女同學了。
他準備打開自己的語文課本才想起來昨天李沁芳給自己留下的問題還沒有去解決。
他打開一張米黃色的紙條,一行清秀的字平整地寫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懇請林茂才同學為這句話翻譯并且寫上自己的看法。”
林茂才笑了,他這么久沒有這么純粹地微笑過了,自己這兩天受到外界的干擾尤其是別人隨意說出的幾句話便喪失了自己對于自身哪怕原先也只是為數不多的修養。
他在笑自己從小跟著林儒丘老師學習經典卻在應當學以致用的時候忘記了自己曾經對于作為一個修學者的要求,修學者應靜,應潛心專研而不受世界的種種紛擾,這種人才是真正把知識作為推動自己前進力量的人。
林茂才拿起筆在這張紙上依舊工整地書寫道:
李沁芳同學,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害怕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應該害怕我們根本不了解別人。我非常感謝你在這個時候向我提出了這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我也更加意識到一些誤會的產生全是因為自己,差點怪罪于你,對此我感到非常抱歉。經過這次事件,我也充分認識到“學而時習之”的更深一層含義,經典即便已經學習很久也會因為不常誦讀和運用必然會導致遺忘,我希望我們都能在學習經典中不忘初衷,永遠將其和生活融入在一起。
在巖北鄉汽車站,擠滿了在秋收后準備外出謀生的年輕人,林茂森帶著重重的行李正在和家里人告別,這是他二十多年以來第一次出遠門,心情既激動又夾雜著一絲絲恐懼,這種恐懼主要來自他對于外界社會的恐懼。
“來,懷文跟爸爸說再見。”林參英抱著小懷文明顯感到又重了些許,作為一個母親,一旦離開了自己的丈夫,意味著她以后將要獨自面對著家里的各種風風雨雨。
“茂森出門要注意天氣冷了多穿衣服,遇到人說話都要注意啊。”,茂森老娘就像小時候送兒子上學一般噓寒問暖,出門前不知道塞了多少衣服和干糧到林茂森的行李中,眼睛里明顯滾著一陣淚珠,是的,對于一位母親,兒子不管已經長到多大了,在她面前也永遠是一個需要自己照顧的孩子。
林恭良依舊表現得和平時一樣平靜,“行啦別苦苦咧咧的,茂森就是出個門而已,怕你老娘擔心你就有空多寫點信回家,別整天胡鬧。”
林茂森知道,自己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和他多寫點信,因為自己的老娘根本就不識得一個字,自己當然知道父親一直都是好面子不愿過多地表示自己的情感。
茂森還沒等好好和三人回答,便聽見一聲長脆的汽笛聲,“去黃臺的乘客趕緊上車了,按照順序不要逗留。”
“那爸媽我走了,小懷文爸爸走啦,一定要想爸爸啊。”說完林茂森拿著行李上車去了,姐姐林茂花幫忙抬著行李給他放在車上,下車時廢了好大勁才擠下車去。
車上放滿了亂七八糟的各種東西,人只能被無奈地擠到了窗戶的最角落,臉上幾乎都要貼到沾滿灰的玻璃上去了,林茂森只好努力側著頭以至于不會占到灰土。
他依然可以看到窗外的老娘和姐姐林茂花在和自己不停地揮手,這時候他感覺到原來的恐懼消失了,轉變成為了一種期待,或者說,自己應該是家里人的希望,更是一些普通人對于美好生活的期許。
在鄉鎮府的大廳內,一位西背村的老伯拄著拐杖來到辦事前臺,對接待的年輕人聲音顫抖著說:“小同志,我想找何副鄉長。”
“老伯,是這樣,如果您想反映什么問題可以直接找當地村干部反映的,可以嗎?”
“我今天還就必須找到何副鄉長,麻煩您幫忙傳達一下。”
“這……”
剛好路過的肖新平問道:“出什么事了?”
“李主任,這位老伯想找李副鄉長。”
“哦,這樣啊,老伯,是這樣,您先在這里登記下,李副鄉長現在挺忙的,要不我下次見到他先向他匯報下再和您說呢?”
“也好,他看到以后啊肯定會來見我的。”說完老伯在登記簿上寫下了“現代李守仁”幾個字。
何士義這時候還在辦公室里準備下午開會時的講話,肖新平在門口敲了幾下門。
“請進。”
“何副鄉長,剛才有位老伯在大廳要求見你,我看您忙就沒讓他來打擾你了。”
何士義抬頭問道:“是哪個老伯呢?”
“這個人很奇怪,讓他登記一下結果只寫了‘現代李守仁’幾個字,也就沒在意了。”
何士義表情突然嚴肅,“這是西背村退休的原巖平縣第一中學的李守仁李老校長啊。”
肖新平臉上頓時驚訝,“那這可怎么辦才好呢?那我改天去他家再看看他老人家吧。”
“你有空的話明天陪我一起去一趟,還有,以后要是還有群眾想來上訪,你可以直接帶他們來我辦公室談,這兩天我把辦公室申請搬到樓下去,不要搞得我這里臺階高,他們不敢上來了吶。”
“那這樣你不會被打擾嗎?”
“這哪里會打擾啊,我們本來就是為老百姓干事的,他們要來反映問題,我們肯定是要堅決歡迎的啊。”
肖新平看著眼前的何士義,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和這位同時畢業的大學生已經產生了明顯的差距,老父親也許說得很對,自己恐怕確實要多向這位同學多多學習。
這時候肖新平突然發現何士義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副巖北鄉的地圖,上面盡是些紅色的圈點標記,“何副書記,這張地圖是做什么用的?”
“這個啊,我也是在村里養成的習慣,把負責地方的地圖掛在墻上,每天看一看就可以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就知道哪里的工作還沒用做好,同時各個村的位置是東南西北在腦海里才會有數啊哈哈。”
肖新平不得不露出慚愧的面容:“何副書記,今天我才開始真正認識到你是一個真正把群眾裝在心底的好干部,以后我可真的要好好向你學習了。”
何士義看著眼前的肖新平,只是繼續憨厚地笑著。